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花7800元幫孩子報培訓班,孩子竟說……最終培訓班老闆被判刑!

“矇眼識字”、“隔空‘遙感 ’”、“全腦開發”,這樣神奇的培訓效果你相信嗎?

這不,浙江慈溪就有這樣一個教授“矇眼識字”的培訓班,且還真有家長交了錢讓孩子參加培訓的。

這個“培訓班”的最終結果比較“意外”,但卻“大快人心”:培訓班老闆被抓,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老闆”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3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

母亲花7800元帮孩子报培训班,孩子竟说……最终培训班老板被判刑!

“矇眼識字”的騙局近幾年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打出的旗號都是“全腦開發”,為什麼仍然有家長屢屢被騙?

先來看看這起案件:

母亲花7800元帮孩子报培训班,孩子竟说……最终培训班老板被判刑!

去年7月31日下午,家住慈溪的史女士在談業務時,偶遇了一對母子。母親姓王,河南人,40來歲;兒子小陳看起來15歲的樣子,號稱是個“神童”。現場,王某讓兒子小陳表演了矇眼讀色卡和字卡、一分鐘內速記撲克牌等項目,史女士看得嘖嘖稱奇。

“開發右腦松果體,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王某說,小陳的技能以前經過專門培訓,現在她打算也開這樣一個培訓班,教孩子可以矇眼識卡、讀書,還可以矇眼“遙感”數米外的東西。

因為憧憬著女兒樂樂(化名)也能擁有這樣的能力,史女士交納了7800元,報名了王某的“矇眼識字”培訓班。

然而,等到培訓結束把女兒接回家,史女士滿心期待地想要見證奇蹟,結果樂樂總是不情願。幾番盤問之下,樂樂說出了真相。

“色卡上面的味道是有區別的,紅的辣椒味、藍的魚腥味、綠的苦瓜味、黃的桔子味。”樂樂說 ,“字卡上沒有味道,所以每次都是要斜著眼睛透過縫隙偷看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

史女士頓時覺得上當受騙了,想找王某退回培訓費,但王某推脫說是樂樂需要再練習。溝通過程中雙方“撕破了臉”,於是史女士報了警。

後來王某交代,兒子小陳學過快速記憶法,確實有一分鐘記住撲克牌順序等速記本領,但“矇眼識字”卻是蒙人的,純粹靠偷看。除了史女士,還有5名家長也陷入了騙局之中,共被騙4.68萬元。

日前,慈溪法院審理了這起詐騙案,被告人王某因此被判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3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犯罪所用紙卡、眼罩、撲克牌等物品予以沒收。

母亲花7800元帮孩子报培训班,孩子竟说……最终培训班老板被判刑!

(圖源:視覺中國)

■ 相關新聞時常出現:

2012年9月29日,人民網發表題為《“矇眼識字”蒙了1200萬 滬查處“贏在右腦”培訓班》的報道。


2013年10月27日,《溫州都市報》發表題為《矇眼識牌漏洞百出 校方聲稱舟車勞頓》的報道,提到當地一家少兒培訓機構提供一種“超強感應”腦波培訓,經過培訓的學生會擁有“矇眼識牌”的特殊能力。


2015年7月13日,《華西都市報》發表題為《10萬學矇眼識字老師教從縫隙看》的報道。


2016年5月23日,杭州網發表題為《通過蒙眼識字和辨色訓練可以提升孩子學習能力?一家長花了3萬元後發現無效怒告培訓機構》的報道。


2017年8月22日,《齊魯晚報》發表題為《德州這家沒營業執照的“右腦開發”摘牌 仍稱能矇眼識字》的報道,報道稱當地一家名為“超腦益智潛能開發中心”的機構宣稱,只需要佩戴他們的一部“激活耳機”,孩子即使蒙著眼睛也能識字、辨別撲克牌數字。

“矇眼識字”、“右腦開發”

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導、《最強大腦》科學評審魏坤琳否認了“右腦開發”的科學性:

大腦雖然的確分成左右腦,卻不是獨立工作的。


任何動作都需要左右腦協同工作,大到語言、運動、藝術、情感、聽覺、嗅覺……小到拿一支筆,扔一個垃圾……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是左右腦協同完成,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開發右腦,所以,“右腦開發”是誤區!

陝西省 西安市紅會醫院腦外科主任張永東稱,醫學界不存在他們說得那麼玄乎的效果:

所謂的松果體的確存在,西醫上叫松果體,民間俗稱“天眼”,它對光線會產生反應,並反射到大腦作用於人體。而右腦的開發則有助於人本能意識的增強,對增強記憶力有好處,“所謂的“矇眼識物”、“過目不忘”都是過度誇大。從解剖學角度看,這些腦部組織的開發,目前還沒有科學的依據能證實有這樣玄乎的功能。”

小科普

松果體細胞內含有豐富的5一羥色胺,它在特殊酶的作用下轉變為褪黑激素,這是松果體分泌的一種激素。研究發現,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到光照制約。強光照射時,褪黑激素分泌減少;在暗光下褪黑激素分泌增加。人體內褪黑激素多時會心情壓抑,反之,人體內的褪黑激素少時則“人逢喜事精神爽”。

母亲花7800元帮孩子报培训班,孩子竟说……最终培训班老板被判刑!

(圖源:視覺中國)

為什麼“矇眼識字”的欺騙把戲屢屢成功?

事實上,在1979年,“耳朵認字”就曾轟動全國,“矇眼識字” 是它的一個翻版,自2012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有家長被騙。

像這樣的行騙把戲,明明一目瞭然,為何還屢屢有家長掉入騙子的陷阱?因為這些騙子們抓住了家長的心理——

一、從家長的角度來看:

1、“矇眼識字”這樣的辦學機構,緊緊抓住了當下學生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需求。

2、家長心裡的“神童”觀念作祟,追求神奇效果,拔苗助長,急功近利心理。

3、家長們沒有選擇標準,盲目相信廣告,易受到廣告宣傳誤導。

二、從行騙的教育培訓機構來說:

1、消費目標人群定位非常清晰:客戶大多是有錢但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又渴望孩子學習得到提升的父母。

2、為了高額利潤,鋌而走險,不擇手段。

3、師資力量薄弱,草臺班子,良莠不齊,缺少行業自律和科學標準的課程,無法保證課程效果。

三、從培訓市場分析:

1、培訓市場標準不一,魚龍混雜,各類智力提升課程五花八門。

2、行業持證上崗老師奇缺。

爸媽們迫切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的焦急的心情,小編非常理解, 但在尋找培訓機構時,一定要擦亮眼睛,確認培訓機構的正規性,不能被騙子的花言巧語矇蔽。

綜合升學寶、青年時報、華西都市報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