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往越來越LOW的泥潭裡帶貨?

不LOW無以生存,這已經成為現在互聯網創業者的心中理念。所以,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LOW的業務逐漸火爆,好像回到了20年前的互聯網草莽年代。

伴隨著提速降費和微信下沉,農村沉寂的信息生活開始興起,首先是紅包,然後是拼多多,接著是抖音,總之,與城市互聯網的發展路徑不一樣,農村人的互聯網第一課是從LOW開始的。

說實話,人們都是喜歡LOW的,不僅僅是窮人,富人也不例外。只是,在啟蒙之後,如果繼續LOW下去,那就是罪過。

當然,遊戲和娛樂從來都是互聯網第一桶金,也是啟蒙的重要工具。農村淘寶和京東下鄉做了這麼久都成效不顯著,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娛樂工具,而微信鼓動下的很多迎合到來了。

騰訊這些年擁有微信的大平臺,幾乎覆蓋到了所有中國人,也因此讓互聯網第一次更好的進入到了廣闊的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

相比於一二線城市的居民,三四五線居民的閒暇時間相對較多。根據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聯合智聯招聘推出的《中國職場人平衡指數調研報告》,31~40小時是三線以下城市居民一週工作時間佔比最高的時間長度(佔比35%),低於一線城市(56%)和二線城市(47%);在工作時間大於41 小時的區間,三線以下城市同樣低於一二線城市;相反,三線以下城市居民工作時間在21~30小時的佔比,高於一二線城市。

有了一點錢,時間又富裕,上網的基礎設施搭建完成,所以,一系列的比較LOW的業務就趁虛而入了。

根據QuestMobile年初的數據,1月份快手用戶在各級城市的用戶分佈分別是一線城市(9.5%)、二線城市(29.3%)、三線城市(20.9%)、四線城市及以下區域(40.3%)。徐欣表示,快手的用戶分佈跟中國移動網民的整體結構差不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3月份移動網民在各級城市的分佈分別是一線城市(14.2%)、二線城市(30.7%)、三線城市(20%)、四線城市及以下(35.1%)。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今年5月,在白髮老人(即50歲以上人群)的互聯網使用時長中,短視頻佔到15%,比例高於Z時代(95後)的7.7%和小鎮青年(三線及以下城市90後)的9.4%。根據易觀千帆的監測數據,拼多多近60%的用戶均來自三線以下城市。

是誰在往越來越LOW的泥潭裡帶貨?

在這波LOW的浪潮中,騰訊顯然是起到了絕佳的助攻的,甚至是主攻。騰訊扶持了大量的業務,包括拼多多、趣頭條,甚至還有差一點扶持的差評。

騰訊為何帶著一幫小兄弟衝向了LOW的舞臺,原因只有一個,流量到頂了。最近一段時間,FACEBOOK股價暴跌,元兇就是,這家流量之王已經失去了增長動力,而科技方面的能力不足,讓其不得不陷入到了窘境。

與此相似,騰訊的微信用戶已經在10億,基本上到達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極限。據《財新》報道,2016年5月京東CFO黃宣德在解釋其增速為何下滑時,就指出:“整個垂直品類中,騰訊帶來的流量轉化在該季度都出現了顯著下滑,從而對增長速度帶來不利影響。”

事實上,2018年一季度騰訊的社交廣告營收增速為69%,跟三年前的增速最高峰相比,只有一半還不到,這也被認為是騰訊發展遭遇巨大瓶頸的主要表現。為了擴大收入來源,也為了充分將自身的流量價值發揮出來,騰訊選擇了帶著小夥伴們衝向LOW的陣地。

這無可厚非,騰訊依靠微信等進入到低線市場,理所應當享受流量紅利,只是,在這一波操作之中,還需要注重底線,畢竟,現在社會不一樣了,一味的迎合不能推動社會進步,大公司應該引領,騰訊應該更有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