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权谋,百年奇书《葵花宝典》的前世今生

《葵花宝典》是《笑傲江湖》中的一部至高无上的武学宝典,它创立于三百多年前,其武功博大精深。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葵花宝典》真本已被烧毁,它所记载的武功流传到福建林家的福威镖局与魔教手中。福建林家的《辟邪剑谱》与魔教《葵花宝典》残本,两者同宗,系出同源,都是来自《葵花宝典》真本中的武功,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虽然这二者都只得到了原来宝典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以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笑傲江湖》中对《辟邪剑谱》的争夺就是对《葵花宝典》的争夺,而且它已然成为《笑傲江湖》中的一条重要线索。

厚黑权谋,百年奇书《葵花宝典》的前世今生

书中从第一回开始,福建林家的福威镖局就惨遭灭门之祸,其原因就是林家有一部祖传的《辟邪剑谱》。对林家《辟邪剑谱》的争夺,既有江湖上三、四流的小人物,也有黑道中的高手。令人震惊的是,名门正派中的人物对《辟邪剑谱》的争夺最为疯狂。青城派掌门余沧海是一代武学宗匠,称雄西南;华山派掌门岳不群武艺高强,名震天下;五岳剑派盟主、嵩山派掌门左冷禅更是武林中的一代大宗师,江湖上“侠义道”的领袖,但是只要一提到《辟邪剑谱》,他们无不想揽入自己手中《辟邪剑谱》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让那么多的江湖豪杰趋之若鹜呢?我们先从《辟邢剑谱》的老祖宗《葵花宝典》创立者说起。

关于《葵花宝典》创立者,《笑傲江湖》中只有一段话涉及到,而且是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向令狐冲说的。“他(方证大师)顿了一顿,缓缓说道:‘这部《葵花宝典》,武林中向来都说,是前朝皇宫中一位宦官所著。’令狐冲道:‘宦官?’方证道:‘宦官就是太监。’令狐冲点头道:‘嗯。’方证道:‘至于这位前辈的姓名,已经无可查考,以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甚么在皇宫中做太监,那是更加谁也不知道了。’”从这一段话中可知:创立《葵花宝典》的人是前朝皇宫中的一个太监。这位太监是武林高手,却到皇宫中当了太监.这其中的原因竟没人知道,连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也不明白。这位高手是在什么时候入宫当了太监呢?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两种可能第一,他是在创武葵花宝典羚前入皇宫当了太监。第二,他是在创立《葵花宝典》之后入皇宫当了太监。

这位高手是武林中最高武学:《葵花宝典》的创立者,那么他在创立《葵花宝典》之前,他的武功一定非常的高,他的武学修养一定非常的好,否则他便创立不出这部博大精深的功夫,而皇宫之中是不可能有学武的机会和条件的。他这一身武艺是不可能在皇宫中学成的。修炼此神功的第一步便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而且只有《葵花宝典》需要练功者“自宫”,其他任何武功都不需要这样苛刻而古怪的条件。那么这位大高手在创立宝典之前是没有“自宫”的。既然他没有“自宫”,他又有一身高强的武艺,他在创立《葵花宝典》之前是不会好端端的去“自宫”当太监的,因此,第一种可能是不存在的。那么就只有第二种可能:他是在创立《葵花宝典》并且“自宫”之后,练成了《葵花宝典》中的武功,再去皇宫中当了太监。

这位高手创立是《葵花宝典》中武学之最。《辟邪剑谱》和魔教《葵花宝典》都只是《葵花宝典》的一小部分,而林远图凭着《辟邪剑谱》中的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威震江湖,东方不败凭着练成了《葵花宝典》中的武功号称“天下第一”。由此可《葵花宝典》神功深不可测,威力巨大。这位创立宝典的大高手的武功比林远图与东方不败要高得多,那他当时定能称雄武林,独步天下。可是,如此武功盖世的高人却为什么要到皇宫中去当太监呢?这恐怕是他的野心在作祟。

这位高手,在创立《葵花宝典》之后,练成了这天下无敌的武功,在江湖上他已处于惟我独尊之势,他的野心恐怕不只是要称霸江湖。武当派掌门冲虚道长分析左冷禅的野心时认为,左冷禅在合并五岳剑派之后,会继续采取措施以达到他统一江湖,号令天下武林之士的目的,“那时候只怕他想做皇帝了,做了皇帝之后,又想长生不老,万寿无疆!这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英雄豪杰之士,绝少有人能逃得过这‘权位’的关口。”

《笑傲江湖》中所写的人物都是“英雄豪杰之士”,这位高手是《笑傲江湖》中武功最高的人,他自然是大英雄、大豪杰。恐怕他也逃不过这“权位”的关口。他入宫当太监很可能是为了篡夺统治天下的大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宦官当政的时代是非常多的,宦官篡夺权力的现象也是十分普遍。像唐朝的李辅国.明朝的魏忠贤等等,无一不是宦官弄权,把持朝政,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他们来决定。

至于这位《花宝典》创立者为什么没有做皇帝?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历史上虽然宦官当政现象屡见不鲜,但宦官称帝之事却没有一件。武侠世界是一个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的世界。小说的作者金庸先生自然不敢写、不愿写也不必写这类事情了。另一方面,还因为“干办这些大事,那也不是全凭武功。”即便一个人武功再高,仅凭自身就想夺得统治天下的大权,这是不可能的。东方不败武功“天下第一”,可最终还不是死在任我行、向问天、令狐冲和任盈盈四人围攻之下。风清扬就曾自伤身世的说过:“世上最厉害的招数,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阴谋诡计,机关陷阱。倘若落入了别人巧妙安排的陷阱.凭你多高明的武功招数,那也全然用不着了……”。再厉害的武功是敌不过高深的智谋的。

金庸武侠小说中大部分是有历史背景,而《笑傲江湖》却是金庸作品中惟一一部没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在《笑傲江湖》后记中金庸先生解释道:“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尽管如此,《笑傲江湖》仍有很多迹象表明,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大约是明朝时期。例如在《笑傲江湖》四十章中任盈盈以日月神教教主身份送还给武当派掌门冲虚道长的礼物。这份礼物是一柄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用过的“真武剑”和张三丰手书的《太极拳经》。“真武剑”和《太极拳经》是在八十年前被日月神教几名长老从武当派手中夺去,那时的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已死多年。

关于历史上张三丰生活的时期,《明史》中记载张三丰大约是生在元朝,卒于明朝。也有人认为张三丰大约是生活在南宋末年和元朝时期。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十分短暂。从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时算起,到1368年明朝建立,这期间总共只有97年的历史。就算张三丰是南宋末年与元朝时期的人,在他死后多年之后,日月神教才夺走了“真武剑”和《太极拳经》,又到了八十多年后,日月神教才把这两件物品归还给武当派。《笑傲江湖》中没有出现任何与清朝相关的事物,由此可知,《笑傲江湖》故事的历史背景就是发生在明朝时期。

在小说的第三十五章中林平之说起其曾祖以前做过和尚时,“岳灵珊道:‘英雄豪杰,少年时做过和尚,也不是没有的。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再例如,小说中被正派人士所痛恨的魔教,它的大名全称是日月神教。这日月神教”中“日”、“月”两字恰恰是明朝的“明”字拆解出来的。这是不能简单的用“巧合”两字来说明的。

当然,探讨《笑傲江湖》具体历史背景是在历史上的什么时期,这对于虚构的武侠小说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明朝的宦官与宦官弄权现象对金庸先生创作《笑傲江湖》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笑傲江湖》中《葵花宝典》命名就与明朝的宦官有关。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三年谕宰臣,内使监未有职名者,当别制冠,以别监官。礼部奏定,内使监凡遇朝会,依品具朝服、公服行礼。其常服,葵花胸背团领衫,不拘颜色;乌纱帽;犀角带。”郑雷先生据此曾著文指出:“葵花是明代内监的衣饰纹样,‘宝典’既为皇宫中一位宦官所著,则名以‘葵花’,正如文士以斋馆名或别号名其文集,自属底面相称。”由于《葵花宝典》是由太监所创,那么这部武学秘籍也深深地打上了具有太监特征的烙印!它其中的武功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欲练神功,引刀自宫”就是对这种特征的集中概括。

“欲练神功,引刀自宫”这是修炼《葵花宝典》的先决条件,也《葵花宝典》比任何武功都厉害之处,更是《葵花宝典》的邪门之处。福建林家的曾祖林远图曾在《辟邪剑谱》中郑重告诫修炼者,“这门剑法太过阴损毒辣,修习者必会断子绝孙。”在武侠小说中,一部能使一个普通人在短期内成为一个武林高手的武学秘籍是武侠小说的基本特征之一。

众多江湖豪杰对一本武学秘籍的争夺,这在很多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而独独金庸在《笑傲江湖》中虚构的《葵花宝典》是所有武侠小说中最阴损毒辣的一部武学秘籍,是任何武侠小说中的武学秘籍所不能相比的,很少有哪一部武侠小说中的武学秘籍要让练功者“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金庸先生为什么会在《笑傲江湖》这部武侠小说中虚构了一部这样阴损邪门的武学秘籍呢?小说家金庸为什么要让修炼《葵花宝典》的人,变成一个不男不女像太监一样的人呢?

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记中说:“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这个“若干普遍现象”其实主要指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宦官与宦官弄权现象是“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之一,中国三千多年的政治中最黑暗的时期往往就是宦官弄权时期。明朝的宦官弄权现象更是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最丑恶、最黑暗的现象。

因此,在这部没有历史背景的武侠小说中,总是若隐若现出具有明朝特征的事物。《葵花宝典》练习者成了具有太监特征的不男不女之人。它的创立者在“自宫”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干脆直接到皇宫中当了太监,去篡夺权力。这些都不是金庸凭空捏造,而是根据其对历史上明朝的宦官与宦官弄权现象的深刻理解来虚构这部武学秘籍《葵花宝典》。

金庸让那些心中充满着强烈的权力欲望的贪婪之人去修炼这要“引刀自宫”阴损无比的《葵花宝典》,这是金庸对这些贪婪之人的辛辣讽刺.也是金庸先生的高明之处。《葵花宝典》是贯穿整部小说的悬念与核心,金庸先生对《葵花宝典》成功刻画,这也是他能成功地创作《笑傲江湖》这部伟大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江湖世界中,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被简化为正邪善恶之争,斗争的形式也被还原为最原始的生死搏斗,而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则是双方各自武功的高低。”一部记载着有非常高深武功的武学秘籍对于江湖中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要在这血雨腥风的江湖中生存下来,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拥有一身绝世的武功。江湖人物不断地练武习武,就是要使自己武艺超群。而《葵花宝典》就是一部能让一个小人物变成绝世高手的武学秘籍。谁学会了《葵花宝典》谁的武功就会最高,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就可以雄霸武林.成为“天下第一”,甚至可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所以,江湖世界中的众多人物都想将《葵花宝典》夺到手。

一代武学宗匠余沧海为了争夺《辟邪剑谱》率领青城派,布下天罗地网,一举灭了福威镖局满门,这是“豪夺”;人所共仰的“君子剑”岳不群为了争夺《辟邪剑谱》,深谋远虑,机关算尽,先派弟子到福建打探消息,再收林平之为徒,将自己的女儿岳灵珊嫁给林平之,得到剑谱后,将偷剑谱的罪名栽赃给自己的大徒弟令狐冲,这是“巧取”;五岳剑派盟主嵩山派掌门左冷禅为了争剖辟邪剑谱既“巧取”又“豪夺”,布下长远而周密的计划,施展出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江湖中的三、四流人物像仇松年、游迅、西宝和尚这类人更是不顾一切地争夺《辟邪剑谱》。

不顾一切的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对《葵花宝典》争夺就是对权力的争夺,《葵花宝典》这部江湖世界中的最高武学宝典,就象征着现实世界中的最高的权力。

在《笑傲江湖》中真正练成《葵花宝典》武功的人除了宝典的创立者前朝皇宫中的一位太监与福威镖局创办人林远图之外,只有东方不败、岳不群和林平之三人。左冷禅与劳德诺所练的是被岳不群篡改过的假《辟邪剑谱》,东方不败练成了《葵花宝典》,篡夺了日月神教教主之位,成为武功“天下第一”之人,可是他却变成了不男不女、不人不妖的怪物。岳不群与林平之都练成了《辟邪剑谱》的武功一个做了五岳派的掌门一个报了父母大仇,可是他们都完全丧失了人性,性子变得非常的暴躁,一个把自己的唯一女儿当作自己的一颗棋子,随意摆布,葬送女儿的幸福。一个把自己忠诚的妻子残忍的杀死。无论是东方不败、岳不群还是林平之,他们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贪欲而“自宫”练武“`自宫”使他们由正常人变成不男不女的怪物。他们割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把自己人性中残存的最后一点良知给抛弃掉。

“自宫”象征着丧失人性,《葵花宝典》象征着权力,而这些《葵花宝典》练习者都是为了夺取权力而丧失人性的,《葵花宝典》使练习它的人丧失了人性,这说明了权力对人的心灵的毒害,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对人本身的戕害。

金庸《笑傲江湖》后记中写到“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只有刻画人性,才有长期的价值。”金庸成功的刻画了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这类人物形象,展示了这类人在追逐权力满足自身权力欲望中逐步丧失人性的过程,这正体现了了权力对人的心灵的毒害。“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等这些人正是毁灭于自己的贪欲之中,毁灭于人性中最丑恶之处。

金庸小说虽然写的是虚幻的武林世界,却写出了真切的现实人生,写出了真实丰富的人性,显示了作者独立的犀利的批判的眼光。《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最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作品,是金庸先生用武侠小说这种形式来表现“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从江湖世界中,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往往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武侠的魅力之一,读者在与自己没有实际利益冲突下,去认识人性,认识社会,分清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