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的“投资秘传心法”,适用于咱们普通人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谈到数字货币,那就一定绕不开李笑来。无论是他的专业水平,还是营销能力,都注定了这是一个将会长期活跃在币圈从业者视线中的人物。

而在“录音门”之后一个多月,李笑来再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这一次的热点,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自己投资的一些方法论,其中有一条,引起了颇多人的注意,现摘录如下:

记者“假如有一个项目,它从长远来看很难落地,解决的是伪需求,但从短期来说,它背后的资本运作和运营能力非常好,甚至是一个明星项目。你会投吗?”

笑来“ 我肯定不会。我的投资观使得我绝对不会去投这样的项目。我没必要去赚这个世界所有的钱,我也做不到。我就赚我能赚到的那份钱,比如说我去买一些有价值的币,然后就持有,那我就会赚钱。

对我来讲,去投那样的项目不划算。我没有那个时间和心情去干这个事儿。投有价值的项目,我会相对轻松。花很长时间判断好了,买了之后就干别的去了,不想这个事儿了。它涨还是跌,我都不管了”

图:被无数人推崇的“忘记买币法”

作为特立独行的行业网红

李笑来的“投资秘传心法”,适用于咱们普通人吗?

李笑来在公开场合的发言一般都不走寻常路

不掺点鸡汤的感觉誓不罢休

这次也不例外,在相关的报道放出后

他的这番话很快引起了投资者们的注意

李笑来的这种投资方法道理何在普通人而言有参考价值吗?今天,社长就跟大家掰扯掰扯

被忘记的口头禅: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先说结论:比较有限。为什么这么讲?答案很简单:如果你在最开始的时候,通过观察这个项目的赛道和团队,来一口咬定这个项目的好/坏,那你将会全然忘记另外一点:无论是区块链项目的方向、还是团队,抑或是代币的使用场景,都是可以中途改变的。

事实上,就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项目来看,他们的发展方向,实际上距离早期白皮书的设想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调整。其中行业层面,主要是来自于区块链技术发展不到位、政策开放程度不够、或是甲方行业“互联网+”水平的一些制约。

至于团队成员那就更不用说了,区块链可能是我见到跳槽频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很多人几个月就换次工作,如果某个人在一个区块链企业服务超过一年的时间,那我会非常吃惊的。

给大家举个最典型的例子:

星云链。这个项目在去年成立的时候,目标是“打造一款去中心化搜索引擎”,而其slogan则是“Decentralized search framework”,目标直指谷歌百度这样的中心化搜索巨头。

彼时正值血友吧+魏则西事件余温尚存之时,当时业内几位执着于“去中心化”思想的大佬出于对百度的厌恶,毅然选择了为这个项目点赞+投资,然而没过多久,星云链悄然之间更换了发展目标——从“去中心化搜索引擎”一个箭步跨到了“底层公链”上,slogan也变成了“Thinking in blockchain”,让笔者一时间措手不及,就连原本准备好的评级报告都就地作废了——毕竟,人家都懒得再提的目标,我要是再上赶着到处说,岂不是太不知趣?

图:星云链slogan的调整,背后是项目发展方向的大改变

李笑来的“投资秘传心法”,适用于咱们普通人吗?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为星云站台的大佬,是否会对此失望呢?放心吧,不会的——因为那个大佬自己的项目也进行了巨大的转型:他原有的发展路线本来是能源行业的公链,结果后来临阵换马,改道至像比原链那样的“资产代币化”系统,因此,这位大佬跟星云链彼此之间都是互相理解的。

而这,就是区块链行业目前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不确定性太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个项目最初的判断,实际上有效期一般来说只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一过,你很有可能就要针对这个项目做一个重新的评估。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变得愈加复杂的现在更是如此,举个例子:年初时,社长在小密圈里里收到一个问题:把EOS放钱包里五年不看,请问收益率能达到多少?标准答案:归零。

为啥?因为EOS中途更换了主网,结果你不看新闻,导致钱包里原有的ERC20代币作废了。这就是对一个不及时跟踪项目动态,盲目“忘掉”的悲惨结局。

所以说,李笑来的这种投资方式,也许在几年前那个“区块链=数字货币”的年代还比较实用,而在当下已经不再合时宜了。

毕竟,尽管有点尴尬,但一个需要点破的事情是:李笑来投资的成功率已经有所下滑,而他所看好的项目已经不再是为投资者们所时刻关注的跟投指标。个中原因很多,但如果说完全没有这种投资方式的影响,我个人是不太相信的。

“买了就不管”:特定情况下的无奈选择OK,问题来了:既然“扔掉不看”并非最佳的投资方式,那么李笑来为什么还要执着于这种思路?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其实需要结合李笑来过往的经历和文字来看。

在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他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注意力>时间>金钱。也就是说,在李笑来眼里,人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是他的注意力(或者说精力)。

灵长类动物为什么能比其他类动物高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两只眼睛都长在一个方向上,从而有利于集中观察一件事情。

事实上,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李笑来愿意花钱来“购买”能够一段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如说:他曾经透露,自己愿意将一些跑腿和家政的服务外包给别人,从而让自己能够持续地去关注那些有价值的工作、而非各种生活琐事上。

李笑来的“投资秘传心法”,适用于咱们普通人吗?

图:必须承认,李笑来在聊鸡汤方法论方面确实很有一套

李笑来的“投资秘传心法”,适用于咱们普通人吗?

了解到了李笑来的这种想法,他在文章所提出的那种投资思路其实就不难理解了:众所周知,那些“长远来看伪需求,短期资源非常好”的项目,一般总是被认为只有短期投机炒作价值,而没有长期的投资持有价值。

而既然是投机,你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预测点位、以及逐步退出这类琐事上。在李笑来看来:这种事情是没有价值的,与其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无法让自己成长的杂务上,不如去琢磨一些更有价值的、能让自己充电的事,比如说研究新的项目和行业。

所以,李笑来在采访中表示:他投资的方式,其实就是在看到“有价值的项目”之后,“买了之后就干别的去了,不想这个事儿了。它涨还是跌,都不管了”。这一行为的目标,最主要的是节省下他的注意力,以便于处理那些更为紧急的事务。

严格来讲,社长并不是特别认同李笑来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种“买了就扔下不看”的投资理念。直到现在我也认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个投资者还是应该定期关注自己所持有币种的发展情况,比如阅读周报等。

然而,随着入圈时间变长,笔者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些休息时间相当有限的人来说,李笑来所提及的投资方式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确实比较适合那些工作比较繁忙、尤其是单位时间价值比较高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你去干活,而是活在追着你跑,这种感觉,相信币圈的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必须挤出所有可用的时间和注意力去解决眼前迫在眉睫的工作,而所谓“投资最终是拼胜率”的说法,虽谈不上是什么最优策略,但却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有限选项。

必须撞的南墙:从李哭去到李笑来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优的”投资策略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个人觉得,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的投资风格,都是他性格、经历、成长生活轨迹的一种投射与体现,就社长目前所能够想到的,以时间充裕度为标准,我们每个人最适合的投资风格应该大致如下:

1、时间安排较为紧迫投资者对于那些时间安排较为紧迫的投资者来说,李笑来的策略其实可以适当参考。

李笑来的“投资秘传心法”,适用于咱们普通人吗?

只是需要注意,你的资产需要放在那些比较主流的交易所,这样一来,如果有糖果分发、主网更迭之类的事宜,那些交易所也会替你来完成。

2、有一定充裕时间的投资者对于那些有一定充裕时间的投资者来说,李笑来的策略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具体来说,就是要时刻追踪项目的动向,了解它的投资价值的变动情况,如果感觉价格低于价值,可以适当定投,如果感觉价格已经高于价值,而且这个项目的发展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好转,可以适当退出一些,一方面控制风险,另一方面改善生活。

3、时间极为充裕的投资者对于那些时间极为充裕的投资者来说,李笑来的策略……估计说了大家也不听。

毕竟,人一闲,那肯定就要手痒痒,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神级操作,比如说在10000元买入以太坊等等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社长反而建议这部分朋友尽量去试,直到你真正意识到自己不行的时候为止。

因为有些路,只有自己亲自撞上去才知道是一堵墙。而在那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你接下来会选择以下三种路径:要么退出市场;要么将资金托付给专业机构;

要么幡然醒悟,从一个小白逐渐向价值投资者演变,最终成为第一或第二种人,事情大概只能如此,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指点江山的大佬,其实在刚进入金融市场时,都是极其笨拙且浮躁的李哭去,只有被时间和市场磨炼之后,才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李笑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