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后来怎么样了?

前几天,网红「杀鱼弟」因为与父母发生矛盾,喝下「百草枯」自杀,引发热议。

8年前,9岁的杀鱼弟凭借熟练的杀鱼技巧和犀利的眼神折服网友,迅速走红网络。

那些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后来怎么样了?

家里有6个孩子,作为老大,他早早地就辍了学,在水产店里帮忙。走红后,有好心人资助他重新读书,却因为在学校跟不上节奏,被父亲叫回家继续杀鱼。

因为长期呆在杀鱼店,生活圈子比较狭窄,杀鱼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性格也变得暴躁孤僻。几天前,与家人争执后,他选择了自杀。

望着躺在床上的儿子,杀鱼弟的妈妈内疚不已——「我们整天忙着做生意,根本没想到他也是个孩子,需要关爱,这次的争吵也许只是一个导火索。」

什么是亲职化?

和杀鱼弟一样,很多人在提起自己的童年时,想到的不是纯真、无忧无虑,而是过早地成为一个「小大人」。

  • 比如,有的人很小就开始帮父母做家务、管弟弟妹妹;
  • 有的人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放弃自己的学业;
  • 有的人从小就要照顾父母的情绪,调解父母之间的矛盾……

当他们只是一个孩子时,在需要被照顾的年纪,却反过来被要求去满足父母的需求,扮演起父母的角色。

在心理学上,这种孩子与父母的角色发生颠倒的现象被称作亲职化。在亲职化的家庭里,孩子过早地被迫像成人一样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而自身的需求却无法表达和满足。

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亲职化,当成年之后回顾自己的童年,发现自己从来没被当作小孩来对待,而是过早地承担起本应该由父母来背负的责任。

亲职化常常发生在功能不良的家庭——

  • 比如父母(之一)有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 父母有酗酒或其他成瘾行为;
  • 家庭经济状况不太良好;
  • 父母之间离婚或情感出现问题;
  • 父母小时候的需求也未得到满足,等等。

这些情况导致父母无法照顾的孩子的需求,反而要从孩子那里获得照顾。

那些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后来怎么样了?

亲职化有哪些分类?

亲职化可以分为两类,物质亲职化和情感亲职化。

物质亲职化是指在童年或少年时像成年人一样照顾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物质需要——

比如经常为全家人准备三餐、清洗衣服、打扫房间;

经常需要想办法赚钱帮助家里缓解经济压力;

经常要负责带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为他们穿衣、洗澡、哄他们入睡……

情感亲职化是指在童年或少年时充当父母的知己、伙伴、心理治疗者甚至替代伴侣,照顾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需要——

比如,在父母情绪低落时负责开解父母;

父母出现矛盾时,负责判断对错,并惩罚错的人;

帮助父母满足弟弟妹妹的情感需求;

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或受到指责……

那些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后来怎么样了?

亲职化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亲职化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习惯性讨好他人

因为背负了父母的责任,亲职化的儿童在成年后,在取悦他人方面驾轻就熟,也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一边,花费大力气去满足他人。

他们总是背负过多的责任,比如,要求自己为别人的感受负责,当别人感到受伤时,会第一时间去安抚对方。

(2)很难表达自己的需求

对于亲职化儿童来说,当他们长大成人后,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一旦提出自己的需求,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想起童年时的经历——当自己向父母寻求慰藉时得不到回应,还要反过来去为对方考虑。

就算是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心中也早就假定了一个结果:自己一定会被拒绝;除此之外,还会隐隐担忧:自己提出需求会不会麻烦到别人?别人会不会因此而讨厌自己?

这些失望、羞耻、自我批判的感觉,让他们感到痛苦万分,变得很少表达自己的需求。

(3)背负他人的期待

在亲职化家庭中,孩子往往背负着父母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替父母实现未完成的心愿;挽救父母的婚姻;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等。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渐渐忘掉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是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心愿。

比如,父母没当成医生,自己长大后被要求学医;

为了挽救父母的婚姻,自己以生病的方式吸引双方关注;

为了担负起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去选择自己真正想从事的职业等。

写在最后

如果已经经历过亲职化,并为自己带来了影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要接受自己被亲职化的事实。允许自己为这些糟糕的经历失望、愤怒、哀悼,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后悔「如果当时……就好了」或者一味地指责父母。

其次,察觉亲职化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观察自己哪些行为模式是由亲职化造成的,反思现在是否还有必要按照这种模式处世,是否还有更适合自己的做法。

最后,给自己留些时间,完成童年没有完成的功课。学习以健康的方式和他人建立联结,建立清晰的人际边界,重建稳定独立的自我认同;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些机会像孩子一样玩耍。

那些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后来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