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際的思考丨我爲什麼要買比特幣

這篇文章是主任之前寫過的,基本每當市場暴跌,我就會發出來給大家充值信仰。

其實發這個文章我是想說:雖然幣市繼續跌,但是呢,主任說了,馬爸爸也說了,區塊鏈是未來,是革命。而幣(token)是離不開區塊鏈的,所以幣也沒事,但得擠擠泡沫。(PS:空氣幣傳銷幣只能自求多福)

當然啦,充值信仰不是靠嘴炮,還有乾貨!咳咳...文章末尾有《財富第九波》的電子書——

震!驚!幣!圈!的超級乾貨!

人!手!一!本!送送送!

先看文章,哼:

大跌之際的思考丨我為什麼要買比特幣

一提到比特幣,很多人看不懂,只知道很貴以及很複雜,覺得比特幣就是一串無價值的代碼。一個比特幣,現在是7千美金,最高的時候到達2萬美金。

比特幣為什麼這麼值錢?

我們換個思路來想想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黃金,本身就有價值,古代把黃金當作貨幣,它本身就是很值錢的一樣東西。而現代貨幣是紙幣,即信用貨幣。紙幣本身是一張紙,它是沒有價值的,那麼它的購買力是哪裡來的呢?這就靠這個國家的政府和央行,比如美國的央行就是美聯儲,就是央行來背書,那這個背書到底如何體現的價值?體現他的價值就是這個國家的政府他有沒有信用,說白了背書就是一個信用的問題,人民是否信任。所以,可以這麼說,只要大家都廣泛信任,那麼,一塊石頭都能成為貨幣,包括比特幣。

那為什麼有人民幣、美元、黃金

那麼多貨幣了

還要倒騰出比特幣呢?

大跌之際的思考丨我為什麼要買比特幣

我先來說說比特幣是什麼。比特幣可以看做是存在於一個複雜的數學系統裡,有2100萬道數學題,人人都可以解這道題,第一個解出這道題的同學,就獎勵一枚比特幣,也就是總量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你可以把比特幣礦池比作金礦,跟黃金一樣,挖完就沒了。黃金實際存在於大自然中,而比特幣實際存在於互聯網世界中,都是是“實際”存在無法複製的。

我們回望歷史,在民國時期,當國民政府的信用出現問題的時候,經濟崩盤、戰爭敗退、政府腐敗、對外經濟貿易停滯的時候,他的政府信用也就喪失了。所以出法幣暴跌,他的金圓券沒有人願意要,你去換大米都是要拿金子銀子人家才跟你換,大家都知道這個國家已經沒有信用了,沒有信用你發行的貨幣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大跌之際的思考丨我為什麼要買比特幣

反觀黃金,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是可以作為通用貨幣。秦朝用了金子銀子,到了隋朝到了唐朝到宋朝,元明清都一樣的,只是朝代更迭,但是這種貨幣本身的價值甚至在現代到後面的國民政府,到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黃金是在任何時代都可以兌換實物兌換錢,它不會因為國家戰爭、政府改朝換代或者是因不同國家的經濟差異而出現貶值或是無法流通。

比特幣是否也會擁有黃金的這種功能呢?

我是樂觀的覺得這一天大概率會來,那我何不把一部分資產投資在這個有預期的未來上面呢?現在比特幣的市值大概在2500億,哪怕有一天比特幣像黃金一樣成為第二大全球流通貨幣,你算算,比特幣市值應該是多少。

比特幣和黃金一樣,總量有極限、無法複製,無任何政府的背書,只要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它,它就有價值。想想在資本主義的初期,黃金甚至很難去雜貨店換食品,但慢慢得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以及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黃金成為了廣泛被接受的一般等價物。比特幣也是如此,它正在從被大眾意識(Mass Awareness)到被大眾應用(Mass Adoption)的路上。

比特幣可以看做是電子黃金

現在在微信、在支付全部都是數字轉賬,紙幣的應用大大減少,當然,它們都並不是真正的數字貨幣,你在網銀中的錢,只是現實中鈔票的映射,根還是現實的支付企業中。實際上,比特幣就是數字資產中的黃金,這是趨勢,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美國日本一些地方都開始接受比特幣的付款。當比特幣越來越趨向於成為主流付款方式的時候,那麼它的價值,真的無法想象。

大跌之際的思考丨我為什麼要買比特幣

所以,何不現在入手?

請你想想,在80年代的時候,誰能想想我能在互聯網買衣服?這衣服我沒試過,怎麼知道合適?這是瘋了吧!比特幣同樣如此,它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不可逆發明,是讓你覺得不可以思議的東西。

但是,請你記住一句:

不要拒絕未來的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