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雞大學,但那又怎樣?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From Panopath過來人

微信號:Panopath_liuxue

過幾分鐘就到午夜,我起身把床左側的玻璃窗關緊,窗外行車的呼嘯和槐樹上喋喋不休的蟬鳴瞬間被隔絕。躺上床,當我正要把手機放在床頭櫃上準備睡覺時,屏幕突然亮起——

我拿起手機點開,

姐,我該選什麼學校呀?你覺得你學校怎樣?


我看它的排名好像不是特別高呢。

表妹有些突然的提問讓我不知道如何作答。作為在美國已經留學三年,馬上要步入社會的“準畢業生”, 我理應對這種問題有一定的發言權,可是看著兩個綠色對話框的我,手指卻始終懸落在空中。三年前的申請季,大學目標本是前三十的我申請失利,“被迫”到中部一個排名100上下的州立大學就讀,表妹這兩個問題讓我心裡五味雜陳,房間被空調的呼氣聲填滿,我躺到床上,腦袋裡的時間線被撥回三年前那個春天......

申請季的幻滅之拒信湊成牌......

從開始發放常規錄取的三月到快入學的八月,我心情的跌宕起伏似乎不能單單用過山車來形容,過山車至少還有上有下,給人以期待,可我的心情卻是一直向下,穿破地表直衝地心。

在大學申請階段,因為我不錯的標化成績和豐富的課外活動,選擇學校時我和中介老師都毫不猶豫的將大部分目標放綜排前30的學校,保底的只隨便申請了一所專業排名不錯的中部州立大學。想著中介老師拍著胸口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證“咱們衝20保30!”的樣子,我腦海裡已經描畫好了被各個大學錄取之後的猶豫—是在波士頓的雪裡匍匐前進呢,還是在南加的陽光沙灘奔跑逐浪?

當我還沉浸在被錄取信淹沒的幻想中時,一封封拒信把我拉回現實。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除去有些難度的夢校,那些測評過完美契合我條件的匹配校,甚至是我從未正眼瞧過的學校都乾脆的拒了我,只有這所保底校好心的收留了我,並把我放入honors college(榮譽學院)。想著身邊一起申請的同學大多都進入了自己喜歡的學校,我心裡有些崩潰。想當初我還天真的幻想過進入夢校後向別人大方炫耀的模樣,現在每當別人問起去我去哪兒就讀時,卻有些難以啟齒。

入學前的這個暑假因為申請的滑鐵盧,我有些輕度的抑鬱,不過在入學前及時的調整了下心態。

“未來的路還長,這只是你人生中的第一站;如果實在不喜歡,還可以轉學嘛。”

抱著這樣的態度,我踏入了大學的校門。

翹課?代寫??GPA1.6???

學校雖然村,中國人卻不少,在orientation的時候我認識了幾位活潑開朗的中國女生,並與她們迅速的結為了好友。想著自己就有了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不禁對之後幾年的生活抱有極大的期待。可上了一學期,熟悉環境後的我漸漸發現,

原來留學圈裡盛傳的關於一些排名靠後大學的謠言,並不是空穴來風。

大一剛入學,我上了一門基礎寫作課。 班上有兩個大二的中國女生,直到開學一個月後我才在教室裡見到她們的身影。 她們平時都不怎麼上課,除此之外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從不重樣的大牌裝扮。來上課時,其他同學都揹著普通的雙肩包,而這兩個女生從來不背書包,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大牌手提包,從Prada到Gucci再到LV, 與大牌包袋相配的是看著就知道價格不菲的衣服,彷彿教室就是她們的秀場。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IPHY

來學校之前我一直單純的認為大多數人的gpa應該保持在3或者以上,臨近期末時,我偶然聽到這兩個中國女生的對話,一位女生問另外一位和advisor聊的怎麼樣,被問的女生回道:

“Advisor跟我說一定要把gpa提到2.0以上,我現在才1.6。”

聽到這我著實嚇了一跳,我第一次瞭解原來還有人的gpa可以到1.6,完全刷新了我的認知。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經過一學期對身邊一些同學的觀察,我瞭解到了一些中國同學的其他行徑——班上一半國內留學生的作文都是找代寫寫的,平均每頁30刀。想著每次7、8頁紙的論文,200刀的代寫費,我這才算深切的感受到了這些同學的“有錢任性”。

一學期的親身經歷把來上大學之前,關於排名低學校的謠言都一一證實。我本天真的以為不上學,gpa低只是極個別的情況,可似乎我身邊有不少同年級的同學都是這樣,把玩樂排到第一,學習卻是第二。看著這些同學的狀況,我對學校的評價越來越低 。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IPHY

難道果真如他人所說,排名越後學校越差勁?除了身邊一些國內同學的狀況,我發現自己對學習的態度,也從剛開學時的躊躇滿志,進化成了期末時的一切隨緣。雖然我還是會去上每一節課,按時完成佈置的作業,可每到深夜當我還在挑燈夜戰之時,我便會開始懷疑,

自己每天晚上五個小時的睡眠,到底值不值獲取來的一切?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oogle

你見過圖書館外四點的日出嗎?

大一的一整年,我一直呆在最開始形成的人際圈裡 。一年下來,我見識了不少身邊中國留學生的奇聞逸事。

想著自己在排名前三十大學上學的朋友,他們身邊的同學又會是怎樣的?也會有不上課的,也會有找代寫的嗎?

不管如何,一定比我這個村裡的州立大學好很多吧。

抱著淡漠的態度,我邁入了大學的第二年。開學更換了宿舍之後,我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室友是一位同齡的中國女生Sabrina。

剛開始,我並沒有對我和室友的關係抱有太大的期望,沒想到後來Sabrina成為了我大學最好的朋友。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IPHY

從大一下半學期開始,受到一些身邊朋友的影響,加上搖晃的定力,我學習的決心已有些動搖,gpa比第一學期的低了不少。大二上了更難的課程後,面對複雜的數學題,我每晚都一籌莫展,幸好有Sabrina給我耐心的講解,還鼓勵我去詢問其他的同學和授課老師。在她的影響下我的學習慢慢的回到了正軌 。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oogle

大一期間我幾乎沒怎麼去過圖書館,大二因為sab的要求,我在圖書館呆的時間變多了,也漸漸認識了不少勤勤懇懇讀書的國內學生。每當看到他們專注勤奮的樣子,我也在內心暗自為自己加油。

因為上課要求的調查,我結識了一位在中餐廳打工,我校就讀的中國女生。她大一在新疆讀書,大二轉學到北京一所大學,大三又到了現在我就讀的學校。據這位女生所說, 她的每一次轉學都是一次學術資源和生活環境的提升,雖然由於時間緊迫,她並沒有轉到排名靠前的學校,可是她依然覺得以“村”著名的我們學校的課堂氛圍,至少和國內相比,開放了許多,對於經濟的思考也更加前衛和全面。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oogle

也許是大一見識了身邊一些留學生的行為和圈子裡的風向,我有些狹隘的認為所有的同學都是一個樣,都會採用一些特殊手段來應對學校的學習,都會緊跟潮流追逐的奢侈品的新品。我用自己的有色眼鏡來看待學校的中國留學生群體,但是卻忽略了那些認真學習,希望通過學校的課程和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同學。

大二的學習壓力比大一上了不止一個臺階, 但是

有著身邊朋友的陪伴,和帶著自己對學校新的認知,我反而覺得更加充實。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IPHY

隔壁房的小哥

由於我所在的學校是個州立大學,上課的人數都不少——小課一般有五六十個,大課一節則動輒幾百個人。由於我錄入了學校的榮譽學院,大三時我上的都是小課, 每節課人數不超過20個。與之前的基礎課不同,我上的所有課一個認識的中國人也沒有,這讓從來沒踏出過自己comfort zone,兩年來與外國同學零交流的我有些擔心。大一上數學課裡的外國同學無一例外都給我留下“數學傻瓜”的印象,看著他們看教授板書那迷離的眼神,我心裡暗自感謝著9年義務給我打下的堅實基礎。

可大三的第一節課我就傻眼兒了。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IPHY

教授給我們列的題我看著如同天書一般,而身邊的美國同學,都“刷刷”的在草稿紙上演算推敲著。當我正準備下筆的時候,身邊一位拉丁帥哥已經演算完畢了。 大三上課很多戲劇時刻都讓我明白了陳毅的這一句名言“驕傲自滿必翻車”,在數學課這條道路上,大三的我遭遇了不少車禍,幸好有耐心的教授和一些美國同學的幫助,我還是順利的通過了期末考試。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IPHY

和這些美國人相處讓我看到了他們不同的一面,就像中國留學生群體一樣,本土學生也有各式各樣的人。有的人選擇在兄弟姐妹會通過社交派對建立自己的關係網,有的人選擇在學校的俱樂部組織感興趣的活動,還有人就想通過優異的成績來獲得一些寶貴的研究機會。

大三我認識了一位住我隔壁的美國男生,因為害怕文化差異,最開始並沒有怎麼相處過,直到發現和他一起上課才漸漸熟悉起來。這位男生是一個會站到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並沒有因生活環境而受限的人。和他的簡單交談我得知在申請大學時,他其實被不少排名很高的大學錄取了,包括州外頂級的公立大學和周內有名的私立學校,可是因為這些學校沒有給他獎學金,而他本人也希望離家近一些,所以選擇留在了我們在的這所州立大學。

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比起以綜合排名,我身邊的美國同學似乎考慮的因素會更多一些。有時候地理位置,學費,和生活環境中的任何一項都比綜合排名來的更重要。

前20還是後100?

聽取了這些美國同學的故事,又想著我在學校這幾年來的經歷和見聞,我開始重新掂量起綜合排名這個被無數中國留學生奉為“聖經”的東西。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誠然,綜合排名,由專業的測評機構統計而出,是一個相對客觀且也十分重要的申請指標。遠渡重洋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求學,大多數的留學生都希望自己能被一個排名靠前的學校錄取。畢竟,排名靠前,也等等同於頂級的教學資源,悠久的歷史,響噹噹的名氣和優美的校園環境。就像國內的清華北大,作為出國黨,誰不希望自己能就讀一些頂尖大學呢?申請前我不止一次幻想過當被身邊同學問起,說出學校名字心裡那種微微的自豪。

可是在經歷申請滑鐵盧,被迫的去一所自己不心儀的學校後,我再也沒有幻想過那樣的場景了。大學初期,我一直有些憤憤不平,看著身邊一些同學的表現,心裡也十分理解為何大家會去追逐排名,也理解了排名在某些程度上確實反應了學校的平均水平。

不過大二大三這兩年,我見識到了學校不同的一面。作為一個公立大學,我的學校沒有私立大學那樣有無數的校友捐款,沒有很多排名高的學校豐富的教學和校友資源,但是我的學校也有認真負責的老師,也有真誠可愛的朋友。排名當然重要,能儘自己的努力申請上心儀的大學固然好,但如果沒有上到一所排名高的大學也不要灰心。

無論是前二十還是後100,無論是鳳尾還是雞頭,大學三年讓我瞭解到,最重要的不是排名,而是自己。不要讓自己被所處的環境受限,也不要因為一些人而否定所有人的品格。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oogle

三年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後,我終於明白,擁有什麼樣的目標,付出多少的努力,做了怎樣的選擇,最終才會決定我成為怎樣的人。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圖源Google

思緒從三年前回到現在,看看手機,已經1點鐘了,距離表妹給我發消息已經過了一小時,她看著我沒有回覆也沒再追問。三年的回憶在我腦海中倒帶完畢, 我想我心裡對錶妹的兩個問題有了答案。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我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但那又怎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