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2500年:中國隋唐時期佛教的繁榮3

佛教2500年:中國隋唐時期佛教的繁榮3

4.華嚴宗及其思辯哲學

華嚴宗因崇奉《大方廣佛華嚴經》而得名。又因其實際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名" 賢首" ,亦稱賢首宗。

陳隋之際的杜順(公元557 年-640年)、智儼(公元602 年-668年)是華嚴宗的思想先驅,而其真正形成宗派則是在法藏時代。法藏(公元643 年-712年),其祖先為康居人,17歲入太白山求法,聽智儼講《華嚴經》,深通玄妙。 28歲時武后請他在太原寺講《華嚴經》,他指著宮中金獅作喻,其講義便是有名的《華嚴金獅子章》。他還著有《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經旨歸》等書,後代多保存了下來。至此,華嚴宗觀門、教相皆建立周備,特別是經武則天的提倡,並親為華嚴經新譯本作序,使之在中唐盛極一時。法藏弟子很多,但也使教義產生出歧義。華嚴四祖澄觀(公元738 年-839年)以恢復法藏時代華嚴宗旨為己任,中興華嚴宗,社會影響很大,被尊為" 清涼國師"。五祖宗密(公元780 年- 公元841 年)以誦經修禪為業,提倡華嚴宗與禪宗的調和,所以也稱" 圭峰禪師"。宗密死後4 年,發生了唐武宗滅佛事件,華嚴宗寺院被毀,經典被焚,勢力從此一厥不振。

五代及宋明雖代有傳人,但社會影響已經很小了。

華嚴宗的基本理論是" 法界緣起說"。他們把世間的一切存在,有為、無為、一多、總別、淨染諸種差別統統囊括在" 一真法界" 之中。而法界又是" 唯心緣起" 的," 塵是心緣,心是塵因,因緣和合,幻相方生。" 宇宙萬法皆是心中幻相,故無自性。華嚴宗還發明瞭" 六相圓融" 和" 一多相攝" 等一系列相對主義思想範疇,用以說明諸法皆無自性。" 六相" 指總相(全體)、別相(部分)、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些範疇本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但華嚴宗卻要證明它們是圓融無礙,絕對統一的。以總、別為例:"何者是總相。答:舍是。此但椽等諸椽,何者是舍耶。椽即是舍。何以故。為椽全自獨能作舍故。若離於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時,即得舍矣。" 房子是總相,椽、瓦等建材是別相,離了椽瓦諸緣房即不成,得之便有舍,所以說別相即總相,總相即別相。其他四相也是這樣從相互依存變成了相互等同。華嚴宗教人們" 六相圓融" 的觀法,就是叫人們看淡世界上的矛盾和差異," 是故大小隨心迴轉,即入無礙" ,看破紅塵即可獲得解脫。他們用" 十玄門" 來形容這種沒有矛盾,圓融無礙的終極境界:一、同時俱足相應門;二、一多相容不同門;三、諸法相即自在門;四、因陀羅網鏡門;五、微細相容安立門;六、秘密顯隱俱成門;七、諸藏純雜俱德門;八、十世隔法異成門;九、唯心迴轉變成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 十玄門" 是華嚴宗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此每一事物皆為世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又都是世界的全體,就像天帝頭上結滿寶珠的帽子,每顆寶珠都可以照見其它寶珠的影子,而自身的影子又映照在每一顆寶珠之中,重重無盡,無不圓足。所以華嚴宗以代表佛教最高水平的一乘圓教自居。

華嚴宗在天國設置問題上,充分表現了中國宗教的特色。他們不是把天國安置在遠離人世的彼岸,而是放在了此岸世界之中,為此他們提出了" 四法界" 理論。一、事法界," 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這是指現實的世界,存在著無盡的差別和矛盾,所以煩惱痛苦。二、理法界," 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在真如佛性之中,一些事物本質上都是圓融無礙的,同一相即。三、理事無礙法界," 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理在事中,理界的同一無礙事界的矛盾,互不干擾,平安相得。四、事事無礙法界," 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通融,重重無盡故。" 在獲得了佛教圓融無礙的真諦之後,再反觀事法界,諸種矛盾也就圓融無礙了。由於理在事中,故成佛不在他求,只要通過誦經、坐禪,轉換思想方法,舍迷入真,即可流入菩提若海,獲得涅槃。

佛教2500年:中國隋唐時期佛教的繁榮3

5.中國化的佛教流派——禪宗

禪宗是徹底中國化的佛教流派,因而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因其以" 直證本心" 為宗旨,故亦稱" 佛心宗"。按照他們自己開列的譜系,西土從釋迦牟尼到達磨菩提共有28祖,其說並無實據。但禪宗東土諸祖則確實是從達摩開始的。達磨生卒年月不詳,南天竺人,梁中葉泛舟渡海來到中國,曾在金陵與梁武帝問答,但因機緣不契,渡江北上,入嵩山少林寺。他面壁七年,終日不語,從而創造了一種以" 壁觀" ," 理入" 為名目的新禪法,為禪宗創源。達磨傳慧可,慧可傳僧璨(?- 公元606 年),皆以《楞伽經》印心,所以社會上也把他們稱為楞伽師。四祖道信(公元580 年-651年)改而用《金剛經》傳法,常年隱居黃梅山。五祖弘忍(602-675)也常年住黃梅東山寺,門下弟子達到了700 餘人,人稱" 東山法門"。弘忍晚年欲傳法時,讓弟子各出一偈以證心意。上座弟子神秀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常拂試,莫使惹塵埃。" 此偈表達了他重視宗教修習的漸悟思想。當時僅為伙頭僧,不大識字的慧能請人代他寫了一偈曰:"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寂,何處惹塵埃。" 弘忍認為慧能的見解更為深刻、徹底,便將衣缽傳給了慧能。因懼怕神秀人多勢大,慧能連夜攜帶衣缽逃回廣東。從此禪宗分化成南、北兩大派。

北宗神秀(公元606 年-706年),俗姓李,開封人。少年出家,投於弘忍門下,為上座弟子。弘忍死後繼續統領僧眾,武后聞其高名,請入長安說法,在內道場供養,有" 兩京法主" 的美譽。不過北宗的思想缺乏發展,數傳之後便被南宗取而代之。

慧能(公元638 年-713年),亦名惠能,俗姓盧,新州(今廣東新興)人。他本是不識字的樵夫,打柴養母渡日。因聞人誦《金剛經》而有所醒悟,投於黃梅弘忍門下,得衣缽後隱居深山15年。慧能的身世使他不滿意當時佛教日益貴族化傾向,在隱居深山時,他創造了一套" 直證本心" ," 頓悟成佛" 的簡單法門,同時對幾百年來佛教大量譯經、讀經,大搞宗教儀式,長時間坐禪修練的方法,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在僧俗信眾中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慧能的宗教改革才是中國禪宗的真正創源,禪宗思想迅速流遍全國。他說法的記錄被後人整理為《壇經》,成為禪宗的根本依據。

佛教2500年:中國隋唐時期佛教的繁榮3

慧能身後禪宗分成了南嶽、青原兩大系統。南嶽懷讓(公元677 年-744年)少年出家,在曹溪投于慧能門下,相侍15年,問答投契。得法印後往南嶽般若寺傳教30年,弟子眾多,而以道一最為著名。道一(公元709 年-788年)俗姓馬,後世人稱馬祖。他投於懷讓門下後,終日坐禪,懷讓問曰:" 大德坐禪圖什麼。" 道一答:" 圖作佛。" 懷讓乃取一磚在地上磨。道一問:" 磨磚作麼。" 答:" 磨作鏡。" 道一愕然,說:" 磨磚豈能作鏡耶。" 懷讓乘勢開導他說:" 磨磚既不能作鏡,坐禪豈得作佛。" 道一由此頓悟。道一得法後建立叢林,聚眾說法,門下有南泉普願,西掌智藏,百丈懷海等名僧129 人,各為一方宗主。禪宗從此大盛。唐末、五代百丈懷海門下由溈山靈佑(公元771 年-853年)和仰山慧濟(公 元807 年-883年)共同創立了溈仰宗;由臨濟義玄(?- 公元867 年)創立了臨濟宗,在五代十分繁盛。

青原行思(?- 公元740 年)出家受戒後投于慧能門下,問答契機,為會下上首。得法後回家鄉青原山靜居寺闡化。下傳藥山惟嚴(公元751 年-834年)、天皇道悟(公元746 年-807年)等21人。唐末五代,從惟嚴門分出洞山良价(公元807-869 年)和曹山本寂(公元840 年- 901 年)的曹洞宗。從道悟門下分出雲門文偃(。- 公元949 年)的雲門宗和清涼文益(公元885 年-958年)的法眼宗。唐武宗滅佛,其他依靠大量唸經、拜佛維繫的流派都衰落了,唯有禪門五宗迅速恢復起來,流遍天下。到了宋代,禪與佛幾乎成了同意語,這顯然與禪宗的高度中國化有關。

從達摩到弘忍,可以視為禪宗創立的準備階段,六祖慧能發揮了達摩面壁參禪的傾向,但又簡化了" 二入" 、" 四行" 的複雜規定,提倡單刀直指,直示心中佛性。他說:" 本性是佛,離性更無別佛。" 既然真如盡在心中,那麼成佛就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 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 禪宗反對西行求法,譯經、讀經,"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說依此修行。西方就在眼前。" 他更反對出家苦行,或者唸佛往生," 東方人造罪,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唸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心中淨土,顧東顧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住處恆安樂。" 甚至名為禪宗,連坐禪也反對,"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慧能一掃煩瑣的宗教修養儀式,提倡頓悟成佛,"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所以禪宗有"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的說法。同時禪宗又特別強調,覺悟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具體過程,沒有統一的模式,也不能用語言來表達,"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慧能以後的禪宗,創造了" 四賓主" 、" 四照用" 、" 機鋒" 、" 棒喝" 等一系列啟發門徒覺悟的方法。禪師們往往不直接回答弟子的問題,而是用一些意蘊不明,或答非所問的語言、動作、聲音來啟迪他們的智慧。對於迷悟甚深者,甚至當頭一棒,拳打腳踢,促其翻然醒悟。

這些思想和方法,都是印度佛教中所未見的。

通觀慧能的宗教改革,他使佛教與孟子的" 反身而誠,萬物皆備於我" ,"盡心、知性、知天" ,老子的" 靜觀" 、" 玄覽" 等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深層結合,更容易為中國士人接受。禪宗反對複雜的宗教修習方式,縮短了成佛之路,在下層民眾中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國化和大眾化正是禪宗取得成功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