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前面的文章小编介绍了一种名茶君山银针,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还记得,她的产地在湖南省,湖南省其实我很早就想去啦,究其原因其一是中十大名茶的君山银针在湖南省,其二苗族也在;苗族主要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大概有970,000人,并且历史悠久,有记载以来有5000年的历史啦,有幸今天带大家见识一下苗族。

提起苗族大家第一想法就是蛊,我了解苗族也是因为蛊,自己大学期间的朋友就是苗族的,刚去是听说班级里与苗族的,心里满是好奇,到宿舍发现跟他一个宿舍,但是还是有点害怕的,苗族的蛊术在网上和小说里都看过,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跟他成为朋友之后,询问苗族的蛊,他笑了笑给我讲了起来:其实他也没有见过蛊,他所在的寨子里在他的印象里没听说过养蛊的,听他爷爷说过,离他们寨子300公里的那个寨子有人养蛊,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他没见过,就是听爷爷说过两种比较厉害的蛊,一种叫金蚕蛊它是利用十二种虫类埋在十字路口,经过几日后,取出奉在香炉中,能使人中毒即为金蚕,造成胸腹纹痛、肿胀,最后七孔流血而死;一种叫情花蛊苗族特有的“情蛊”又名情花蛊,是苗族女孩子特有的,用“心血”加“蛊”练成,每日以心血喂养,十年得一“情蛊”。此“情蛊”可下在饭菜中,也可下在服饰上,苗族女孩子都以此“情蛊”下在自己的情郎身上。“每月”情蛊“会发作一次,那种感觉应该是撕心的。中了”情蛊“的人如果不吃解药的话,在”情蛊“发作的时候,大多数人忍受不住痛苦,自杀了。他也是听爷爷说的,具体也没见过,有时间可以去他们的寨子看看。(朋友后来给我传了张照片,有点模糊)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今天就来到苗族的寨子,我提前跟他打了电话,让他在镇子上等我们,一起去他所在的寨子看一下,随便了解一下我心中神秘的苗族。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到达镇子,就看到镇子上有传统的苗式服装,真的很美,拿起相机就拍了一张照片;在等候朋友过来接的时候,自己在镇子上随意赚了一下,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苗族的装饰品。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更惊奇的看到了有人在制作苗族人头上戴的头饰,感觉非常的精致。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在镇子上正跟制作头饰师傅聊着,我朋友到达镇子上并找到了我们,告别制作头饰的师傅,我们和我的朋友驱车去往他所在的寨子,路上我问朋友,去寨子里要在注意些什么(朋友家人都在,特别是朋友的爷爷在寨子里很有威望的),朋友慢慢的说起来: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听完,不有的感叹了一下,要注意的东西还挺多,还没感慨完,车子就不能再前进啦,前面只能靠步行,没走多久,听到很多人的说话的声音,往后一看原来我朋友的寨子今天有人结婚,再往寨子走,我和同事们连忙闪到一边,朋友对来的人笑了笑,在我们身旁一起等结婚的队伍过去。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结婚的队伍过去后,我们跟这朋友大概走了10分钟到达了他所在的寨子,朋友高兴的指着一栋房子说;里就是我家。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朋友连忙带着我们前往家里,但是到家门口遇到了些问题,最怕的东西来啦,喝酒...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还好来的时候了解苗族的饮酒文化,这叫拦门酒,拦门酒是苗家山寨的一种古老的习俗,苗族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每当远方的亲友到访,即安排盛装苗族男女到村头寨口、设卡列队、夹道欢迎,吹笙击鼓、载歌载舞,坛装美酒、牛角为杯,拦路劝酒,少则设卡一至三道,多则十二道,客未到主人家,而酒已半酣。还好的是在朋友的劝说下,我和同事们一人喝了两碗就过去啦,进入了朋友的家里。刚进门我就看到好几个小朋友在门后开心的笑着。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进到朋友家中,朋友让我跟他的爷爷聊会天,他去厨房帮忙做饭;怀着有点忐忑的心情,坐在了朋友爷爷的旁边。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跟老爷子聊了起来,老爷子也很好客,很高兴的跟我们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老爷子给我们讲起了苗族的起源: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的自称,在湘西地区的苗族称“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区称“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东南苗语意为“树心”,传说枫树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称。局部地区称为“嘎闹”,意为乌,或许是古代乌氏族图腾的遗迹。历史上,曾按其服饰、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1949年以后,统称为苗族。

我也查了一下苗族的起源,资料上是这样说的: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有人则认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盘瓠蛮说、武陵蛮说等。

近年来,有人提出传说时代的蚩尤、唐虞夏时代的三苗、殷周时代的髳[méng]、春秋战国时代的荆蛮、秦汉时代的黔中蛮或武陵蛮,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是苗族先民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

总之,根据史籍记载和传说,苗族先民殷周时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小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的都柳江流域。嗣后,由于战争、饥馑、疾病流行、生育频繁、农田荒芜等原因而不断迁徙。

跟老爷子说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朋友的爷爷知识还是很渊博的;刚聊完,朋友过来让去吃饭。饭坐上,不能先吃,我们这些客人要先喝2碗酒,然后朋友给我们每人敬两碗,才正式的吃饭,苗族的饭真的很好吃。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吃完饭,朋友和朋友的爷爷一直,让我和同事们喝酒,结果喝醉都睡啦;苗族人的饮酒文化还是很多的,不知道下次一起吃饭喝酒在什么时候啦。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第二天清晨,我和同事们要出发去名茶的生产地,告别了朋友和朋友的家人,苗族真的很美,人美,地方也美。

走进苗族——体验不一样的风俗人情

苗族是我们中国少数名族中的一族,苗族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苗族人善良,淳朴,好客,各位看官有时间可以去苗族旅游,苗族真的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