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爲何能成爲五子良將之首?這一點其他四位無法做到!

張遼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首,是曹操最信賴、最倚重的外姓將領。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以數千人擊潰孫權十萬大軍,使得整個吳國為之震顫,吳國的母親們經常拿張遼來嚇唬小孩,聽到張遼的名字,小孩們都不敢哭泣,只能乖乖睡覺。張遼究竟有什麼樣的能力呢?

張遼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之首?這一點其他四位無法做到!

第一,張遼智勇雙全,行事麻利。官渡之戰,張遼作為曹操的先鋒大敗袁紹軍,斬殺袁紹大將蔣奇;白狼山之戰,張遼再次身先士卒,從敵軍圍護中一刀斬殺烏桓首領蹋頓,使得敵軍一舉潰散,曹操軍一戰定乾坤。合肥之戰,張遼運用敢死之士衝鋒挫敵軍銳氣的策略,並巧設埋伏,以少勝多擊潰了孫權十萬大軍,可謂是智勇雙全。

張遼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之首?這一點其他四位無法做到!

第二,張遼擅長在惡劣的局勢中逆流而上,擁有頑強不屈的精神。延津之戰,文丑軍因仗著袁紹兵多將廣而耀武揚威,士氣旺盛,但張遼並沒有因為處於劣勢被嚇退,而是和徐晃迎頭而上,給予文丑以重擊。最終,由於荀攸的計策加上張遼、徐晃和關羽的勇猛,文丑被斬殺,強大袁紹軍敗給了原本處於劣勢的曹操軍。

張遼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之首?這一點其他四位無法做到!

第三,張遼善於團結隊友,顧全大局。曹操任命張遼和李典、樂進共同守合肥,而李典一直與張遼有很深的矛盾,十分厭惡張遼,樂進則不服張遼比他晚很久投靠曹操卻被曹操任命為他的上司,因此也不願意盡全力協助張遼,兩人都消極對待,不願出戰。面對兵臨城下的孫權大軍,看著兩位不服從自己命令的同僚,張遼沒有與他們翻臉,更沒有嚴厲懲罰他們,而是說:“兩位兄臺因為私人恩怨就不顧國家大事,也沒關係,我不怪罪你們,請好好守好城就可以;我張遼一個人上前殺敵,你們就在這看著吧。”於是立刻取兵器上馬。李典和樂進被張遼的話激起了一腔熱血,他們願意摒棄對張遼的偏見,與張遼並肩作戰。在張遼的智謀和勇猛作用,以及張遼、李典、樂進三名大將的默契配合下,逍遙津之戰大獲全勝,張遼由此威震江南。張遼在國家大事面前不計較個人恩怨,而是重視與同僚的精誠合作,以國家利益和主公託付為重,具有大將之風範,也具有君子之氣度。

張遼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之首?這一點其他四位無法做到!

第四,張遼公私分明,明辨是非。張遼與關羽是特別要好的朋友。當關羽被圍困在土山時,張遼向曹操求情放關羽一馬,並最終替曹操招降了關羽,這是為了與關羽的朋友情分;但張遼並沒有因為關羽是自己的朋友就徇私枉法、一味地保護關羽,後來在戰場上,張遼與關羽盡力交戰,沒有心軟,這是為了報效曹操、報效國家。張遼懂得珍惜情義,但能夠在大義面前捨棄小義,以大局為重,以公事為重,是一位稱職的將軍,是公務人員的榜樣。

張遼為何能成為五子良將之首?這一點其他四位無法做到!

張遼能夠在多次逆境之中逆襲成功,並最終成為威震敵國的一代名將,與他個人的素質和精神品質息息相關。張遼凡事以公為先,顧全國家大局,對事不對人,具有領導者的風範和英雄之氣概。優秀者之所以優秀,能力出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凝聚眾心的個人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