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詩人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诗人

在所有的物質世界裡,水是最純淨的;在所有的精神世界,理想是最純淨的;在所有的文化作品中,詩歌是最純淨的。在一個流俗的物質時代,在一個浮躁的精神時代,所有孤獨的文人,都想擁有一個精神家園,都想面對一片純淨的水面。於是,我們把目光對準那個失落的唐朝,靜靜地面對那片波光瀲灩的水面,突然,我發現其中有許多偉大的太原鄉賢的倒影,讀著他們如泣如訴的作品,我漸漸感覺到,正是他們的存在,支撐起了那個理想的王國。

按照史家慣通的做法,那個輝煌至極的時代,常常一分為四,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初唐的詩歌,如同高山融雪,冰寒刺骨;盛唐的詩歌,如同大河奔流,氣勢萬千;中唐的詩歌,如同九曲迴腸,佳作迭出;晚唐的詩歌,如同美人遲暮,哀怨纏綿。在這四個時期,產生了一大批代表性的大詩人,其中許多都是太原人。以致於後世有人開玩笑地說:太原詩人支撐了半部全唐詩。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一個以詩取士的年代。很多有才華的詩人,因為其詩歌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因為其詩歌而名傳千古。我們今天也是通過璀璨的唐詩,瞭解到了那個夢幻般的王朝。比如,我們讀李白雄渾豪放的詩,體味到了那個王朝的盛事元音;我們讀杜甫深沉凝重的詩,體味到了那個王朝的大起大落;我們讀白居易流暢通俗的詩,體味到了那個王朝士大夫的人文關懷。山西太原詩人王維,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我們讀他的詩歌,體味到的是那個王朝中才士們波詭雲譎的人生命運。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少年行》) 王維,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其父曾任過山西汾州、蒲州的小吏。王維的少年時代是在故鄉山西度過的。十六七歲的時候,他抱著建功立業的希冀,來到了長安。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許多和他年齡相仿、意氣相投的青年才俊,經常聚在街樓酒斯里高談闊論,吟詩唱和,呼酒買醉。這其中有落魄才子,也有達官後裔,甚至不乏公主佳人。一群咸陽少年遊俠們狩獵習武過後,把馬系在高樓酒肆之下,團團相聚在酒肆之上,縱論國是,賽詩狂飲。新豐美酒作伴,少年豪情大發,一首首千古絕句流傳開來。才氣、酒氣、英氣過人的王維,漸漸成了少年遊俠中的詩冠,從而引起了朝廷的矚目。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诗人

王維

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見《使至塞上》)王維中了進士之後,一直在朝庭裡擔任刀筆小吏,無法施展自己的才幹抱負,心中極為苦惱。同時身邊的許多庸官對這位才幹過人的青年也看不順眼。開元二十五年,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遺大敗吐蕃,朝廷命王維以監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了長安。詩人在赴邊途中,面對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徵蓬、漢塞、歸雁、胡天,頓覺心胸開闊,氣勢萬千,把心中多少年積蓄的鬱悶和不快統統拋之腦後,寫下了壯美的詩句,勃發了為國建功的壯志。唐代有許多詩人以邊塞詩見長。如岑參、高適;又如王昌齡、李頎。前者以悲壯的戰爭場面攝人魂魄;後者以昂揚的氣勢引人共鳴。王維的系列邊塞詩,以近乎工筆畫的方式,描繪了邊塞風光和將士生活。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天寶年間,唐王朝西塞尚未安寧,東塞烽煙又起。一場突如其來的安史之亂,摧毀了盛唐神話的泡影,玄宗倉皇出逃。長安烽火連天,一片狼籍。詩人被俘,迫受偽職,遭受如此重創,王維的政治理想徹底破滅了。

一場惡夢般的戰亂平息以後,唐肅宗重新回到了長安。曾受偽職的王維,受到了牽連。幸虧他的弟弟王縉是勤王功臣,向皇帝提出來願意降職為兄長贖罪。皇上這才念及舊情,放過了曾在旋渦中掙扎的詩人。經歷這場變故,王維早年的政治抱負徹底灰飛湮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千古絕句,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那時他在繁華的長安,酒醒人散之後,故鄉親切的影子偶爾湧現在他的心頭,尤其是重陽節極為強烈。兒時夥伴們登高望遠的習俗,使獨在異鄉漂泊的詩人,更加懷念故鄉這片厚土。“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中年以後的詩人,對政治、功名、歡宴早已失去了興趣,但對故鄉刻骨銘心的眷戀卻與日俱增。每逢故鄉來人,關於“故鄉事”,他總要開出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到故里明月,詩人總要問一個沒完沒了。這首質樸通俗的詩中,王維雖然只提到了“故鄉窗前的寒梅是否開花?”這個簡單的問題,但我們完全可以領會到詩人內心深處灼痛的鄉愁。詩人可以拋棄功名利祿,卻永遠拋棄不了故鄉的回憶,純美的親情。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維後來官居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覆,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惱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閒自在,大約四十歲以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王維在長安附近的藍田建造了一座輞川別墅,整日與清風明月作伴。吟詩、作畫、彈琴、敬佛,成了他晚年生活的全部內容。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的山水詩,輞川周圍的二十餘景,幾乎成了他詩歌中的主要題材。(《山居秋暝》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詩人以清新的筆調,描繪了雨後山間中的明月,清石上的溪流,這種如詩如畫的意境,帶給人豐富的遐想和深情的眷戀——

在唐朝的大詩人中,王維的作品,常常與孟浩然相提並論,史稱為“王、孟”。這是因為他們都是以山水詩見長的大家。只不過,孟浩然當了一輩子的隱士,一生平淡無奇。而王維從少年遊俠,到青年才俊,後來的邊塞軍使、尚書右丞,最後隱居終南山,一生跌跌宕宕,起起伏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山水詩,有一種閱盡人生、返璞歸真的滄桑感。

王維的詩歌,被後人奉為山水詩的極品;王維的畫,被後人奉為文人畫的鼻祖。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評價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是唐代中國詩人中的性靈派大師,更是傳統文化的靈魂之一。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诗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盛唐詩人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雀樓》,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它所描繪的是當時河中府蒲州名勝鸛雀樓的美麗風光。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位列中國四大名樓之首。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诗人

王之渙

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詩作者王之渙,是河東太原人,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全詩雖然僅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可它既有雄偉壯麗的山河美景,又有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詩人非凡的功力和超人的才華,由此可見一斑。每個初讀此詩的人,都會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而激動不已,因此永遠牢記在腦海中。正因為這樣,“更上一層樓”成為家喻戶曉的俗語。

此外,有關王之渙和他的這首詩,歷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則趣聞,據宋代范成大《吳郡志》記載:《登鸛雀樓》剛剛問世之際,人們只覺得此詩朗朗上口,意境非凡,並不知道作者是誰。那個年代,是一個以詩取士的時期,女皇帝武則天,讀到此詩以後,也是喜不自禁,於是就問親信大臣李嶠:是哪位才子寫下了這首絕句,朕要好好封賞他。李嶠一聽,心生邪念,當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女皇帝立刻將朱佐日召來,賞給了綵綢百匹,並賜封了御史官銜,以示對天下才子的嘉獎和恩寵。而此詩的真正作者王之渙,卻因為無人器重,窮困潦倒到了極點。後人為他打抱不平,於是,又演繹出了王之渙、高適、王昌齡在酒樓伶人中打賭賽詩,最後王之渙拔了頭籌。這就是有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

旗亭畫壁

唐玄宗開元年間,有一年冬天,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三人在長安閒居時。在一個飄著小雪天氣裡,三人一塊到旗亭飲酒。當時酒樓裡有梨園班子在演唱,演唱到高潮時,出來四個年輕漂亮的姑娘開始演唱當時著名詩人的詩歌。三個人邊喝酒,邊在旁邊觀看。高適突然說:“我們三個在詩壇上也算有點名氣,平時從來沒有分出高低來。今天我們打個賭,看這四個姑娘唱誰的詩多,就算誰贏。”三人紛紛表示贊同。第一個姑娘出場就唱道:“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高興地說:“是我的。”第二個姑娘接著唱到“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高適也高興地說道:“這是我的絕句。”第三個姑娘又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十分得意地說道:“又是我的。”

王之渙這下真急了,負氣地說:“這三個唱歌的姑娘長相也不怎麼漂亮,唱的詩也沒什麼高明之處。”他接著指著四個姑娘中最漂亮的一個說:“這個穿紅色衣服最漂亮的姑娘,如果再不唱我的詩,我這一輩子就不再寫詩了!”不一會兒,那個姑娘果然出場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渙的七絕《涼州詞》。三人一聽,哈哈大笑。

廣大詩家推教主,澤民遺愛至今傳。天懷坦白天機樂,不愧人稱白樂天。”詩人張南山在這首《山居雜詠》中百般推崇的白話詩歌教主,就是唐代太原籍的大詩人白居易。

古城晉源東街上有一座規模不大的文廟,據看廟的人講,過去的大殿裡,除了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外,旁邊還供奉著一位身著唐代官服、鬚髮短小而清秀、面目消瘦而白皙的官吏,這個官吏就是太原歷史上最有名的文曲星白居易。我們當時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這位襟懷坦白自樂天的大詩人也是太原人。因為過去的教科書上一直寫的卻是陝西下珪(今渭南)人,剎那間我都不敢攀認這位老鄉。

後來翻閱了不少資料,對白居易的身世終於有了清晰的瞭解:白居易,字樂天,別號醉吟先生。公元772年生於河南新鄭,唐憲宗時任過左拾遺,不久貶為江州司馬,後來擔任過忠州、杭州、蘇州刺史,累官至太子少傅。他是唐代最傑出的大詩人之一,名篇《長恨歌》、《琵琶行》、《秦婦吟》、《新樂府》等等都是流傳千古的作品。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诗人

白居易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谷,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其實,有關白居易的籍貫,在唐代就早有定論。白居易生前,作文、寫詩署名時常常自稱為太原白居易。就是在朋友之間,也都稱之為太原白公。如他的好友元稹為白居易詩文集《白氏長慶集》作序時,開始就說:“白氏長慶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作也。”白居易,曾經為太原白氏寫過傳記《太原白氏家狀二道》,其中提到了自己家族和名城太原的關係:白氏遠祖是秦朝名將白起,就是歷史上秦趙長平之戰中,利用反間計,打敗趙國,坑殺四十萬趙卒的那位大將。因為有大功於秦,被封為武安君。後來受人殘害,賜死於杜郵。秦始皇醒悟過來,非常後悔,念其大功封其子白仲於太原,其子孫遂為太原人。白起以下二十三世孫白邕,曾在北魏時做過太原的太守,相當於今天太原的市長。白邕的五世孫白建,曾在太原城做過北齊的兵部尚書,賜田於韓城,白家從太原遷到了韓城。白居易就是白建的後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見《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婦孺皆知的名篇,是白居易少年時代的作品。有關這首詩,歷史上還有一段流傳甚廣的故事:白居易在沒有出名前,曾到長安拜謁當時的大詩人顧況,求他品評詩作。當時的顧況名望很高,求他提攜的人不計其數。見到白居易這個名字的時候,自然不屑一顧,隨口說了一句:“長安米貴,居之不易。”清高的顧況借用少年人的名字,告訴後生晚輩,沒有才華是在京城立不住腳的,甚至在這個消費昂貴的大都市裡,連米都買不起。當他讀了“離離原上草”這首詩之後,立刻被少年人的天分震驚了,當即刮目相看,脫口而出:“腹有才華居自易。”言外之意,像這樣有才華的少年詩人,在這個詩歌的都市裡生活下去,實在是太容易了。

冰泉冷澀弦疑絕,疑絕不通聲暫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見《琵琶行》)抱著“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的鴻圖壯志,白居易入朝參與了政事,碰到的第一次挫折,就是親身經歷了比自己年齡稍長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發起的永貞變革,變革失敗之後,改革者都被貶到了蠻荒之地,雖然這批正直的知識分子離開了長安,但他們的後繼者白居易等人,繼續主張重用賢才、消藩控宦、藏富於民。開始貌似賢明的唐憲宗,還能採納白居易的諫議,時間一長,皇帝好大喜功、獨斷專行的本色就暴露出來,找了一個藉口,把白居易貶到了遙遠的江州擔任有職無權的司馬。一夜,愁苦萬端的青衫司馬,在江面上泛舟賞月,突然遇到了一位從長安來的琵琶女,她彈的曲子如同急雨、泉流、裂帛、私語、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打動了落難的詩人,白居易由此寫下了名傳千古的《琵琶行》。詩中借用琵琶女曲折不幸的身世,表達了自己遭受排擠、貶謫無奈的生活。其中的兩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成為人們常常使用的警句。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見《長恨歌》)唐代歷史的轉折點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起因是唐玄宗與楊貴妃奢華無度的愛情生活。儘管許多政治家對此抨擊甚多,儘管許多歷史學家對此口誅筆伐,但在詩人白居易的眼裡,這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卻充滿了夢幻而悲涼的色彩。面對至情至性的歡愛,詩人沒有從世俗的角度審視他們,沒有從倫理的角度苛求他們,而是從人類本性的角度,讚美他們無與倫比的愛情,同時也感嘆他們不幸的命運。長韻大篇,一氣呵成,自然流暢,情致曲盡,成為古往今來愛情詩的經典作品。

煙滿秋堂月滿庭,香花漠漠磐泠泠。誰能來此尋真諦,白老新開一藏經。”白居易晚年隱居在洛陽香山,過著“佛容為弟子,天許作閒人”的生活,除了吃齋唸佛之外,也與好友劉禹錫、裴度等人詩唱往來,留下了許多恬淡寧靜的詩歌。晚年,他精心整理了自己一生的作品,甚至深入到農家的田間地頭,徵求農夫老嫗的意見,力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在當時,無論歌伎、無論老嫗,都對白居易的詩歌讚不絕口。

誰識香山絕妙詞,女歌嫗解伎彈絲。再除一個雞林相,肯把黃金買白詩。”後世詩人舒位對白居易的評價,是再恰當不過了。他的作品,正因為站在民間立場,繼承了白話傳統,抒發了人文情懷,故而千百年來成為重比黃金的優秀篇章。

除了王維、王之渙、白居易之外,名傳千古的太原詩人還有王昌齡、溫庭筠……他們共同撐起了唐朝文化一片燦爛的天空。

王昌齡

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量很高。邊塞詩可並高適、岑參而三,四傑以後,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後,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此時岑參11歲,高適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後人依次考證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始和先驅。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緻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豔色情之汙穢,有力地扭轉了齊梁歌詠的不良文風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而言,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豔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幷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是唐代詩人,又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豔麗,語言工煉,格調清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他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他是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的先世溫彥博雖是宰相,而溫庭筠是溫彥博的裔孫。可是,到了溫庭筠的時候,其家世已衰微。溫庭筠與令狐綯之子令狐滈友好,經常出入於相府。同時與段成式兩家頗睦,互通詩文,輯為《漢上題襟集》,溫庭筠遂將女兒嫁給了段成式之子段安節。

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詩風上承南北朝齊、梁、陳宮體的餘風,下啟花間派的豔體,是民間詞轉為文人詞的重要標誌。溫庭筠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蘭》、詞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溫庭筠詞風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豔,今存310餘首,後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

名都自古并州——太原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