「老兵」飽經血淚,榮譽還鄉——走訪薛明新老兵

7月21日,國家記憶尋訪團社會實踐走訪小隊走訪了青島解放戰爭老兵薛明新。走訪小隊一行在7月20日乘車抵達青島並前往青島市北區社會組織創益工場進行實地調研後,於7月21日早在中國石油大學紅色基因傳承實踐隊成員的帶領下,前往青島西海岸看望薛明新爺爺。


「老兵」飽經血淚,榮譽還鄉——走訪薛明新老兵

薛明新爺爺生於1929年,今年已經90歲高壽了,身體還很健朗,只是略微耳背。聽聞走訪小隊和中國石油大學實踐團隊前來探望,爺爺堅持下床移步至客廳沙發,跟走訪成員進行交流。
「老兵」飽經血淚,榮譽還鄉——走訪薛明新老兵

戰場上的“幸運兒”

提及當年參軍,爺爺說自己1947年入伍,因為爺爺的大哥作為村裡的書記,在徵兵時期起帶頭作用,加之爺爺的父母支持薛爺爺當兵,18歲的薛明新參軍了。在第五軍分區陸毅帶領的部隊中,爺爺作為一名步兵參加瞭解放濟南、高密、諸城、濰城等的數次戰役。之所以稱爺爺為戰場上的“幸運兒”,是因為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有32人不幸中彈受傷,穿梭在彈雨中的爺爺卻沒有中彈受傷。不得不經受的艱苦環境據爺爺講述,1947年的山東,大部分群眾親自走上戰場,奔赴前線支援,結果1948年糧食歉收,供糧不足成為當時部隊的大難題。雖然部隊因得到了眾多老百姓的支援而士氣大增,但士兵們還是經常吃不飽、餓肚子;而當時爺爺經歷的真實情況是:不僅吃不飽,而且穿不暖。沒有棉衣棉鞋,爺爺就在執行埋伏任務的時候在地上挖個坑,將自己的腳埋進土裡面,以此得到一點溫暖。整個排裡只有一件大衣,誰值班站崗歸誰穿。薛爺爺曾經連續跟隨部隊行軍四天四夜,途中稍作休息後便繼續行軍;一個連只有一兩個擔架,前線部隊打仗,老百姓便在戰場外等著運送傷員。

負傷退伍

薛明新爺爺於1949年6月參加瞭解放青島的戰爭,當時戰況激烈而焦灼,一天的作戰下來仍難分勝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開戰第二天一早,爺爺所在的隊伍突然被從海上來的兩個團包圍突襲。爺爺的胳膊在槍林彈雨中被擊中,血流不止。爺爺聽從排長的話,從中彈部位以上緊緊握住胳膊,在出血導致虛弱的情況下,一口氣跑到半里之外的安全地帶,之後便被緊急送往部隊醫院止血就醫。因血流不止,情況危急,醫生給爺爺動了手術。爺爺負傷後在醫院待了40多天便出院回家了,由此畫上了軍旅生涯的句點。
「老兵」飽經血淚,榮譽還鄉——走訪薛明新老兵

未完成的心願

部隊作戰時,爺爺的非常親近的戰友張舉善身中兩槍,不幸身亡,在奄奄一息之際,張舉善曾委託薛爺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將自己的消息帶給家裡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試圖說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但最終因為爺爺負傷退伍,被判定為七級傷殘沒有去成,而這一未完成的戰友囑託也成為薛爺爺一直以來的遺憾。薛明新爺爺參加過解放戰爭中解放山東地區的多場戰役,作戰經驗豐富,見識過戰場上的生離死別,經歷過遊走鬼門關的負傷,擁有戰場上的“幸運”,也有至今未完成的心願。

這是一位老兵真實而令人動容的人生經歷,何其幸運,我們走訪到了遠在青島的薛明新爺爺;何其幸運,能讓更多的朋友瞭解這樣一段鮮活而不平凡的歷史!
「老兵」飽經血淚,榮譽還鄉——走訪薛明新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