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歡迎關注歷史伊姐,聽伊姐為你講不一樣的歷史。

三國時期,有一位英勇善戰的武將為人十分低調。東漢末年,其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軍起義並立下汗馬功勞,由此獲得冀州牧韓馥的賞識,韓馥便任命他為軍司馬。然而韓馥乃是無謀之士,191年袁紹率兵攻打冀州,韓馥不敵袁紹只能將冀州拱手相送,那名武將也只能歸順袁紹。

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韓馥劇照

那麼這個武將究竟是誰呢?想必很多讀者已經猜測出來了,此人就是張郃。張郃從小習武學得一身好本領,他雖不是亂世眾多名將中最耀眼的那一個,卻也不可小覷。

張郃歸順袁紹後,袁紹見其是不可多得的猛將便很重視他。袁紹在攻打冀州前,曾請求公孫瓚來援助他並承諾如若拿下冀州,便將冀州一半領土分給他。然而袁紹在不費吹灰之力攻下冀州後,卻不願兌現與公孫瓚平分冀州的諾言,還將公孫瓚的弟弟亂箭射死,公孫瓚一氣之下領兵來戰。張郃因攻打公孫瓚立有戰功,袁紹便讓他擔任寧國中郎將一職。

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張郃劇照

眾所周知,袁紹此人雖擁兵眾多、糧草豐足卻非常的驕傲自大、剛愎自用,其平定北方後便一路南下決意與曹操一戰。袁紹與曹操的多次戰爭中並沒嚐到什麼甜頭,反而失去了很多良機。官渡之戰是關乎著曹操和袁紹二人的命運的一場戰役。

袁紹的謀士許攸因斂財被逐,其遂投奔曹操並向曹操獻計火燒袁紹糧倉烏巢。曹操接受了許攸的建議,領兵夜襲烏巢.就在這緊急關頭,張郃向袁紹提議必須馬上去救援烏巢,因為他料定夜襲烏巢的頭領定是曹操,看守烏巢的人馬恐怕敵不住。然而袁紹的謀士郭圖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此時正是攻打曹操大本營的好時機,張郃一個武將,不過粗人一個又怎麼能與他這個謀士相比。張郃再三勸說,卻還是沒能說服袁紹。

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袁紹劇照

結果可想而知,接受了郭圖諫言的袁紹,不但沒有拿下曹操大本營,糧倉也被燒了,軍營上下頓時人心渙散,軍心大亂。打了敗仗的袁紹更是氣急敗壞要找人治罪,郭圖惡人先告狀構陷張郃,張郃看袁紹元氣大傷,此處更是待不下去,便投奔了曹操。

曹操見張郃投奔於他,心中十分歡喜,立刻走出帳外親自迎接張郃。曹操愛惜這位猛將,自然對其委以重任。張郃見曹操如此惜才,對自己更是厚待,為報曹操對他的知遇之恩,張郃一路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平馬超、滅張魯,將袁紹的殘餘勢力一一殲滅,可謂是戰功累累。

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曹操劇照

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後依舊重用他,諸葛亮一出祁山開始北伐的時候,不料張郃竟率兵於街亭大破蜀軍,此舉恰好解了長安之危,而諸葛亮只能揮淚斬馬謖給眾人一個交代。張郃名聲大噪,諸葛亮更是嘆其英勇,由此可見張郃用兵之精妙。

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諸葛亮劇照

武將的至高榮尚便是戰死沙場,對猛將張郃來說也是如此。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開始了第四次北伐,張郃領命率眾將領到略陽應戰,卻不幸右膝中箭死在了木門谷,一代猛將的性命卻如此草草收場,還真是令人可悲。有人提出質疑,即使尋常人右膝中箭也不足傷及性命,張郃怎麼就死了?

三國有一虎將,先後被袁紹曹操重用,無奈下場卻很悲慘

▲司馬懿劇照

據《魏略》記載,張郃是被害死的,而害他的人正是司馬懿。張郃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已經撤兵了,但司馬懿卻強令張郃繼續追擊,張郃這才被流箭射中而亡。

張郃是戰死還是被人害死已沒那麼重要,他戎馬一生,最終死在了戰場上。馬革裹屍也許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歸處,在世人心裡,他不曾愧對三國名將這個稱號。

參考文獻:

《三國志》《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