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招聘考試面試技巧——面試答辯應對策略

2018安徽招聘考試面試技巧——面試答辯應對策略

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答辯是在筆試基礎上,進一步考查應試者的能力素質、工作經驗、精力等方面的綜合情況,從而真正使主考官得到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立體形象,為選拔合適人才提供充分依據。答辯是語言藝術的展示。有時不同的應試者對主考官提出的問題,回答的內容基本相似,但表達的效果卻大相徑庭。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語言表達技巧上存在差別。那麼,在教師公開招聘面試答辯時應掌握哪些語言技巧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答辯主要有以下幾種題型:

(一)就課提問型

這一類型常見的問題有:

A.你這一課時互動安排了*次,你是基於什麼考慮?

B.你講解第一個知識點用時較短,為什麼?

C.這一課時教學難點是什麼,難在哪裡?

……

這一類型試題非常靈活,根據考生的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進行針對性提問。主要是考查考生對所授課程重點、難點的把握,在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是否能靈活使用教學方法,真正理解教學方法與教學目的之間的關係。

(二)認識教學型

這一類常見的試題有:

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是什麼?

你最讚賞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如何讓學生學好**學科?

……

這一類試題考查的要點是考生對教育教學認識的程度,知識點大多是考生在筆試備考中已經熟知的,所以回答並不困難。但合肥市的面試答辯比較靈活,一般會考查比較貼近教育教學實際的問題,特別是結合考生無生試講過程中所展示的內容來提問。

(三)事件處理型

這一類常見的題目有:

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故意刁難,你該如何應對?

你的班上有一位同學經常遲到,作為班主任的你該怎麼辦?

你上課時,發現一位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你會怎麼處理?為什麼?

……

這一類型試題考查的要點是考生的應急應變能力和處理教學常見問題的能力,該類試題屬於面試中難度係數比較大的一類,不僅要求考生對教育理論理解到位,還要考生具有理論聯繫實踐的把控能力。

(四)自我認知型

這一類型常見的問題有:

你認為你適合做老師嗎?

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誰,為什麼?

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學類的書籍和雜誌有哪些?

……

這一類試題考查的要點是考生的自我認知和崗位匹配的程度。所以考生需要對自己的過往和優缺點進行梳理,提煉出有亮點的地方,並且瞭解教師這個崗位所需的職業品質,從而找出兩者的契合點,進行答題。

答辯的萬能模式

一般來說,答辯的基本模式就是將要答辯的內容首先概述後再分述,在答辯結束時再將前面的內容小結或昇華一下。

開始時把你要說的話簡明扼要地概括一下,再細細講解。如某校公開招聘教師,在面試中有這樣一道試題:"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將怎樣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參加面試的人員中得分最高的應試者是這樣回答的:"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將抓好一箇中心,增加兩個效果,注意三個問題,把握四個環節。" 然後將要說的內容分成若干個部分,用"一、二、三"娓娓道來,如對"中心"、"效果"、"問題"及"環節"一一分述,條理性很好。

答辯的高分原則

(一)要有條不紊

提綱挈領、條理清楚的回答,說明你的思路清晰,有較強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正是評委打高分的原則之一。

要做到答辯時提綱挈領、條理清楚,光靠考場上那一會兒的臨場發揮是難以做到的,重要的是要注意平時的訓練:一是學會對紛繁複雜的問題進行高度概括,抓住其要旨。二是平時說話時要注意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語言的條理性。三是學習一些必要的邏輯知識,學會用邏輯的方法來推理演繹問題。

(二)要聲情並茂

有的應試者在考場上可能由於緊張或者自信心不足,在回答主考官的提問時,不但神色緊張,而且語言呆板,言之無味。評委在面試工作中一坐就是一整天,所聽到的內容又大體相似,很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如果應試者在答題時表情呆板、語言乏味,一定不會給考官留下好的印象。綜觀那些在面試中脫穎而出的應試者,無一不是在對問題進行短暫的理性思索之後,將個人的情感融入見解之中,聲情並茂地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打動評委的。

要做到在答辯時聲情並茂,應試者一是對生活要有激情,有樂觀向上的態度。二是要充滿自信。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坐在答辯席上,會情緒緊張,思維也隨之遲鈍,自然無法說出有情趣的話來。三是營造情境,以情帶聲。在答辯時,要善於從生活化的事例或個人的主觀感受入手,擺事實,講道理,努力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評委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使他們看待你的眼光由審視到欣賞,由評判到認同。

(三)要真誠坦率

教師公開招聘面試中,教育人事單位在設計面試試題時,常常有一道或幾道測試應試者性格和為人處世原則的題目。有的應試者為了在評委心中留下好印象,對自己的缺點故意隱瞞甚至加以粉飾,結果欲蓋彌彰,反倒給人以虛偽的感覺;有的"鸚鵡前頭不敢言",自己內心有看法也不敢大膽表達,給評委一種思想蒼白的感覺。這樣評委自然不會給你高分。做到真誠坦率地答辯,一是要將自己的個性特點特別是缺點和不足坦誠相告,不加掩飾。二是對別人的優點要發自內心地稱讚,不要為了表現自己或突出自己而肆意詆譭他人。三是敢於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不畏聲畏色,不吞吞吐吐。四是敢於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提出批評,不粉飾太平,不有意迴避。

(四)要新穎獨到

老生常談最容易讓人生厭,新穎獨到的話最容易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但在答辯時要做到新穎獨到絕非易事。小編認為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借鑑:一是恰當地引用名人名言、諺語俗話、順口溜或眼下較為流行的話語來論證或闡述自己的觀點。二是可以採用形象化的比喻、擬人或有氣勢的排比加以表述。三是可以用帶有精確數字的事例、不起眼但很有意義的軼聞趣事或經典的歷史典故對自己的觀點加以補充和昇華。要做到這些,首先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只有對一些名言警句或歷史典故爛熟於心,在答辯時才能做到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其次要活學活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他人較為新穎的表達方式,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習慣,靈活地加以借鑑和運用。再者要想象豐富。運用一些形象性較強的表達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要求應試者要聯想豐富,能把不同性質、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事物,通過巧妙的提煉和組合,用來為自己要表達的思想服務。

做好答辯除了以上的幾點外,還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謙遜有禮的態度

考生從進入面試考場到面試完畢都要禮貌待人,給考官留下良好印象。

進入考場時,考生應主動向考官問好,但禮貌的表達要適度,過於拘謹,會顯得緊張或不自信;過於誇張則會顯得言不由衷,都會影響考官對應試者的看法。

2.正確有效的傾聽

優秀的談話者都是優秀的傾聽者。雖然面試中發問的是考官,考生的答話時間比問、比聽的時間多,考生還是必須要做好傾聽者的角色。

因為考官講話時留心聽,是起碼的禮貌,考官剛發問就搶著回答,或打斷考官的話,都是無禮的表現,會令考官覺得你不尊重他。

3.冷靜客觀的回答

面試的主要內容是"問"和"答",在面試中,考官往往是千方百計"設卡",以提高考試的難度,鑑別單位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在具體面試時,考生若遇到不熟悉或根本不懂的問題時,一定要保持鎮靜,不要不懂裝懂,牽強附會,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坦率承認自己不懂,這樣反而能得到考官的諒解。

面試中,考生也會遇到一些過於寬泛的問題,以致不知從何答起,或對問題的意思不甚明白。此時,考生決不能"想當然"地去理解考官所提的問題而貿然回答,一定要採取恰當的方式搞清楚,請求考官諒解並給予更加具體的提示。

4.合理控制時間

超時是嚴重的"犯規"(考官通常不會允許),時間剩餘太多則會顯得回答不充分,因此要科學部署時間。資格證考試中每個問題的時間在2.5分鐘以內,最好的時間分配是,準備作答控制在15秒以內,回答2分鐘左右。

5、增進交流,把握言語技巧

結構化面試實際上也是考生和考官面對面作的交流,所以在回答考官問題時,怎樣將話說的得體非常關鍵。

俗話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考生要想取得面試的成功,就要從現在開始紮紮實實地學習,不斷積累各個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淮南師出教育提醒您:掌握技巧,注意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