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解蛊方式很奇特,苗寨人谈黑蛊色变,蛊虫是否真实存在

蛊,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个别为植物蛊),作为蛊咒的一种载体或危害施蛊对象的手段和工具。放蛊是一种古老的黑巫术,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左传》中就有关于蛊的记载。宋人 郑樵所著《通志六书》里甚至记录了制造蛊毒的方法,大意是说,将各种毒虫集中在同一器皿之中,任其互相袭击与吞食,最后存活下来的就是蛊,即毒虫之王。

解蛊方式很奇特,苗寨人谈黑蛊色变,蛊虫是否真实存在

湘西“放蛊”是一种古老的黑巫术。传说放蛊的手法有三到四种,以手法的不同可鉴别法术的高低:伸一指放,戟二指放,骈三指四指放,后果各不相同。一二指所放的蛊,中蛊人较容易治愈,三指所放就较难治了,倘若是三指四指所放,几乎属于不治之症,中者必死无疑。中了蛊的人在将死前一个月左右,能见到蛊婆的生魂掩着面前来送物,行话谓之“催乐”。此后如果病家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一个月内病人定会死去。治疗中蛊的病人,轻者郎中草药或还可以奏效,重者非放蛊者本人来解才有生路可求。

解蛊方式很奇特,苗寨人谈黑蛊色变,蛊虫是否真实存在

湘西放蛊也称放草鬼,与赶尸并称湘西两大未解之谜。而苗寨当中放蛊技术向来只传男不传女。既然有放蛊,相应的也会有解蛊。而在几千年的苗寨文化里,解蛊向来是只传男不传女的。“无蛊不成寨”这句话流传已久。在人们的文化认同里,蛊婆是六亲不认的人。她们下起蛊来是不会去管别人是谁的,往往连老公儿子也不会放过。蛊婆是靠下蛊才能维持自生生命的,如果蛊虫一直放不出去,就会将养蛊人吞食。因此,在苗寨里面,人们往往谈起蛊婆便闻风色变。

解蛊方式很奇特,苗寨人谈黑蛊色变,蛊虫是否真实存在

那么这一流传已久的神秘文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放蛊者往往是女性,而解蛊的又为什么往往是男性呢?其实,在小农文化里,这一切都能说得过去。男尊女卑的观念向来在古代社会里根深蒂固,人们往往把不好的事物归结于女性身上,而解蛊这种对他人有好处的就往往是男性承当。再加上古代医疗水平不高,人们有什么头晕脑涨的都习惯相信封建迷信的东西。因此,这种社会为苗族的蛊文化提供了极好的土壤,在此之上,有关蛊的各种故事也就不断地传播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