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濡水注》里的三會城

文.楊年生

濡水又東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樂縣丁原山,南流逕其縣故城西,本三會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於其川也,流紆曲溯,涉者頻濟,故川塘取名矣。又南流注於濡。濡水又與高石水合,水東出安樂縣東山,西流歷三會城南,西入五渡川,下注濡水。

安樂縣故城,沽水流域的安樂縣故城位於今順義區後沙峪地區古城村北。(北京文物局,2008)但此處五渡水(熊會貞認為即承德老牛河[1])流域的安樂縣故城明顯與沽水流域的漢安樂縣故城(即安樂公劉禪的公國[2])是兩處同名而內涵不同的地望。楊守敬認為此處的安樂縣故城應是北燕所置,但亦待商榷[3]。(守敬按:據安樂故城,則當為北燕所置,而魏收略之。當在今平泉州西[4]。)

三會城,按註文“(五渡水即今老牛河)南流逕其縣故城西”、“(高石水)西流歷三會城南”;結合相關文普資料綜合考量應即今承德六溝鎮東山咀戰國城址。【備註:位於六溝鎮東山咀村東北1OO米-戰國城址;城址平面近橢圓形,東西長約130米,南北寬約107米。城垣夯土築成,殘高3米。採集遺物有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繩紋罐、盆、甕、板瓦、鬲等殘片[5]。而附近亦分佈有數處漢墓群。】

高石水,約今源出七溝鎮,經東山咀於六溝鎮附近匯入老牛河的那條季節性小支流。

(備註:熊會貞認為今承德瀑河即高石水[6]顯然是錯誤的,因為瀑河是直接注入濡河的,並非是五渡水的支流。)

《水經.濡水注》裡的三會城

承德老牛河

[1]《水經注疏》,第1249頁

[2] 《水經.沽水注》:“《晉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

[3] 按考古資料顯示三會城(即東山咀古城)為戰國古城。

[4]《水經注疏》,第1249頁

[5] 《河北文物地圖集》(中),第283頁

[6]會貞按:今瀑河即高石水,出平泉州西北(《水經注疏》,第1249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