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王多鱼费了一个多月劲儿才花完的十个亿,电影上映了4天就给挣回来了......”

上映第一天,2.22亿,第二天2.67亿。在这之后,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西虹市首富》的票房就飙到19亿

毫无悬念,《西虹市首富》赢了!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两天之内,近5个亿的票房,上座率为100%,什么概念?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在《西虹市首富》之前,国民热议的《药神》上映两天也不过4.1亿,姜文的《邪不压正》上映20天,也才卖了5亿多一点。

《西虹市首富》大卖,其实最大的赢家是开心麻花!

2015年《夏洛特烦恼》票房14亿,2017年,《羞羞的铁拳》票房22亿,2018年,《西虹市首富》又一次戳中了全民G点,成为票房收割机。

奇怪的是,与嗖嗖上涨的票房相比,从《夏洛特烦恼》到《羞羞的铁拳》再到《西虹市首富》,豆瓣的评分反而一直在降。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可见,观众在为电影买单的同时,已经暴露出了对开心麻花创作内容的焦虑感。有些观众们在看完《西虹市首富》后,毫不不客气的讲这是一部“把恶俗当幽默的票房收割机”。

从两个极端的数据中,刀哥发现,在开心麻花打造爆款的同时,他们的软肋也逐渐暴露。

1

麻花的爆款逻辑:

让观众放肆的笑一笑

在国产片中,真正能做喜剧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能做的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数。

前有星爷的无厘头,后有宁浩、徐峥的黑色幽默,在中国影坛都奠定了不可撼动的神级地位。

高级一点的影评人这样形容一部优秀的喜剧:“好的喜剧,往往有一个悲情的精神内核”。

就因为这句话,导致很多喜剧落入了俗套,先抖几个不疼不痒的包袱,在结尾粗暴的落个催人泪下的结局,仿佛那样的喜剧就有了深度,不显肤浅!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没有在影院开怀大笑过了。而开心麻花的出现,就无缝衔接了市场上的这一空白。

在刀哥看来,开心麻花的电影,拍一部火一部,主要是因为团队中又三大杀手锏:

1.“相互击穿”的团队

开心麻花的团队,可以说个个都是全才,因为他们有一个“相互击穿”的团队。说直白一点,就是导演可以是演员,演员也可以是编剧,融会贯通。

开心麻花的创意表演团队,如今已经有近300名精挑细选的优秀喜剧艺人,其中不少都是既能演戏又能编创的多面手。

多年的舞台经验使他们牢牢把握住了观众的笑点,什么样的情节能让观众笑,什么样的情节能让观众哭,这些早在创作者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大数据,信手拈来。

2.沈腾+马丽=开心麻花台柱子

在春晚之前,沈腾已经在开心麻花蛰伏8年有余,2003初,在开心麻花表演第一个舞台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最惨的一场戏只卖出了7张门票。

要是搁一般人,肯定受不了。但沈腾是一般人吗?显然不是。

对于演好喜剧,沈腾十分自信,他说:“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往那一站,大家就想笑。”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如今,作为三部爆款电影的男主,沈腾还是嘚嘚瑟瑟,人家问他北漂辛不辛苦,他就说: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特别幸运的人。我以前老说这以后要是出名了咱咋跟记者说?没故事啊。别人都要说北漂多苦,多不容易,我们没有啊,没怎么吃过苦,都是馋了才吃方便面呢,都没法儿渲染自己。”

这是一个喜剧演员,对于自己15年演艺生涯的解读。但是,成功哪可能是偶然的。

在拍《羞羞的铁拳》时,和沈腾CP的马丽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男人,没有穿过一次裙子,坐着站着都会像心里住着一台缝纫机一样抖腿,吃饭狼吞虎咽,走路永远架着胳膊像要去约架。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他们成功的因素只有一个,不是在演戏,而是在表演人生。

3.舞台剧经验为拍电影背书

开心麻花的电影均改编自舞台剧,在多次演出后才拍为电影,如同互联网行业中的“产品试错与迭代”的概念。

这是开心麻花电影部部都能成为爆款的优势所在,通过小步试错和快速迭代,剧本中的笑点得以不断打磨优化来迎合观众。

因此,电影中的每一个笑点,都是在十几年的舞台剧经验中得到验证的,甚至可以说是其优质内容输出的护城河。

虽然《西虹市首富》并非由开心麻花的舞台剧IP改编而来,但其主创团队却是长期经过麻花舞台剧淬炼的顶尖喜剧高手。

2014年,开心麻花在上海市场的演出场次仅为79场,到2017年已上升至417场,加上江浙等周边地区的演出量,开心麻花在长三角地区这一年的演出场次将近500场。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舞台剧版《夏洛特烦恼》

舞台剧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演员没有NG,演得好不好,观众买不买账都能在当下做出反馈。因此,每一场舞台剧演出后,所反馈的信息,都在为拍出一部叫座电影背书。

2

开心麻花的焦虑:

望见了天花板

《西虹市首富》与《战狼2》和《我不是药神》一样,都属狂欢式电影,它们都在对的时间直戳大众内心。

但《西虹市首富》的成功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在天价药和疫苗恐慌的夹击之下,人们过了一段太过于压抑的生活,急需一个机会去释放这种消极情绪。《西虹市首富》适时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并且是近期唯一的一个选择,所以,《西虹市首富》想不成都难。

但类比其他两部影片,实际上《西虹市首富》在创作风格上却并没有亮眼的突破。话剧的影子在电影中十分突出,这也是开心麻花至今没有解决的顽疾。

在国产喜剧电影普遍质量不佳,充斥了“屎尿屁”等低级笑点时,开心麻花的出现的确像是一股清流。因此,《夏洛特烦恼》成功了,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带去了超预期的体验。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到了后期市场,中小成本喜剧电影仍存在瓶颈,观众对于“开心麻花出品”期待值越来越高,换汤不换药的创作风格,势必会让观众逐渐审美疲劳。

比如《驴得水》的票房就不如预期,并且被评价为“不像一部电影”。《羞羞的铁拳》在票房大丰收的情况下,口碑已经不如《夏洛特烦恼》,出现了不少批评的声音。大家都觉得仅凭笑点的堆砌无法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

开心麻花有22部原创话剧,在这22部话剧中适合拍成电影的经典剧目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当这部分库存消耗殆尽时,如何找到下一个增长点?因此,这个团队需要尝试更多的可能。

《西虹市首富》就是在麻花话剧以外的尝试,这是闫非和彭大魔的二次合作,改编自1985年版的《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西虹市首富》的出品方为西虹市影视文化(天津)有限公司,开心麻花占15%的股份

除此之外,按照开心麻花发展规划,他们之前还参投了其他公司出品的影片。

2017年,开心麻花影业参投了《绝世高手》和《妖铃铃》两部院线影片。这两部影片票房分别为1.01亿元和3.63亿元,并不算高,但影片背后的公司却不可小觑。《绝世高手》的出品方包括华谊兄弟、博纳、优酷在内的多家公司,而《妖铃铃》背后是多家香港电影公司。

10天收割19亿!可开心麻花,不该只是这个水准!

开心麻花此前的影片大多是由话剧IP改编,相对较为单一,通过参投的方式,能逐步积累其他类型影片的制作经验,同时,也能给自身带来更多与行业内其他公司建立联系的机会,也会为自身其余项目找到潜在合作方,为未来的作品铺路。

结语:

从2003年发展至今,开心麻花已经成为年轻人心中“喜剧”的代名词。但无论是未来的电影还是老本行舞台剧,一味迎合观众的创作,投巧却不长久。

很多观众走出影院回过神儿来,都这么说:“这么平庸的剧本,但凡换个人演,都不会搞笑。”

不搞笑就意味着什么?不买账。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离了沈腾,开心麻花还有没有做更高级喜剧电影的可能?

中国喜剧的金字招牌,道阻且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