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因此在歷史上有“暴君”之名。

但是,在眾多功臣紛紛下臺被殺的過程中,信國公湯和始終生活得很好,甚至,他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病逝後,還被追封為東甌王,諡襄武。

於是,湯和善於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很令後人所津津樂道。

關於湯和的保身之道,《明史.湯和傳》是這樣總結的:“和晚年益為恭慎,入聞國論,一語不敢外洩。媵妾百餘,病後悉資遣之。所得賞賜,多分遺鄉曲,見布衣時故交遺老,歡如也。”

但是,近來,有些人又在《明史.湯和傳》總結的基礎上加多了一條:因為湯和是朱元璋的第一個領路人,所以,就成了唯一一個陪著朱元璋走到最後的男人。

憑什麼說湯和是“朱元璋的第一個領路人”呢?

這些人說,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和尚時,他的童年夥伴湯和已經參加紅巾軍,並因作戰勇敢而被封為千戶之職。湯和思念兒時好友,寫信給朱元璋,邀請他參加義軍。

這個說法,直接推翻了吳晗《朱元璋傳》的寫法。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該書是這樣寫的:“一天,有人從濠州捎來一封信,是孩子時的夥伴寫的,勸他到紅軍隊伍裡來。背地裡讀了,越發一肚皮心事,在大殿上踱過來,踱過去,以口問心,以心問口,反覆計較。猛然省悟,把信就長明燈燒了,還是下不定決斷。”

看,只寫濠州捎來的信是“孩子時的夥伴”,沒說是湯和。

有人也許會說,那個“孩子時的夥伴”就是湯和,吳晗沒寫而已。

別急,還有下文:“過不了幾天,同房的師兄偷偷告訴,前日那信有人知道了,要向官軍告發,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趕快上濠州吧。元璋急得無法,到村子裡找湯和,討一個主意,湯和推敲了半天,說不出道理,勸向菩薩討一個卦。”

朱元璋收到了信,拿不準主意,還“到村子裡找湯和,討一個主意”,這說明了當時的湯和還沒參加紅巾軍,還在村子裡。

吳晗這樣寫是靠譜的,因為,按照《明史.湯和傳》的記載,“(湯)和長太祖三歲”,湯和比朱元璋大三歲,朱元璋遇事犯難,找他商量,比較合情理。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而《明史.湯和傳》對於湯和參加紅巾軍的過程,是這樣寫的:“郭子興初起,和帥壯士十餘人歸之,以功授千戶。從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軍總管。”

按照這種敘述,即湯和參加紅巾軍時,朱元璋已經在郭子興手下當將軍了,不然也不會出現“從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軍總管”的情形。

那麼,“湯和是朱元璋的第一個領路人”的說法是從哪兒來的呢?

影響力比較大的是曾經很火的通俗歷史書《明朝那些事兒》。

該書寫得忒有趣:

……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此時擺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勢嚴重了,如果不去起義,很有可能被某一個官吏抓去當起義者殺掉,然後冠以張三或者李四的名字。

但投奔起義軍也有很大的風險,一旦被元軍打敗,也是性命難保。

就在此時,一封信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他幼年時候的朋友湯和寫了一封信給他,信的內容是自己做了起義軍的千戶,希望朱重八也來參加起義軍,共圖富貴,朱重八看過後,不動聲色,將信燒掉了。他還沒有去參加起義的心理準備。

然而晚上,他的師兄告訴他,有人已經知道了他看義軍信件的事情,準備去告發他。

朱重八終於被逼上了絕路。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接下來的是痛苦的思考和抉擇朱重八面前有三條路:一、守在寺廟裡;二、逃跑;三、造反。

朱重八也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一個人,問他的意見,這個人叫周德興,我們後面還要經常提到他。

周德興似乎也沒有什麼好主意,他給朱重八的建議是算一卦(這是什麼主意),看什麼條路合適。

算卦的結果是“卜逃卜守則不吉,將就兇而不妨”,意思是逃跑,呆在這裡都不吉利,去造反還可能沒事。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把湯和來信邀朱元璋入夥事寫得言之鑿鑿,還把吳晗寫朱元璋與湯和商量改寫成朱元璋與周德興商量,但查朱元璋在皇陵碑裡的自述:“友人寄書,雲及趨降,既憂且懼,無可籌詳。旁有覺者,將欲聲揚。當此之際,逼迫而無已,試與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罪,亦奮臂而相戕?知者為我畫計,且默禱以陰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詳,神乃陰陰乎有警,其氣鬱鬱乎洋洋,卜逃卜守則不告,將就兇而不妨。”並沒有標明“友人”是誰。

想想看,如果這個“友人”真是湯和,而湯和又畢生都得朱元璋信任和喜愛,他沒有必須故意隱而不提,反倒,他若在這兒大書特書一筆,更可以成就君臣間的一段千古佳話。

由此可見,寫信邀朱元璋參加起義的人,應該不是湯和。

寫信邀朱元璋參加反元起義軍的人是湯和?這很可能是一則歷史謠言

另外,有人根據《鳳陽新書》記載,與朱元璋同為鍾離廣德鄉東湖裡籍的明朝開國功臣,有湯和、郭興與郭英兄弟、謝成四人。而郭興、郭英兄弟與謝成,都是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後於至正十三年六月回鄉招兵時才加人起義隊伍的,所以,只有湯和才是寫信的人。

但是,生活並非簡單的選擇題,用排除法選答案的非此即彼的思維無疑是可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