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龍晶澳靳保芳:當董事長爲員工的分享而感動|致良知家書

《做追逐陽光的奮鬥者》

松宮公司 齊慧

一、初識

初次接觸致良知是在去年的4月下旬,在學習靳總的一次內控工作講話中,靳總提到深圳學習收穫頗豐,最大的收穫是學習了陽明心學,重新找到自己的初心。靳總希望全體員工認真學習陽明心學,恢復本來的清澈良知,明辨是非,正知正行。受靳總感召,我關注了致良知四合院公眾號,開始了我的學習之旅。

在學習之初,我就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按照四合院的學習方法,早上讀原文,晚上寫心得,因為自己內心沒有堅定的信念,僅此一項要求,我就無法堅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半年總結會的時候,靳總提到他每天早上堅持讀原文、晚上再忙再累也要堅持寫心得。那一刻,我慚愧不已,被靳總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深深感動。靳總掌管著3萬人的集團公司,事務繁忙,日理萬機,卻一直孜孜不倦,將學習當作頭等大事,有著無限的動力。想想自己,有什麼理由懈怠,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啊!

二、觸動

還是去年,在10月的一次中層幹部會上,靳總講述了在國慶期間,他到梁家河學習以及為了自己的3萬名員工,如何一路奔波、艱苦奮鬥的真實故事,講到動情處,靳總掉下了眼淚。參加工作十幾年來,我第一次被靳總的真誠深深打動,讓我覺得靳總不再遙不可及,而更像家庭中一位智慧的長者。他為了子女美好的生活,不惜花甲之軀,常年在外勞碌奔波。

回顧這些年來的工作生活,雖然自認為敬業盡責,但是我越來越習慣於平庸、盲從,慢慢丟失了那顆炙熱的初心。我曾經以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父母和子女能有更美好的生活,多年來,依此而行,盡孝盡責。學習了致良知以後,我才發現,自己之前所謂的敬業、盡責、孝順都那麼的膚淺。很多時候,我們都明白工作上勇於擔當的道理,遇到事情卻難免抱怨、推脫;我們貌似知曉禮義孝悌,卻做不到耐心地聽從父母的教誨;我們似乎理解“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卻做不到常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知而不行“,“知行不一”是我人生沒有進步的最大原因,無論工作和生活。

三、立志

2017年11月28日,集團組織我們集體觀看雁棲湖企業家致良知論壇。在這次論壇上,靳總作了“致良知+全球化戰略,立志成就偉大企業”的報告,明確提出晶龍集團要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的戰略格局,為祖國復興大業貢獻全部力量。靳總鏗鏘有力的發言,始終震撼著我,從靳總身上我看到了致良知的偉大力量。我如夢初醒,自己的致良知學習還是停留在表面,還是在文字上繞,心上的力量還沒有激發出來,我要更加堅定好好學習致良知的決心,回到原點,重新出發,立志做一名追逐陽光的奮鬥者。

四、改過

立志後的人生頓時感覺有了方向。最初,我不斷自責和悔悟,深深反省深藏於內心的八顆心。慢慢我發現,如果僅僅停留在發現自己不足的這種懊惱狀態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改之為貴”。學習,不僅要知道自己的”不足“,還要知道自己的”足“在哪裡。陽明先生在龍場悟道,就是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真正“足”的是我們這顆心,知道自己“本自具足”,就會有信心通過不斷修心,改正不足,達至良知。當我們真正明瞭了我們這顆心,就會心生萬法,應變無窮。

從那時起,我每天激情高漲,帶領部門員工積極完成了大量的行政日常工作和很多突發重要的工作。

今年一月底的一個下午,我忽然接到邢臺市工信局的電話,說河北省2018年度第一批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支持資金的通知已下達,我們公司如有符合國家支持領域的技改項目,需要儘快整理申報材料,在週五前通過縣局審核後報至邢臺市工信局。眾所周知,項目資金申報材料整理工作是個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內容涉及財務數據、工藝方案、設備性能、土建安裝等等很多方面的數據以及大量的原始票據,按照以往的經驗,在短短三天內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簡直不可想象。但是,那時的我選擇了擔當,我堅信通過合理分工和部門協作一定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項工作。我向領導彙報後,在領導的支持下緊急成立了項目申報小組,列出工作清單進行明確分工,會議開始的時候,我首先介紹了一下項目的重要性和時間的緊迫性,需要大家在三天時間中完成清單內的大量工作。因為月底大家工作都比較忙,加上年關將至,家裡的事情也比較多,這個時候要求大家加班是需要做一些安撫和鼓勵工作的。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參會人員中沒有一個人提出困難,而是問清各自工作內容,迅速回到辦公室開始工作了。

深冬的夜晚,廠區內靜寂安詳,辦公樓裡燈火通明,每個辦公室鍵盤敲擊的聲音,噠噠響著,我心中特別的感動,也很感慨。在我們學習致良知有限的時間內,不僅是我,我們大家都有了改變,收穫了成長。

還記得有一次,有個車間的一位員工到辦公室找到了我,雙眼含淚,痛苦萬分。他說我出生不到一歲的女兒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現在河北省兒童醫院的重症監護室,需要馬上進行手術,他已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借遍了身邊的親朋好友,還是沒能湊夠給女兒的手術費,公司能不能幫幫他。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父母的希望。我能深深體會我面前這位工友那顆痛苦、自責、無奈的心。無論從工作角度,還是作為一個媽媽,將心比心,我都需要刻不容緩的給予他實實在在的幫助。我一方面聯繫集團工會,申請困難職工一日捐的救助,一方面向公司領導彙報,號召廣大員工參與到奉獻愛心,救助他人的活動中來。僅兩天的時間,我們就籌集到員工捐款3.36萬元。當我們把這飽含著領導與員工無限愛心的救助款送到這位工友手裡的時候,堂堂的七尺男兒留下了感動的熱淚,他和他的家人向我們深深的鞠了一躬!

今年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忽然想起這位工友的女兒,我往他的車間打了個電話,他當時正在上班,電話那頭依稀可以聽見設備隆隆的聲響,但是仍掩蓋不住他發自內心的感恩,“孩子現在恢復的很好,謝謝關心!”

其實,這些工作的背後,不僅僅是我們廣大晶龍人認真履職,主動作為的工作體現,更是我們認真開展致良知學習活動,與員工建立心與心的鏈接,服務員工,奉獻企業的實證體現。

擔當即幸福,慈故能勇,在這個過程中我突然發現,此時的自己變得無比堅定、自信,而獲取堅定與自信的途徑就是付出與奉獻。我用自己的擔當收穫了更大的幸福,我的生命變得舒展而莊嚴。

五、奮鬥

四合院老師曾說:“我們走多遠,取決於我們與誰同行;我們走多高,取決於我們牽著誰的手。”感謝靳總把我們帶到致良知的精神世界,在長期的學習中,我們得以體會到心靈品質提升後的變化。感恩靳總,帶領我們走上了一條產業報國之路,搭建平臺讓我們在和平年代實現報效祖國的人生理想。我真實的感受到了“聖賢文化,可學而至”的一份信心。

靳總66歲立下了“成就偉大企業”的宏偉大志,要為光伏事業奉獻終身,為所有晶龍員工的幸福奉獻終身。我們有幸在人生路上遇上靳總這樣的引路人,一定要堅定信念,與集團同頻共振,不斷學習,修煉一顆“真誠、質樸、敬畏、感恩”之心,一起助推晶龍集團邁向偉大。暮雪朝霜,不負年華!


晶龍晶澳靳保芳:當董事長為員工的分享而感動|致良知家書

《立志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晶澳公司寧晉基地設備部經理助理 張剛

小學時,我們的班主任非常嚴厲,班上的同學都很怕他。他住在距離學校十幾里路外的村鎮上,每天早來晚走,從來沒有耽誤過一堂課。但有一次,我們連續十幾天沒有見到班主任,都在擔心出了什麼狀況。得知他生病後,我們十幾個小夥伴商量了一下,走去探望我們的班主任。當時正值隆冬時節,下著大雪,我們趟了十幾裡的泥濘路,走了五個小時,找到了班主任,看到他即將康復回校,大家歡呼雀躍,又高高興興地走上了回家路。當時我們才十來歲,很多小夥伴連家門都很少出。

大學時的一個元旦假期,我從學校回到老家,那是一個農曆十三的晚上,明月當空,沒有一絲的雲彩,月亮非常的乾淨好看,我不自覺地爬上我家屋頂,雙手就想抱住月亮。我對它說,我一定要像你一樣乾淨、有光,立志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2010年,大學畢業後我來到了晶澳,2011年被調入正在建設的五園區,當時配套設施正處於建設當中。那是一個國慶節,我騎著自行車走到大門口,看到對面的公司掛著五星紅旗,為什麼我們在建的園區沒有呢?偉大祖國的生日,不能缺少晶龍晶澳新園區的加油助陣啊。我不假思索地騎著自行車,去城裡的門市上買了八面五星紅旗,去木材廠買了八根大竹竿,把嶄新的五星紅旗掛到了我們園區的大門口和辦公區,看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常常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驅使我做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直到去年,我開始學習致良知,終於明白了我做這些事,是良知的力量!陽明先生告訴我,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我還有更大的心靈寶藏等待開發,提升心靈品質,我還會擁有更偉大的力量!

我到晶澳工作已經八年了,感謝公司給了我施展自我的平臺和學習致良知的機會,讓我能夠追隨聖賢,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我還要幹第二個八年,第三個八年,第四個八年,直到幹不動!我將繼續潛心學習致良知,用實際行動來檢驗我的學習成果。秉持真誠、質樸、敬畏、感恩的企業基因,廓然而大公,坦然而大行。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想,我要到“開發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去,立志做偉大企業的金牌員工,此生,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晶龍晶澳靳保芳:當董事長為員工的分享而感動|致良知家書

《做聖賢文化這把火炬的傳遞者》

晶興公司品質部開方車間主任 王志勇

七個多月的致良知學習讓我增添了滿滿的力量,我深感自已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自己需要做的太多太多了,需要實實在在做的地方也是很多,需要改正自己的地方也是太多太多……

記得今年2月底,距每月合同發貨截止時間只剩5天時,平均每天要6.5噸方棒的發貨量才能完成合同——這個數字是平時車間每日加工量的1.3倍。但當時又恰逢春節期間,人員緊缺,車間有的工序出現有機無人的狀況。面對自己當時認為不可能事情,要感謝聖賢文化帶來的力量讓我有一種不服輸的勁,我及時調整思路,和副主任二人白班不變的情況下輪流盯夜班,人手不夠,就親自操作設備。也許是感動了大家,其他工序班長和很多員工主動到缺人崗位幫忙,還有主動加班加點的,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努力,25日上午我們按時完成了發貨任務。

每當懷著愉悅的心情進入自己的工作場所,看到面前的30多臺設備與激情盎然的員工隊伍,作為一名車間主任,其實我要做的還很多:每日的產品流轉與質量、設備檢查與隱患、8S管理與現場、生產成本與控制……點點滴滴的小事,都能體現出自己德行的優良與劣差,聖賢把人生的真相揭示給我們看,讓我們思考並找到生命的意義。作為中國人,應當感恩祖先的恩德、感恩聖賢的感化,沒有他們,我們哪來的祖國昌盛,沒有晶龍,哪來我們!寧晉有一個晶龍,在靳總的帶領下,我要堅持做一名聖賢文化的火炬傳遞者,踐行“真誠、質樸、敬畏、感恩”的企業文化,讓這座小城光彩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