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西漢名將趙充國最初擔任騎士,後來作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於騎馬射箭而補任羽林衛士。他為人沉著勇敢,多智善謀,年輕時喜好將帥的氣節,喜愛學習兵法,通曉四方蠻夷的事情。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天漢二年(前99年),趙充國以假司馬的身份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軍重重包圍。漢軍斷糧好幾天,死傷的人很多,趙充國就與一百多名壯士突破包圍、攻陷敵陣,李廣利帶領士兵跟隨其後,才得以突圍。趙充國全身有二十多處受傷,李廣利把情況上奏給漢武帝,漢武帝下令徵召趙充國到出行所在的地方來,漢武帝親自接見並探視他的傷情,感嘆稱讚,就授官為中郎,提升他任車騎將軍長史。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漢昭帝時,武都郡的氏族人反叛,趙充國以大將軍護軍都尉的身份帶兵平定此次叛亂,升任中郎將,帶兵屯守上谷郡,後調回朝廷擔任水衡都尉。後來,帶兵攻打匈奴,俘獲西祁王,因功升任後將軍,照舊兼任水衡都尉。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元平元年(前74年),趙充國與大將軍霍光一起決策擁立漢宣帝劉詢為皇帝,因此被封為營平侯。

本始年間(前73年—前70年),趙充國擔任蒲類將軍,帶領三萬多騎兵,從酒泉出兵征討匈奴。他本當與烏孫合擊匈奴於蒲類澤,烏孫先期至而去,漢軍沒有趕到。他帶兵出塞一千八百多里,西去候山,殺死匈奴數百人,俘虜牲畜七千多頭。返朝後擔任後將軍、少府。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匈奴大舉發動十多萬騎兵向漢塞開來,打算侵擾漢朝邊區,到達時符奚廬山,準備入侵搶掠。此時,匈奴人題除渠堂投降漢朝後說出這一情況,漢朝就派遣趙充國統領四萬騎兵駐守邊境的五原、朔方、雲中、代郡、雁門、定襄、北平、上谷、漁陽等九個郡。匈奴單于聽到這個消息,領兵退去。漢即罷兵。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當時,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出使巡視各羌人部落,先零的酋長表示希望在一定時節渡河到湟水北岸,尋找漢民所不耕種的地方放養牲畜。渠安國把此事報告給漢宣帝。趙充國就彈劾渠安國奉命出使犯有不敬之罪。這以後,羌人依憑前面所說,觸犯漢律,渡過湟水,郡縣阻擋不住。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元康三年(前63年),先零就與各羌人的酋長二百多人解除怨仇,交換人質後訂立盟誓。漢宣帝知道這件事後,就徵詢趙充國,趙充國答道:“羌人之所以容易被制,是因為他們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領,他們經常互相攻擊,勢力不能統一。三十多年以前,西羌人造反時,也是事先解除仇怨,訂立盟約攻打令居,同大漢相抗衡,五六年後才平定。到徵和五年時,先零首領封煎等派人出使匈奴,匈奴再派人到小月氏,傳言告訴各差人部落說:‘漢朝的貳師將軍帶領十多萬人投降了匈奴。羌人為漢朝服役很苦。張掖、酒泉本來是我們的地方,土地肥美,可以一同攻打佔有那裹。由此可以看出匈奴想和羌人聯合,不是一世的事了。不久前匈奴在西面受困,聽說烏桓前來保衛邊塞,又害怕戰事從東面開始,就多次派使者到尉黎、危須各國,答應送給他們男女人口,貂皮衣服,企圖離間他們和連的友好關係。這個計劃沒有實現。我懷疑包塑又派使者到羌人部落中,從沙陰地區取道出鹽運,過了題後,進入窮水塞,南面到達屬國,同先零相聯合。臣恐怕羌人的變動並不止這些,而且他們將會勾結聯合其他部落,應該趕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作好準備。”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一個多月後,羌侯狼何果然派遣使者到匈奴借兵,準備攻打鄯善、敦煌來斷絕選與西域各國來往的通道。趙充國認為:“狼何,小月氏的部落,在陽光的西南,勢必不可能單獨作出這樣的計劃,懷疑匈奴的使者已經到達羌人部落中,先零、罕、開才解除仇怨訂立盟約。等到秋天馬肥,變亂必然發生。應派使者巡視邊防部隊預先作好準備,下令告訴各羌部落,不要讓他們解除怨仇,以便查明他們的陰謀。”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年逾七十,仍督兵西陲,挫敗羌人進犯。回來以後,三向朝廷上書,詳細分析了形勢,建議防事變於未然,提出了“以兵屯田”的主張,得到宣帝的讚賞。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宣帝因他年老,問他:“派誰去帶兵最合適呢?”他回答得很痛快:“再沒有比老臣更合適的人選了。”又問:“需要多少人馬?”答“百聞不如一見。臣願立刻去金城測看地形,寫出方案來。陛下把此事交給我辦好了。”

趙充國率領騎兵不滿萬人,迅速出師,巧渡黃河,立穩陣腳,作好戰鬥準備。到達湟水岸邊,羌人多次挑戰,他堅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解散羌人各部落聯合的計劃。這時,他建議朝廷,屯田湟中作為持久之計,提出亦兵亦農,就地籌糧的辦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並作田,不失農業”;“將士坐得必勝之道”;“大費既省,徭役預息”等“十二便”。這對當時支援頻繁的戰爭,減輕百姓負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影響到後世。

武功不亞於衛青、霍去病 大器晚成的趙充國: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趙充國去世後,與霍光等人肖像一同供於未央宮麒麟閣中,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文學家揚雄有“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的讚詞,歌頌趙充國在西漢中興中的武功。

歡迎大家閱讀“上馬擊狂胡”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歷史,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