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北大120週年生日。翻出一首用心創作的歌詞和MV,把燕園的盛世美顏和美好風物串了起來。當年曾在導師何老師的帶領下和小夥伴們一起在鏡春園做過項目,所以對燕園有著諸多記憶。走在燕園,我常常很安靜,因為一不留神,就會經過哲人沉思過的古樹、海子吟過詩的石板、某最牛圖書管理員攀登過的閣樓、山鷹社的豐碑、節士幻化的湖魚……每一句歌詞,背後都有故事和涵義。現在一句句介紹吧。

作曲:馬頔 | 作詞:明誠子 | 演繹:品茶鑑酒 | MV:客名君

你在光華的明窗邊 | 揮斥方遒 | 我在二教的暗夜裡 | 故紙成堆 | 如果靜園的雪未消融 | 我要拷貝你的夢境 | 兜兜轉轉 | 忘不了一片湖

他不在未名談論秋葉的靜美 | 因為青春彷彿一場盛宴 | 三角地為邂逅剪下一幅畫 | 百年堂演著百轉千回的繁華 | 他說那星辰悄悄降臨你眼睛 | 初初在博雅下遇見你 | 時光定格 | 石魚躍然無聲 | 如果石舫載得動我的心 | 遨遊一生只為陪伴你 | 照亮了他的詩、明天

他聽見鏡春園裡琅琅的歌 | 唱著荷塘見證的古老月色 | 就在他眼睛裡看到的鳴鶴 | 飛著自由但也飛著離愁 | 你在暢春的閣樓裡 | 踏雪尋梅 | 我在萬柳的寒夜裡 | 漂洋過海 | 如果西門春天留得住 | 我要裝點你的世界相逢太短 | 緊握住你的手

你在山鷹的肩膀上 ,獵獵風生 | 我在精武的劍道旁 | 朗朗乾坤 | 燕南咖啡仍帶著香氣 | 我要雕刻那段時光 | 誓言滾燙 | 燃燒了那場雪 | 一塔湖圖,喚醒了這一生

紅樓夢 | 朗潤秋 | 燕園晴方秀 | 臨湖軒 | 鳴琴竹 | 山門有高樹 | 南門暄 | 鍾亭幽 | 風清書頁舊 | 蓮映水 | 芙蓉舟 | 雲淡月如鉤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京師大學堂,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北京大學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間的曾用名。京師大學堂的辦學方針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後歷經多個變故,京師大學堂一度停辦。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並將1862年洋務運動創辦的京師同文館併入。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出任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創辦於1919年,由中國通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震。燕京大學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之一,也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燕京大學存在的33年間,創造了輝煌的教育成果,影響深遠。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1952年中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被撤消,文科、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現在其建築仍為燕京大學古蹟。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燕京大學深諳中國文化的司徒雷登校長和副校長哈利·魯斯博士(Dr. Harry Luce)聘請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擔任新校園的總設計師。新校園位於八個古園遺址,即“勺園”、“淑春園”、“鳴鶴園”、“鏡春園”、“朗潤園”、“蔚秀園”、“承澤園”及“治貝子園”等。其中勺園為明朝末年著名書畫家米萬鍾創建,至今已有380餘年的歷史。而淑春園則位於現今的未名湖一帶,是由清代的和坤建造。在其周圍有恭親王奕的朗潤園、醇親王的蔚秀園、惠親王的鳴鶴園、莊靜公主的鏡春園。

下面結合歌詞和自己的回憶,介紹一番。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西校門的石獅

北大西門在海淀區頤和園路。校門有兩座威武石獅,鬢髮虯卷,目光炯炯。它們乃是原燕京大學於1924年從民間購得,北大文書檔案館存有購買契據,全文是: “立字人文翰章,茲因祖遺有石獅一對齊整無損。今因合族生計艱難,商同合族允可出售……賣與燕京大學使用。三面言明議價現洋柒佰元,先付定洋壹百元,俟起運時全行付清。再者起運經工人手重損壞,並連腳有失,本賣主概不負責。本買主按約履行付錢呈數。以此立字為證。”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光華管理學院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80年的經濟系國民經濟管理專業。1985年從經濟系獨立,成為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1993年,該系與管理科學中心合併成立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4年,北京大學與光華教育基金會合作,正式更名為光華管理學院。北大東門不遠就是那座光華老樓。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大教室上課

光華那明淨的玻璃窗子和鬆軟的沙發是大家一起討論做presentation課件的常在。教室座位很不好佔,因為當時很多考光華研究生的學子。光華的課業很重,一晚上要看很多英文材料,如果晚上同舍美眉和男友多煲了幾小時電話粥,我的睡眠和上課狀態就會受到影響。難忘厲以寧老師雲淡風輕的篤定,秦宛順老師高微大量公式板書的高冷,何志毅老師講案例時的談笑風生和昂揚風度,楊嶽全老師上孫子兵法時的慈祥目光,面若少年的周國輝老師講戰略學時不動聲色,Ann Sui老師剖析領導心理學時的典雅沉思……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東門向裡,農園旁邊就是二教。有些選修課在二教上,例如我選了政府管理學院的一門課叫“監察與監督”,老師侃侃而談,講了大量的實例,印象最深是根據文獻看到的延安時期的管理。上完課我會留在那裡自習一會。不知怎的,那時二教給我的印象,就是略暗的燈光、有包漿的牆和桌子,還有出門看到的藤蘿。上面那張圖拍於2016年4月,其實是高樹映襯下的敞亮明樓。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過去的北大學子

老教學樓這個包漿裡面有沒有故事呢?總之那時去老教室就不能看BBS那個“蘭若寺”版,因為還要趕回萬柳。我那時心力還不太夠,對蘭若寺的故事,想象力又太好,晚上如果沒有人陪伴,經過燕園幽暗燈光下黑魆魆的樹叢,總擔心一些有故事的人物會衝出來,心裡是打鼓的。北大畢業的馮唐在《萬物生長》裡面寫道:“燕園不大,但是你從任何地方,任何角度,都看不透,看不到頭,讓你體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燕園的地勢或高或低,草木或密或疏,小徑或曲或折,但是從明處,絕對看不到隱秘所在;從一個隱秘所在,絕對看不到另一個隱秘所在……”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雪後靜園

靜園真是靜若處子,是精緻美好的院落。靜園有草坪,還有六座庭院,有四座建於1920年代。六庭院座精巧玲瓏,幽靜典雅,給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像是古代富貴人家千金小姐的繡樓。靜園六院房間均為木製結構,雕樑畫壁,古色古香;各有精巧灰頂紅色小門樓一座,由灰色石砌虎皮矮牆聯成一體。每座院門都有紫藤蘿花架,5月,紫花綴滿門樓,典雅幽美。冬天下雪的時候,白雪、褐藤、紅柱、畫梁相映襯,美不勝收。六院在民國時是女生宿舍,冰心他們在這裡住過。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對我而言,燕園是像夢境一樣的空間,因為每次經過她都不一樣,像一位婀娜百變的女神。在這裡逡巡或者依偎這位女神的,有彈唱者,夢遊者,促談者,思考者,晨讀者、求索者、旅遊者、戀愛者……這樣的女神,少不了"芙蓉如面柳如眉”的風姿綽約。燕園還有不少像上圖這樣,見證過宮廷榮華、戰火硝煙和大師風雅的石雕動物,所以這些石頭羊羔的表情,顯出溫婉而從容的氣質。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幅照片是2016年4月初在未名湖畔拍的,當時春意盎然,綠鴉戲水,紅魚錦繡。未名湖為什麼叫未名湖?1930年,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達接受國學大師錢穆的批評,把很多西洋的樓名改為中國名,如改“M”樓為“穆”樓,“S”樓為“適”樓,“貝公”樓為“辦公”樓,其他建築一律賦以中國名稱。園中有一湖,景色絕佳,大家競相命名,但都不滿意,最後乾脆取名“未名湖”,反生無限妙意。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未名湖,就像燕園女神善睞的明眸,眸子可以深不見底,也可以清甜如醴。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這就是一個傳奇的湖。她的設計渾然天成,賦予了北大才氣、財氣和靈氣。湖南有翻尾石魚,中央有湖心島,湖心島的南端有大石舫。湖南岸上有鍾亭、臨湖軒、花神廟、埃德加·斯諾的墓,東岸有博雅塔。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幅照片也是拍於2016年四月,金色的連翹像簇擁著博雅塔。“一塔湖圖”是北大的標誌,湖是未名湖,塔是博雅塔。博雅塔建於1924年,是一座水塔,系仿照通州燃燈塔形制所建,以和周圍古典建築相諧。建造經費主要由燕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資,因此塔被命名為“博雅塔”。未名湖是陰柔的,而博雅塔是陽剛的,所以一陰一陽,反映了司徒雷登當年對中國文化的熟悉。但是對我們學子,大部分人可能沒太在意這種講究,當時只道是尋常。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馮唐說,在未名湖後面的五、六個小湖。那裡春天有薺菜,夏天有竹子,秋天有落葉,冬天有乾枯的蘆葦和滿湖的白茅,什麼時候都沒有人。我在校時看到的也是這樣的,我還真經過那些蘆葦和白茅,但僅限於白天,當時顯得安靜而荒涼,有時候會撲稜稜地從蘆葦叢中飛出一隻白鳥來,嚇你一大跳。還有松樹和松鼠。如果在夜晚,也許可能遇見成雙成對在此閒逛的學霸學渣學猹們,他們令人肅然起敬,青春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盛宴,而我自知只是一名資質平庸的“學砂”。光華的課業十分繁重,要看的文獻太多,作為一名學砂,我只有接受磨礪的現實,是無暇閒逛的。現在這些地方好像有了新的建築,新的風光。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三角地,在百年講堂的南側,曾經是貼滿各種廣告或標語的所在。新華書店裡面有一塊木匾,寫著三角地,當年的意象只有在有記憶的人腦海中方可依稀可辨。從萬柳到光華上課,必須經過此地,一早自行車絡繹不絕地穿梭,學子們彼此擦肩而過,大家都是匆忙的腳步。下課時可能會悠閒一些。後來互聯網一發達,三角地的信息發佈功能就騰挪到了網上,BBS從繁盛到衰減,像燕園裡鳶蘭的一度春秋。校友李彥宏的百度之前,我們在校內,一般用的都是北大天網,除了可以搜到圖書館的好文獻,還可以搜到其他豐美的世界,查準率高,且所見即所得。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在百年大講堂,參加過若干重要的典禮,包括入學和畢業,光華新年論壇等。這裡還常常有精彩的電影和演出。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我看過印象深的,芭蕾舞紅高粱、天鵝湖、崑曲牡丹亭、長生殿等等。這樣的滋養,是博雅的滋養。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夜晚的未名湖和博雅塔,有時候星漢燦爛,彷彿要散落水中。“我們會想念燕園那些看得見月亮和星星的隱秘所在,那種陰陽不存在阻礙的交流,天就在上面,地就在腳下,我們背靠大樹,萬物與我們為一。”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未名湖最早屬於圓明園的附屬園林淑春園,後來,乾隆將淑春園賜給和珅,和珅大肆改造,未名湖也正是建成於此時。司徒雷登接手時的燕京大學,校址在北京東城的盔甲廠,規模很小,學生只有94人,大多數靠獎學金維持。教員中兩位是有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外籍教員很少夠資格在大學任教。經費不足,只夠開銷的一半。司徒雷登一邊改善原有的小攤子,一邊策劃另起爐灶。從1922年起,他15年內往返美國10次,募捐籌款,其中一次就募得150萬美元。這在當時幾乎是個天文數字。有了經費後,他決定給學校另選新址。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司徒雷登和同事尋遍北京四郊,找到清華園西邊的一塊地。這裡原是和珅廢棄的園地,後轉到陝西督軍陳樹藩手中。司徒雷登專門到陝西會見陳樹藩,陳對建校很感興趣,以6萬大洋將地產賣給燕京大學,並把其中的1/3捐作獎學金。這一塊地有40公頃,再加上陸續又在附近買進的其他荒廢園地,使燕京大學的總面積達到原來的數倍之多。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翻尾石魚其實很不簡單,是二百多年前西方巴洛克藝術與東方建築的融合。它最初的“家”在圓明園長春園諧奇趣月臺下的海棠形噴水池中。它誕生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 ,魚身長165釐米,高87釐米。本來是被置於海棠式噴水池中央,口中可直噴水向天空形成噴泉。石魚四周本有四隻銅羊、十隻銅雁組成附屬噴泉噴向中央。這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秋,由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設計監造的西洋樓第一座水法(噴泉)工程。後來石魚經歷戰亂流落民間,被朗潤園主人載濤買下。燕京大學1930屆學生畢業時從朗潤園買來送給母校,安置在未名湖畔。這條翻尾石魚,嘴角和龍相似,是“鯉魚跳龍門”的靈動形象。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入北大西門右拐,不遠處就是當年被譽為京西五大邸園之一的鳴鶴園遺址。鳴鶴園與鏡春園,原本同屬春熙園,為圓明園附屬園林之一。乾隆年間,賜予駕前寵臣和珅為園,成為淑春園的一部分。嘉慶七年,淑春園被一分為二,西部較大園區則賜給嘉慶第五子惠親王綿愉,即為鳴鶴園,俗稱老五爺園。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幾年後,一所中西結合、古今融會的園林式校舍在此建成。文革期間這裡成為關押知識分子的“牛棚”:許多北大著名教授像朱光潛、季羨林等曾是這裡的棚戶。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美國知名醫藥學家、慈善事業家和藝術品收藏家阿瑟·姆·賽克勒博士(Dr. Arthur M. Sackler)資助下這裡建起了賽克勒考古博物館。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嘉慶和珅倒了之後,原來和珅的淑春園東部較小的園區賜給嘉慶四女莊靜公主,名曰“鏡春園”。那時在鏡春園一個小院子裡面做過項目。院子裡的小貓時而矯健時而慵懶,還有白鷺驚起、紫藤繁盛、粉蓮布香。園子裡的滄桑石刻,不時出現在你的腳旁。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鳴鶴園在鴉片戰爭中毀於八國聯軍之手,只有翼然亭(後易名“校景亭”)得以倖免。淹沒在這層層疊加的歷史煙塵之中的鳴鶴園,除了校景亭和刻在石頭上的“鳴鶴園”三個字還在,那些曾經雅緻的建築和滄桑的過去逐漸淡出視野。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燕園的“石舫”在未名湖湖心島東側,這是一艘永遠不沉的石船,俗稱“不繫舟”。石舫乃仿頤和園之“清宴舫”而建,整個與皇家園林毫無二致。這是和珅建造的,過去只有皇家才能建。1755年,頤和園萬壽山西麓岸邊建造了一個石舫,和珅看後喜歡,就在淑春園的未名湖邊也仿建了一個。這在當時屬於“逾制”之重罪。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石舫上拍照是非常合適的角度。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賢親王在遊覽淑春園後曾為石舫賦詩一首:餘概模糊辨,軒楹慨劫灰。竟成填海物,不是濟川材。渭水曾推轂,嚴陵尚釣臺。臨流一憑弔,蛩語動篙萊。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在北京大學勺園荷花池北側的草地上,矗立著塞萬提斯的銅像。塞萬提斯像高2.35米,身著西班牙披風,右手持書,腰挎寶劍,目視前方,風度威武而瀟灑,閃耀著騎士的無畏和理想主義者的智慧。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1616),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作家,《唐吉訶德》的作者。他是個沒落貴族,當過兵,打過海戰,坐過監牢,左手致殘,獲釋以後寫作為生,最終以《唐吉訶德》享譽世界。塞萬提斯去世時草草埋葬,連墓碑也沒有。1835年西班牙政府才在馬德里的廣場為他建立了紀念碑,並立了雕像。1986年北京與馬德里結為姊妹城市,馬德里複製了塞萬提斯像,贈送給北京,北京政府將他安放在勺園。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我在MV中放的是冰心和吳文藻的婚禮照。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學成歸國的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了他們的婚禮。從此她與吳文藻開始了五十六年不離不棄患難與共的情緣。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在平坦的道路上,攜手同行的時候,周圍有和暖的春風,頭上有明淨的秋月。兩顆心充分地享受著寧靜柔暢的‘琴瑟和鳴’的音樂。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時候,要堅忍地嚥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荊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在1952年之前,西校門是原燕京大學的主校門。這座校門是由原燕京大學校友捐資修建,故又稱為校友門。當年我們每次上完課回萬柳宿舍,都是從西門回去,而“西門雞翅”,也是未名BBS上的網紅美食。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幅照片忘了是哪一年了,花開時分下了雪,金色迎春如被玉妝,真是飛雪迎春。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西校門外的暢春園,原來是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聽政”的皇家園林。它的前身是原址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生母李太后的父親李偉的清華園,當時園內有前湖、後湖、挹海堂、清雅亭、聽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築,被稱為“京師第一名園”。清朝時這裡是康熙皇帝的“暢春園”,這是康熙為自己在京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御園”,而其它幾座都是皇親的“賜園”,可見其規制之高。

當時園內有春暉堂、壽萱春永殿、後罩殿、雲涯館、瑞景軒、延爽樓、鳶飛魚躍亭、蘭藻齋、太樸軒、清溪書屋、小東門、恩慕寺和恩佑寺等。並有大量明代遺留的古樹、古藤,又種植了臘梅、丁香、玉蘭、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間散佈麋鹿、白鶴、孔雀、竹雞,景色清幽。如今除了殘餘恩佑寺和恩慕寺兩座山門外,暢春園昔日盛況早已杳然無蹤。暢春園的遺址之上,後來建起了北大的校舍。所以很多同學是住在皇帝住過的地方。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記得曾有一次在燕園聽琴,喝茶,體會一種質樸而古雅的存在感。古琴韻味悠長,彼時哲學系、數學系的幾位師兄在高談闊論,談論的內容與經濟生活遙不相關。我就靜靜地聆聽著,感覺新奇不已。因為在光華學習的忙碌中,不可能有心思去體會和品味這些天穹下的哲理。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萬柳公寓是我們讀研究生時的宿舍,位於北京大學主校區西南方,距離燕園4.7公里。其實外面有一條河,崑玉河,連接玉淵潭和頤和園。崑玉河完工於清乾隆年間,是著名的香山引河治水工程,宛若天成,一時沙禽水鳥聚集,水豐草茂。想來當年皇族泛舟其上,也是十分愜意的。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是我們萬柳宿舍的一景。四人一間,下面書桌,上面是床。同學們在這裡寫論文、查資料、申請出國。只是離校園有些遠,每天通勤,需要坐公交車。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上圖為冰心和吳文藻結婚,司徒雷登主婚。司徒雷登對燕京大學可謂殫精竭慮,對師生也是無微不至。冰心說,“這團體上上下下、前前後後,總有上千上萬的人,這上千上萬的人的生、婚、病、死四件大事裡,都短不了他。為嬰兒施洗的是他,證婚的是他,喪禮主儀的也是他。你添了一個孩子,害—場病,過一欠生日,死一個親人,第七十短簡是他寄的,第一支鮮花是他送的,第一個歡迎微笑,第一句真摯的慰語,都是從他而來的。”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從1898年7月3日的京師大學堂孫光鼐、1901年變法併入同文館之時的張百熙、1912年5月4日改名為北京大學時的蔡元培,1919年燕京大學的司徒雷登。這些校長都很不容易,為校務殫精竭慮,教育業績也是功勳卓著。真正引入教育管理近現代化的是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畢生欣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道主義,喜歡孔子的“仁”,墨子的“兼愛”,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等中國思想。這位信仰基督教的外國人畢生以身行道,深諳中西文化,是非常負責任、業績卓著的校長。正是因為他,才有了燕園無以倫比的美,和燕京大學創造的輝煌教育成果。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燕南園因位於燕園的南部而得名,是燕園建成初期燕大專門為教師打造的住宅區。燕京大學採用“高薪養師”,為給學者們提供一流的條件,所以不惜工本建燕南園,採用美國庭院別墅模式,紅松、黃銅、壁爐等建材多由國外運來,衛生間裡冷熱水分路供應,單戶有獨立鍋爐房,門前屋後有寬敞庭院。

燕南園的住宅被定為50號到66號,例如55號院住國經濟學家陳岱孫,56號是力學泰斗周培源,57號是馮友蘭與宗璞的“三松堂”,63號住過新中國第一任北大校長、經濟學家馬寅初,66號起初是吳文藻與冰心的新房,後來是美學家朱光潛。據說阿憶年少時曾經到燕南園遊玩,一位正在坐著的老人拄杖繞至殘垣之後,隔牆向少年遞過一枝盛開的花朵,後來阿憶上了北大,方知那位老人是朱光潛。那朵花,成為“一代宗師無言的暗示”。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MV中放的是住在60號的語言學家王力。57號住的宗璞先生說,60號的花園是各家的花園中最美的。1962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決賽那晚,王力先生讓幾十個素不相識的乒乓球愛好者擠在他家客廳觀看電視實況。燕南園有著豐博的學識和獨立的思想,也有耿介的操守,和人生的磨難。1966年,50號的北大圖書館館長、歷史系教授向達在“改造”中勞累至死;1968年10月國際知名的光譜學家饒毓泰於在51號自盡,歷史學家翦伯贊和夫人在64號服安眠藥身亡……現在我們經過那裡,常會看到幾隻貓咪站在庭院曬太陽。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精武學社是我在北大報的唯一一個課外興趣學社,可惜沒有時間練。但是我在幾次活動中看了精武學社中武學達人的表演,有太極,有散打,有跆拳道。我印象深刻的是觀看一位精瘦的男同學打太極,陳氏,實戰型的,剛柔相濟,行雲流水,真是至美的豪傑境界!至今還能想起那昂揚的節奏和豪邁的韻律。和我一起看傻的,還有旁邊一位來自匈牙利的留學生。不知現在那位武學高手在何方,他一定不知道他投入的習武過程,給人印象這麼深刻。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上圖是我拍的華表上的龍。此華表制於1742年,原來都屬於圓明園,立在圓明園安佑宮的宮門外,1925年燕京大學建校初期移此。華表是書寫帝王善惡的柱子,具有察納民言的象徵意義。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叫“望天吼”,是龍的九子之一,喜歡守望。華表面朝北的 ,叫“望君出”,提醒皇帝常出去走走,體察民間疾苦;向南的 ,叫“望君歸”,提醒皇帝及時回宮處理朝政。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山鷹社,每次從鏡春園回光華,就會看到這個山鷹社的攀巖處。無疑這又是一個陽剛的建築,是勇者的象徵。我們每個人,都有要翻越的的山峰,最高的山峰,可能是我們自己。1920年代有誰知道,那位在北大工作了幾個月的圖書管理員,後來帶著一支軍隊到大西北翻越了十幾座大雪山。這樣和北大關聯起來,實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MV裡面放的是唱這首歌的同學在西藏的高原。不過他不是山鷹社的。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博雅塔的博雅,還有一層深意,就是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稱通識教育)。博雅教育是美英大學的最大特點,注重培養綜合素質,強調自由、獨立發展。體制下,大學並不是為了造就技術專家,只是為社會培養受到全面基本訓練的優秀公民。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現在想來,在北大求知、在一塔湖圖光影下的日子,總覺太匆匆。但是在那個空間度過的日子,像在心中種下了一粒光明的種子,那種影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個種子,可能讓你遭受更大挫折,也會賦予你更強的覺知力。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紅樓是五四運動的重要活動地點之一。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在學術上兼容幷包,就任後即聘陳獨秀為文科學長。年底,李大釗到北大任圖書館主任。1918年夏,紅樓建成,北大圖書館也搬了進去,佔了紅樓的第一層樓。1918年8月,毛澤東風塵僕僕來到北京,成為圖書管理員,搬進了紅樓。李大釗主任蒐集了大量馬列著作,一時紅樓成了新思想運動的中心。關於“共產、大同”的一場大夢,就從紅樓這裡孕育。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朗潤園原來是皇家園林,燕京大學建校時,朗潤園主載濤將朗潤園賣與燕京大學作為教職工住宅。這裡也有不少圓明園的遺物,如斷橋殘雪,如乾隆御詩石刻,“在昔橋頭密雪鋪,舉頭見額憶西湖。春巡幾度曾來往,乃識西湖此不殊。癸未孟冬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就在這裡的四合院中。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幅照片也是我拍於2016年4月初,初春的燕園,像個呵氣如蘭,讓人痕極又癢的明秀女子。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臨湖軒原為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1876-1962)的住宅,部分也作為燕京大學接待貴賓和開會的地方。前北大校長馬寅初(1882-1982)也曾住此。現為北京大學貴賓接待室。臨湖軒,顧名思義,在未名湖畔。它是燕園裡現存的最古老的一所建築。1931年,燕大教師謝冰心為庭院命名為臨湖軒,後由胡適題寫了匾牌。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在未名湖北岸,有四扇青石屏風,曾屬於“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夾鏡鳴琴”。屏風上刻有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兩幅對聯:右邊兩扇石屏-上聯“畫舫平臨蘋岸闊”,下聯“飛樓俯映柳陰多”;左邊兩扇石屏-上聯“夾鏡光澄風四面”,下聯“垂虹影界水中央”。屏風原鑲嵌在圓明園福海南岸一座亭橋的兩面,亭橋下方為出水口,一說因水聲激越,擾如琴聲,名為“鳴琴”,而“夾鏡”則出於李白所賦《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的詩中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歌詞裡面的“山門高樹”,系雙關語。一方面是指燕園的諸多參天古樹。清代學者吳長元曾在《宸垣識略》一書中描寫這一帶: 春夏之交,晴雲碧樹,花香鳥聲,秋則亂葉飄丹,冬則積雪凝素。另一方面,是指曾在燕園出現的許多令人高山仰止的曠世宗師……在生命有緣交集的歲月裡,這些“高樹”和先生們,不斷把曠世的風範吹進晚輩們的心靈。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1992年,北大推倒南牆建立商業街,近百座店鋪在這裡輪替興旺,我們過去常常去那邊的書店。另外還有互聯網興起之初,這裡盛極一時的飛宇網吧。2002年,北大重建南牆,北大周圍又恢復了當初的寧靜。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有個小小的六角亭,裡面有一口鐘。鐘體上刻有八卦的圖案,還有滿漢兩種文字寫著:“大清國丙申年捌月制”,即1896年。燕京大學時期,這裡是要定點敲鐘的,用來報時,相當於現在的上下課鈴聲,據說鐘聲頗具詩情畫意。現在裡面放的鐘,是過去北洋水師報時的大銅鐘,1900年險被劫走,後來置於燕京大學內。鍾亭,是北大最幽靜的地方,在幾座小山之間,蜿蜒著石階小徑,春來百蕾紛綻。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蔡元培先生像在北京大學校園內未名湖西側,他身著布衣,目光炯炯。蔡元培(1868-1940)於1916-1927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理念。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燕園的蓮花,原來主要在鳴鶴園和鏡春園的荷塘中。過去在鏡春園做項目,夏天的時候,荷香盪漾,到了秋天,一片殘荷,令人想起“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句。夏天坐在亭子旁邊賞荷、喝茶,也是極好的。可惜這樣的時候總是太少。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這句歌詞,源自未名湖畔的花神廟。不知為何,每次經過那座花神廟,我就會想起《紅樓夢》中寶玉給晴雯寫的《芙蓉誄》,花兒真是有神的。

北大百廿年:用一首歌,講述一座園子兩個甲子

雲淡月如鉤,曲終,留一個心若明月的無窮意象。感恩北大,明我以德,明我以智。北大120年,滄桑卻不老 。作為她的一個學子,祝願她的未來,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