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多久可以晒太阳?

糯米麻麻Coco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晒太阳么?宝宝皮肤娇嫩,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会不会晒黑甚至晒伤?这都是困扰新手爸妈的常见疑惑。

新生儿晒太阳主要有三个作用:帮助退黄疸、光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补钙)以及预防和治疗红臀。

关于晒太阳可以退黄疸的说法一直有争议。宝宝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胆红素的吸收光带400~500毫微米,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毫微米之间,蓝光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顺利排出体外。太阳光中蓝光辐射量并不高,而且新生儿无法在阳光下暴露足够长的时间和面积,与医用的蓝光箱治疗(灯管距离婴儿只有40厘米,几乎全身裸露,一般光照超过24小时)相比,晒太阳对退黄没有太大的实质性效果。

促进钙的吸收究竟是通过晒太阳,还是直接补充维生素D3也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皮肤娇嫩,没必要通过晒太阳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吃维生素D3最为直接有效。另有研究表明,将婴儿全身裹紧衣服,只暴露面部,每天晒太阳1小时,便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因此,让宝宝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脸、手、脚,每天接触阳光5至15分钟,就足以保障他不会患上维生素D缺乏症。

晒屁屁来预防和治疗红臀一度非常流行。这种做法就是保持皮肤干燥。预防红臀最重要的是保持皮肤不要受损、皮肤清洁以及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太阳光只是起到干燥皮肤的作用,因此如果要晒太阳,需要防止太阳光灼伤宝宝娇嫩的屁屁,隔着玻璃窗,每天晒以15~30分钟为宜。

作者:蒋澜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临床药师 药事网成员


药事健康


新生儿晒太阳没有强制性规定。

出生后,新生婴儿晒太阳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退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摘自百科名医)

对于黄疸的治疗首要方法就是光疗,最常用的是蓝光。日光中含有蓝光波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阳光中红外线有加热的作用,可以促进婴儿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

3.促进钙质吸收

婴儿从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获得钙质,然而吸收能力取决于维生素D3,有的宝妈会直接给予维生素D3。国际上通识认为婴儿的维生素D3需求量是400国际单位每天。但其实,通过每天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将皮下的脂肪组织转化为维生素D3。

4.增强宝宝机体抵抗力

宝宝晒太阳,有一定的杀菌功能,室外流通的空气,宝宝呼吸新鲜空气,一定程度上都是增加了宝宝机体抵抗力。

那么怎么晒太阳呢?

1.有的宝妈直接放砸玻璃窗户下面,这样可能达不到紫外线转化维生素D3的作用,因为玻璃滤过了紫外线。

2.其实晒太阳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早上9-10点晒太阳主要以红外线为主,下午4-5点晒太阳主要以紫外线为主。

3.宝宝晒太阳的时间长短也是有研究的,一般晒晒小手小脚,10-15分钟即可。注意遮住眼睛防止眼睛刺激损伤。也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或者直接照射,一般在阴凉一点的地方斜晒即可。

其实晒太阳的时间也是循序渐进的,根据季节,气温,天气也会有变化,各位宝妈注意机动变化。


妇科龙医生


众所周知,新生共降临世间,皮肤娇嫩,免疫力低下,因此对于新生儿的护养作息都是有要求的。大到吃饭、睡觉、洗澡等时间的控制,小到晒太阳的时间,都是有严格限制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新生儿多久可以晒太阳呢?

民间素来便有晒太阳补钙的说法,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新生儿晒一下太阳是有好处的。的确,新生儿适当晒一下太阳对身体发展有益。一般而言,新生儿出生半个月时就可以在家中的房间内,找个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了。最好选择在早上八点到十点左右,或下午六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新生儿3—4周后,身体机能在不断生长,此时就可以抱到户外晒太阳,但开始的时间要短,只一部分如脚、腿等即可,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戴遮阳。需要留意的,对新生儿来说,零下7℃多半就太冷了,零上32℃多半就太热了,这样的天气最好就别带新生儿出门了。

另外,需要注意,新生儿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应该是随着新生儿年龄大小而定的。一定要应循序渐进,可以由刚开始的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左右为宜。其次,注意晒太阳的时间,不要过长,给新生儿晒太阳的适宜时段以上午6-10时和下午4-5时为宜。上午6-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而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则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因为刚出生的婴儿,身体还没发育完善,皮肤也很幼嫩,贸然到户外晒太阳,容易引发晒伤皮肤等问题。但是新生儿也不能长期呆在室内,否则也会有缺乏维生素D的危险。那么新生儿什么开始晒太阳才合适呢?

新生儿晒太阳,建议在出生后的3-4周才合适。而且刚开始时,晒太阳的时间也不宜过于长。先从腿开始,再慢慢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像头部和脸部是不宜直接照射的,可以带着帽子等,避免阳关的直接照射。

建议刚开始时,晒太阳的时间在5-10分钟为最合适。随着天数的增长,可以增加到30分钟左右。而且晒太阳的时段也有讲究,最好就在早上的9到10点最为合适。不建议在中午12点,那个时候的阳光猛烈,容易把婴儿的皮肤晒伤。

晒太阳对婴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宝宝生成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小儿因为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相关疾病,比如小儿佝偻病。同时可以杀灭婴儿皮肤上的细菌,增加婴儿对外界的抵抗力。晒太阳对婴儿很重要,各位爸妈不要偷懒哦,应该多给孩子晒晒太阳。若是不小心晒伤婴儿的皮肤,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偏方,否则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后果。

三甲医院工作近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医联媒体


新生儿十天以后就可以在室内打开窗户或者在阳台适当晒太阳了,一般宝宝在满月以后,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大人就可以带宝宝外出晒太阳。

注意以下几点:1.一天当中,9-11时和16-17时是宝宝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段,12-16时紫外线比较强。2.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要随着宝宝的年龄和宝宝对阳光的反应能力来定,循序渐进,先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但建议每天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3.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4.要晒宝宝的四肢和后背臀部。5.不要总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晒太阳,因为小车位置比较低,不仅容易接触地面的废气尘土,而且地面上的阳光反射比较强,对宝宝不好,建议妈妈们将宝宝抱起来晒太阳。

晒太阳对大多数宝宝都是很有利的。但要注意,对于有过敏史的宝宝来说,晒太阳可能是诱发过敏性症状的导火索,尤其是以往有过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的宝宝要注意尽量避免晒太阳。


十月呵护


从医学上来讲,并没有严格的新生儿从多少天之后才可以晒太阳的说法,有的人说月子里不用晒太阳,也有的说出生一年之内都不能直接晒太阳,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如果天气不是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或者不是气温非常低,或者气温非常的高的情况下,那新生儿出生了就可以晒太阳。当然对于刚出生几天的婴儿来说,这个时候晒太阳也就更有讲究,比如说最好不要直接在太阳底下晒超过半个小时以上。主要因为刚出生的婴儿皮肤也特别敏感,直接接受太阳照射,如果紫外线比较强烈的话,比较容易造成晒伤,哪怕婴儿再大一点,也要注意观察天气和婴儿的状态,再判断它晒多久才是合适的,比如说婴儿更大一点,它的排汗机能也更为完善,但是如果在户外呆的时间特别久,在天气特别热的情况下,他可能会出比较多的汗,那婴儿的皮肤比较脆弱,就容易起热疹子。实际操作中呢,比如六个月大的婴儿,他每一次醒来的时间可能也就是两个小时,要花最起码半个小时吃点奶,在屋里换换衣服,换换尿布什么的,他在室外一次也不可能待很长时间。有的家长喜欢让小朋友在户外睡觉,那这种情况就要小心一些。尽量不要让小婴儿在直接的阳光照射下睡觉。并且随时看着点儿婴儿的位置,有的时候阳光变化位置,家长没有小心,婴儿就暴露在阳光之下,这种情况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也有一些极端的家长 他们觉得小婴儿太脆弱了,不敢把他们带到户外去,其实过分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有的家长还说到户外去活动,可能会比较容易过敏,花粉过敏什么的,实际上,轻微的接触一些污染源或者过敏原,对于婴儿的免疫系统的发育也是有好处的。另外还需要补充的是晒太阳主要是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紫外线,但是玻璃能够阻挡很多的紫外线,所以有的人说小婴儿一岁之前都要在室内晒太阳,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桔子帮小帮主


1. 一般新生儿是不可以带出门的。

因为新生儿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较差,对于外界的污染没什么防御,所以一般而言,在宝宝满月的时候,可带其出门。

但是极端的天气情况是你需要留意的,对宝宝来说,零下7℃多半就太冷了,零上32℃多半就太热了,这样的天气最好就别带宝宝出门了。

建议: 虽然一般是不赞成在新生儿时期带宝宝外出的,不过在气候温和的天气,产妇可以在孩子半个月之后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带着宝宝到家里的庭院或是离家不远的地方走动一下,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站在风口处或是烈日之下停留,而且晚上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外出了。

2 新生儿出门的注意事项

1、安排好行程 一般产妇和新生宝宝在出生的1个月内都应该尽量避免外出的,如果实在是又不得不外出的事情的话,那一定要实现先安排好行程,而且最好就是跟医生商量一下,让医生给你的出行计划提一下比较专业的建议。

除了先咨询医生之外,还要准备好交通工具,为了避免让新生儿和产妇到外接触到更多的人以及感到疲劳,所以最好就是自己有专人专车接送,而且最好就是能先对要去的地方进行了解,包括当地的交通、医疗情况等,以备不时之需。

2、提前准备好携带的东西 想要带宝宝外出,那在出门之前就一定要将一些必备的东西准备好,像宝宝的用品和孕妇的必备品一定要先准备好,而且准备得越全面的话会越好,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忽略一些琐碎的物品,以免到时要用的时候又找不到可以用的。

小建议:有了孩子之后外出就一定要准备好一些必备用品,像孩子外出大小便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多准备一些干、湿纸巾,纸尿裤、替换衣裤和垃圾袋等,将这些东西准备好总是没错的。

3、新生儿外出尽量避免接触过多的人 要知道新生宝宝的抵抗力是很弱的,所以带新生儿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到着宝宝到一些传染病流行的地区,还有也不要让宝宝接触过多的人,不然都会容易给宝宝带来危害。

4、外出时需要多给宝宝安排休息的时间 新生儿都是比较脆弱的,而且也容易感到疲倦,所以在带新生儿外出的时候不要安排一些太过紧凑的行程,应该要保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而且也要避免一些不当的压力焦虑,特别是长距离旅行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安排好休息的时间和空间。

5、饮食需要多注意 在新生儿外出的时候,如果是喂养母乳的话,那产妇的饮食一定要多加注意,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而且比较清淡的饭菜,副食的话最好就是能做到荤素搭配,稀干兼有,而且要少吃多餐,根据具体的情况调节比例。


而且一定要记住不可以饮酒和吃一些辛辣的食品。 如果新生儿是人工喂养的话,那么一定要按照之前在家里的喂养方法进行,不要因为是带宝宝外出,导致宝宝饥一顿、饱一顿的,这样的无规律饮食对宝宝的危害是很大的。


提示:一般是不赞成在新生儿时期带宝宝外出的,不过产妇可以在孩子半个月之后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带着宝宝到家里的庭院或是离家不远的地方走动一下,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要站在风口处或是烈日之下停留,而且晚上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外出了。


3 带宝宝出门的好处

1、出门多晒太阳有助钙的吸收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这种类型的维生素有助于倡导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形成,而维生素D也因此被称为"阳光维生素".目前独生子女盛行,父母太过呵护子女,不怎么让孩子晒太阳,导致不少宝宝出现缺钙,专家建议家长:多给孩子晒太阳有助钙吸收,比吃鱼肝油效果更佳!

2、出门对宝宝的视神经和大脑发育也好 婴幼儿出生后视神经并未完全发育好,瞳孔收缩也较大人差,认知能力有限,开始时候仅仅认识妈妈的模糊的脸,经视神经发育后会越来越对花花世界产生兴趣,见到外界的事物总想通过触碰、放进口中尝试味道、用鼻子嗅闻及敲打等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如果早期带孩子出门外看新事物,有助孩子视神经的发育,也有助培养孩子对世家的好奇性,引发其学习认知欲望。


宝妈育子


新生儿多久可以晒太阳?从科学上讲,并没有非常准确严格的时间表,但只要家长注意小孩的防晒,可以参一下,具体时间段具体分析。

一般建议1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建议晒太阳。晒太阳最大的危险是紫外线中的UVA和UVB会造成晒伤。

还有晒太阳主要是晒宝宝的手、脚以及背部。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脸部及眼睛。强烈的太阳光长时间照射脸部,容易引起脸部干燥甚至灼伤。阳光直射眼睛容易损伤宝宝的视力及眼部健康。所以家长应该注意防范避免阳光伤及宝宝。

因为季节、一天中的时间段、日长、云、烟雾、皮肤黑色素含量、防晒霜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日光的强度,所以很难指导说婴儿怎么晒太阳才安全; 而严重的紫外线不仅会灼伤皮肤还会灼伤眼睛。

有人认为晒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一般认为6个月以下婴儿只要喂养正确,不会缺钙;而且15天以上婴儿应该口服补充维生素D,更安全也更准确。所以不需要冒险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来进行这方面的补充。

春天到了,抱着宝宝在室外晒晒太阳,不仅可以促进钙质吸收,还可以令宝宝身体长得更强壮。但是,带宝宝晒太阳也是有学问的,如果晒太阳不正确,反而会令宝宝受到伤害。带宝宝晒太阳,怎么晒才最好?

一、哪里晒?

宝宝可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

等到宝宝满月以后,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这时可选择性地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去公园环境较好,空气质量也高,对宝宝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另外,妈妈们要特别注意晒太阳时不要在靠近街道的广场,例如,马路边或人多嘈杂的地方。因为空气浑浊、汽车尾气和太多的粉尘对宝宝呼吸道不好,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合适晒?

为了让宝宝科学合理地接受日光的滋养,宝宝在三四个月大后,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外出晒太阳。

“晒太阳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情况下:

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晒太阳最好

因为上午9~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不管哪个季节,12时至16时这段时间,最忌这个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家长切记这时不要让宝宝晒太阳。


育儿知识心得


我家是7.8天的时候就开始晒太阳了,我家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医生说黄疸比较厉害,要多喝水,多晒太阳。所以早早的就开始晒太阳了。正常的话,一般两周之后就可以晒太阳了,一定要在市内晒太阳。因为孩子还太小了,怎么也得满月了才能到户外去。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的眼睛遮住,把四肢露出来晒,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在室内的时候不要隔着玻璃或纱窗,一定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在孩子身上,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所以一定要多给孩子晒太阳。


糯米麻麻Coco


通常,不建议将新生儿抱到室外暴晒。一般来说,健康的宝宝出生2周以后可以在室内晒太阳,注意晒的是打开窗户进入室内的斜射阳光,每天1—2次为宜。

当宝宝出生3—4周大时,大家可以将宝宝抱到室外来场日光浴,但时间不宜过长,此时最好只晒脚、腿和小手。请给宝宝一个缓冲的时间,等孩子慢慢适应以后再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范围等。最初可以从脚尖晒到膝盖,时间大概5—10min,然后从膝盖扩大到大腿根部。

需要注意的是,头和脸不可直接照射,不妨带宝宝到阴凉处或戴上遮阳帽等。若是为了退黄疸,可以让宝宝在室内的阳台上晒太阳。

宝宝晒太阳可不是直接晒就可以了。那么,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 适宜时间

推荐时间为6—10am和4—5pm。前一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较弱,可促进宝宝新陈代谢。而后一个时间段,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有助于肠道吸收钙、磷等元素,增进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提醒大家,莫要让宝宝长时间晒太阳,特别是下午,这是因为此时紫外线最强,以免对宝宝皮肤造成伤害。


冬天不可能每天都是好天气,宝宝每天都晒太阳不现实。若天气不好,比如大风、阴雨或环境污染严重时,宝宝还是待在室内更稳妥。若天气晴好,但气温较低,也可以带宝宝出门晒太阳。提醒大家,不要让宝宝空腹晒太阳,另外进食后1h内也不宜进行。

△ 时间长短

具体时间长短要依据宝宝月龄来调整。宝宝晒太阳时应循序渐进,最开始十几分钟即可,然后可以慢慢延长至1—2h,一般不建议超过1h。也可以每次15—30min,每天多晒几次。

大家一定要注意晒太阳的时间,建议时不时抱宝宝在阴凉处休息片刻。若发现宝宝晒太阳时皮肤发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回家,并让宝宝喝一些淡盐水,或者用温水给宝宝擦身。

△ 穿着衣物

千万不要把宝宝包裹的严严实实,这样无法达到晒太阳的目的。要知道,冬天紫外线相抵较弱,若宝宝穿得太厚实,其难以穿透衣物到达皮肤。除此以外,还容易使宝宝出汗进而受凉。家长宜给宝宝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

另外,建议给宝宝戴上一顶有帽檐的帽子,可以保护宝宝脆弱的小脑袋(这点针对小宝宝而言)和眼睛。家长可以根据当时气温,适当裸露宝宝皮肤,可以是四肢、小屁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