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笼五十你觉得贵吗?

纳兰轩若


我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也就算大家常说的背包客,对于我来说,到每个城市旅游,吃总是最大的爱好。大家都在关心为什么每个城市现在的物价那么高,就像提问的朋友说天津狗不理的包子为何能卖到五十元,到底贵不贵,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那么到底贵不贵呢,先说个题外话,去天津之前我是在上海飞过去的,在上海一笼杭州小笼包都能卖到98元,你们说贵不贵,反正我是吃不起,要说贵也贵,为什么那么贵呢?其实还是和房租有关,和城市消费有关。就好像天津的包子,如果在繁华的商业街,那么就不贵,人家店铺每天的房租和人工开销都是不小的数目,而且人家也要赚钱养家不是吗?只要不是青岛大虾那种乱要价,都是可以接受的。

很多人都说现在出门都吃不起快餐了,其实也不是,就拿狗不理包子来说,卖的贵也和里面的包子馅有关,比如海鲜的就很贵,虽然我是吃不起,但是也不排斥有吃的起的人,在天津的火车站附近,我还遇到一家店里卖68元一笼,看了价格果断放弃了,店铺的装修环境也很好,位置也突出,所以价格贵也是情理之中,其实我们可以不必要纠结这个价钱,我们可以选择在繁华地区偏移点的地方吃,这样价格会少很多,味道更贴近本地化,不要在商场或者车站附近。


旅行者的季忆


如今在天津山东路上的狗不理总店,最贵的全蟹包,22块钱一个;最普通的精品猪肉包,一屉8个包子,一共48块钱,6块钱一个。这个价格贵吗?答案是:贵。

但是说贵,其实也在承受范围之内——普通天津包子铺的价格是30-40块钱一斤,一斤30个。以狗不理现在的知名度和奢侈度,这种价格的差距是允许的。之所以天津人吐槽狗不理,我觉得其原因不仅仅是贵,更主要的是,老味儿没了。

“狗不理”创于民国时代,最初是小作坊,50年代中期天津市恢复传统食品,“狗不理”包子被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同义成、同合成、三合成等包子铺合并到“狗不理”,以“国营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字号开张。

狗不理包子的秘诀,所谓“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儿”,只是表象,关键是,肉的肥瘦比例要4:6,瘦肉剁成比绿豆还小的丁,肥肉剁成黄豆大的丁,搅成水馅;死面、发面各自和成团;蒸的火候也有讲究,基本上五分钟蒸一笼屉。

“狗不理”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卖6万多个包子。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国营天津包子铺的生意都红火得超出想象,每天下午4点半以后开门,可是从两点多就有人排队,队伍能排一里地。在当时,天津普通老百姓能吃一顿狗不理的外卖包子,也绝对算是改善生活了。所以一直到80年代,狗不理都是比较贵的,真算不上最普通的老百姓的吃食。

至于说包子到底有什么香味?也只有吃过那时的狗不理包子的人才能体会到吧。那是狗不理包子最火的阶段,也是最好吃的时期。现在再也吃不到那个味儿了。


天津往事


一个字,贵。

两个字,难吃。

现在的狗不理包子是旅游纪念品,而不是美食。

最近一次吃天津狗不理包子是去年去天津一日游的时候,同行的老人忽然提出,想要再尝一尝这个天津特产,虽然不愿意,也只能奉陪。

作为一个住在距天津只需要坐动车半个小时的城市,时不常就去天津走一趟的人,狗不理包子,这个天津三绝之首,早就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现在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天津旅游的一块招牌,被商家包装成了一种价高物不美的纯粹的旅游商品。



店面装修的富丽堂皇,产品包装的高大上。可实际上,店里的服务,菜品的味道等等软性措施却大打折扣,就像北京的都一处烧麦,全聚德烤鸭一样,成了披着华丽外衣的旅游纪念品,早就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


饕餮小娘子


本人没去过天津,但是有一个朋友却到天津去旅游了一圈,也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那个朋友提起狗不理包子就四个字评价:难吃还贵!


网上下载的图

据说这包子的面是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口的小麦磨出来的。这肉也非同一般,是某种特别养殖的猪身上的。

难道这狗不理从创始人那时候有进口的面粉和某种特别养殖的猪?

天津狗不理包子作为天津市一个著名的特产,已经脱离了当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仅仅成为了一种说法、噱头或者说一种品牌,就不能再称得上特产,它已经死了。难怪天津本地人几乎不去吃,被宰的几乎都是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如今继续存在的狗不理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价格实惠而又美味的狗不理包子了。

我想:能不能不用进口的面粉,就用普通的面粉,不用那种所谓的特别养殖的猪肉,用普通但是安全干净的猪肉,用狗不理的手艺,做出五毛钱一块钱一个的包子,能让天津本土上学的孩子顺路买上几个,捧在手里热乎的吃着。

或许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的包子。

别等到某一天,狗不理包子真的名副其实的成了连狗都不理睬的包子的时候,这才悲哀。


当代包不同


我们这里以前开了一家正宗狗不理包子分店,是一对天津夫妻开的。一笼二十八块钱,各种汤不分荤素,都是五块钱。

一笼包子八个,每个包子大小就是食指指尖和大拇指尖搭在一起的圆形,也就是一口一个的感觉。但是不能跟着感觉走,那个包子里是滚烫的汤汁,一口一个把嘴烫坏了!😂得先用筷子尖夹破皮,慢慢的吮吸汤汁品尝味道,再吃皮肉。

八个包子吃上半小时也没问题,可它不顶饿呀!😂算上汤,正好是一句歌词:我的口袋,有三十三块!😂三十三块没让人吃饱,这个店也就快了!果真,也就一个多月,摘牌子走人倒闭了!

二十八块钱的我吃了一笼,五十块钱的还是算了!😊


跳到He中来躲雨


狗不理包子一般的一笼8个将近50块钱,平均一个包子6块多钱,比我们平时街边小店买的1-2块钱一个的包子贵了3-5倍,第一印象当然是太贵了。

但现实中我们在天津狗不理总店看到生意一直都还不错,首先这中间主要是品牌的价值在起作用,狗不理起源于民国,解放后经过不断宣传推广,已经成为标志性的天津美食,来天津吃狗不理一度成为时尚,消费者总是愿意为认可的名牌多付出一些代价,就像买个普通背包也就几百块,买个同样的名牌奢侈品包就要上万甚至更贵,如果你认可品牌的价值,就会心甘情愿愿意买单。

其次价格贵不贵要看商品质量的差异,在手机市场苹果手机价格一直远高于同档次的其他手机,原因就是在功能、客户体验方面有远超竞争对手的地方,才让一些粉丝愿意付出额外的金钱。

狗不理在用料、工艺、口味上也曾是天津美食界的一个标杆,但包子这种食品并不像烤鸭之类的美食制作起来那么复杂高深,大家在家里都能轻松蒸一笼包子,没有太稀奇的技术,很多人就会将狗不理包子跟平时吃的包子做对比。当然包子就是包子,用同样的原料,就算再厉害的师傅,也不会做出有天壤之别的味道。当人们可能根本无法明显感觉到味道的差别时,消费之后当然会觉得这包子贵,吃过一次再也不愿尝试第二次。实际上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问题。


我是@长腿叔叔,行走世界的旅行摄影师,关注@长腿叔叔 一起去看不一样的世界


长腿叔叔


吃过几次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如果单纯从一笼包子的角度,你问我贵不贵,那我告诉你,贵!作为“天津三绝”之首,中华老字号之一的狗不理包子,价格这几年越来越贵,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有被大众议论,好多天津人都说,现在狗不理包子真是吃不起了。这价格哪里是吃包子的价格呀~。

还记得去年我临时去天津出趟差,当天下午有半天闲逛时间,天津当地的一个朋友就陪着我逛了会。逛到天津狗不理总店门口,因为我从小对包子一类的食物都不太感冒,所以也没有吃的欲望,想着这好歹也是天津的老字号,老牌子了,就随口问了问当地的朋友,狗不理包子现在好吃吗?价格贵吗?朋友很嫌弃的回答,现在的狗不理包子太贵了,而且味道没有他们小时候吃的好了,已经失去了当时那种香香的味道。朋友告诉我,现在的狗不理包子,基本都是卖给外地人的,他们本地人很少去买,要买也是陪着外地朋友来,或者买给外地朋友尝个鲜的。一是价格涨的太厉害,二也是因为味道已经变了。而且,50一笼的包子还是普通的包子,狗不理总店,贵的还有上百的呢。总结下来,就是难吃且贵。

我想,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认知,其实大体上还是比较接近的,一笼包子50元以上,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贵的。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说贵,相信大家都同意。。

当然,我和朋友的意见也不能代表所有人哈。贵不贵,每个人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毕竟,像狗不理包子,这样一个老字号的牌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也不能单单的以价格去衡量它。很多游客,或者很多当地人去吃它,吃的是一种情怀和一种体验。毕竟,一个老字号的牌子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价值之处。狗不理创于民国时代,它的价值之处就在于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儿”,而且里面的肉儿连肥瘦都有其讲究,包括发面和火候,都是老字号的传承。即使是在八九十年代,天津普通老百姓想吃一顿狗不理包子,也算是改善伙食了。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它的价格高,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所以,回到50笼的包子贵不贵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单从包子来说,那肯定是贵了。但从这个品牌或者情怀来说,不妨可以去尝一尝,如果觉得不好吃或者觉得不值,大不了以后就不吃了,有一句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如果你真的很喜欢吃狗不理包子,在你消费的起的情况下,这50贵不贵也不重要了。


千帆远澋


天津狗不理包子一笼五十着实有些吃惊,看配图一屉是8个,我觉着太贵了,早在前10年价格就不低,我深有体会比起北京的包子贵多了,狗不理包子现在当地人都不吃。

据当地人说,天津狗不理包子早已不是原来的味道,徒有其名不好吃贼贵,曾经天津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被称为津门三绝,狗不理包子为首有一定历史渊源,起初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百余年历史,店主小名叫狗子,包子铺由于生意特别忙,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的笑谈不胫而走,包子好吃也非常讲究,包子皮馅料比例都有一定之规,每个包子不少于15个,而一直沿袭至今的狗不理包子其实很早就不好吃了。

大约10年前,和朋友一起天津自驾旅游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上午出发到天津临近中午,午餐特意去尝天津有名的狗不理包子,结果确是让人大失所望;当时排队进店的游客非常多,找个座位都很难,等位半个小时好不容易进店,平时比较喜欢吃包子,4个人选了3屉三种馅包子,当时结账感觉价格不便宜,一想是有名的小吃贵也能接受,服务员端上来吃一个感觉没有想象的好吃 ,吃到第3个实在吃不下,包子馅过于油腻难以下咽,3屉包子包子愣是没吃完,朋友还打趣的说,狗不理包子,就是油腻不好吃才叫狗不理,当时就想不会来第二次,说实话这么难吃的包子非常影响狗不理店铺声誉。

让人没想到,现在的狗不理包子价格比之前还贵,一笼五十太贵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包子再好吃也仅是主食之一,包子做的不好谁愿意掏腰包,如果真与最初出品一样,游客到天津偶尔品尝贵点应该大家也可以接受,关键在于物有所不值啊,狗不理包子不好吃还特别贵,不知经营者怎么想的,长此以往顾客不会买账。

网上搜了一下天津狗不理包子人均50一人,北京的包子人均10元,性价比不高的包子谁愿意买,大家觉着呢?


米兰的自媒体


个人觉得如果是在天津正宗的老字号狗不理店,一笼狗不理包子卖五十,不贵(勿喷,请耐心看完全文哦)。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狗不理包子是天津著名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其实大多数人到天津旅游,去吃狗不理就是冲着这个名气,毕竟算是天津的名片之一。所以如果在正宗的狗不理店去品尝一次,一笼包子的价格里自然包含了这个品牌知名度的费用。

打个比方,我们在平时外面买的盒饭可能也就十几块钱,但是到了高铁上,同样规格和品质的盒饭就会卖到了五十,这里面包含了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不能光以包子的价格来衡量狗不理的定价。到了特定的环境场合,自然身价就会不同。还有那些奢侈品包包,动辄好几万一个,如果按材质和版型来说,普通的牌子可能几百块就能买到了,奢侈品贵的几十倍费用就在于这个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也可以这么说,狗不理算是我国各地民间美食里的奢侈品牌了,毕竟品牌历史和文化这些方面都还挺厉害的。

当然也要提一下狗不理包子的味道,其实我也在去天津旅游的时候,品尝过正宗的狗不理,但味道和咱平常吃的较好的包子,没啥特别的地方,所以大家不要对狗不理的味道寄托特别大的期望,因为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我们作为旅游者去吃,更多的是图个到天津旅游的纪念意义,基本上大都数人也就是第一次去天津旅游的时候吃一次,相当于到天津打过一次卡,第二次就没有必要再去吃了。所以这点如果大家想明白了,自然就会理解这个狗不理包子的价格。

陶冶,知名旅游生活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作品:《美味人生》、《向尚看齐》、《大生活家》等。曾荣获全明星风尚盛典最具风尚男主持奖,以及2017年度旅游头条号等荣誉。想了解更多关于旅游和影视方面的,记得关注哦。


陶冶看天下


贵?什么叫贵?

你觉得一个LV包包贵不贵?你觉得一双Gucci的鞋贵不贵?哦,对了,还有,你觉得Tiffany售价8000人民币的一个毛线球贵不贵?

难道这些东西你觉得质量就一定都好吗?或者说,你觉得它们的质量真的都配得上它们那么贵的价格吗?

大清早已经亡了,大家思想也不要那么封建了吧?毕竟,贵这种事情本身就是相对的,现代社会,你花钱买的早就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买的商品附加的品牌价值。

你为什么要去天津吃狗不理包子?是你真的没吃过包子吗?还是你饿得不吃包子不行了?

显然都不是,你就是花钱去完成吃狗不理包子这么个仪式。别说收你50一笼,就算收你500一笼,也没什么不合理的,又没强迫你非吃不可。至于说狗不理包子不好吃的,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难道你觉得现在的LV包包跟它刚刚创立时做的包包还是都一样吗?而且,一样也有很多人觉得LV包包丑啊!

可那又怎么样?只要有人去吃,再难吃你也没辙啊,只有等到它难吃得已经完全没生意可做了,自然也就关门了,自然也就用不着你操这么多心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