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中的食俗,现在还看得见吗?


婚礼中的食俗,现在还看得见吗?

特殊的彩礼“离娘肉”

在我国中原地区,男子娶亲时,要准备几十公斤的猪肉给女方送去,此肉称为“礼肉”或“离娘肉”,这是数十种彩礼中不可少的一种。

婚礼中的食俗,现在还看得见吗?


必备的嫁妆“随身饭”

中原地区新娘的嫁妆除衣物、被褥、家具、电器外,还有一种必备的饭食嫁妆“随身饭”。因为此种饭菜需要事先由娘家备好,姑娘出嫁当天,随迎娶的花轿或汽车带至婆家,故叫“随身饭”。

婚礼中的食俗,现在还看得见吗?


迎亲的糯米粑粑

苗族青年男女结婚的前一天,新郎送给新娘家的迎亲礼中,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苗语叫“佳”)。它的直径通常为2尺5寸到3尺1寸,厚2至4寸,远处看去,活像一只大簸箕。它是新郎的舅舅或姐夫在婚期前夕用25到35斤糯米面做成的,表示祝贺新婚夫妇团团圆圆、丰衣足食。没有舅舅和姐夫的,就自己家做一个。这糯米粑粑送到新娘家后,是全体客人和主人的宵夜食品。当晚,姑娘家将连同粑粑一起送去的4只鸡宰杀后,放进大锅里炖,再撒上几把干辣子面,熬成鸡肉辣子汤。睡觉前,主人给每个客人送去一块粑粑和一碗鸡肉辣子汤。辣子汤下糯米粑粑,客人们多数会吃得满头大汗,嘴里不断发出“嘘嘘”的声音,这时,主人客人都笑逐颜开,心里乐滋滋的。苗族同胞称这叫“喜事喜办”。

婚礼中的食俗,现在还看得见吗?


闽台婚俗的“三茶天礼”

我国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据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

婚礼中的食俗,现在还看得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