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芳:情系事业 乐享奉献

“虽然我唠叨很多遍了,大家做得也不错,但还是希望同事们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手部卫生,因为这是咱们降低医院病区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直接,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日前,刚走进盟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科,记者就看到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大夫正在检查ICU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

这名女大夫名叫王丽芳,是阿拉善盟中心医院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王丽芳1992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她不怕苦、不怕累,逐年提高自己的医护水平。她参与盟中心医院ICU科室建设,并将其打造成一个从无到有、从简陋到为当地危重患者提供全方位救治和完全无陪护的重点科室,填补了我盟多年无ICU的历史。护理中,王丽芳倡导温馨服务,不仅注重病人基础护理,更注重心理、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她要求团队全体人员必须做到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不怕脏不怕累,她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热忱的工作态度深受同事、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2011年,王丽芳调任到医院感染控制科工作,在从未接触这个领域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从头做起,编写《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手册》,制定完善医院感染各项制度、职责、流程、规范和考核标准,并在院内大胆实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新举措,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如今盟中心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已经被提升到和医疗、护理同样重要的地位,医院感染监测项目也由五年前的5项增加到现在的15项,目标性监测工作的开展更是填补了我盟医院感染监测的空白。

从医26年来,王丽芳挽救、护理过无数的患者,谁也不知道,其实她也是一名癌症患者。她说:“2004年,医院ICU病房刚刚创建起来,为了让科室按标准运行起来,我和其他成员每天都在研究学习培训中,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推广应用护理新技术新业务。长时间的劳累让我身体有些吃不消,胸部感到异常疼痛,经过检查后被告知患上了乳腺癌,2005年,我做了手术。”

就算是病人,但在其他人面前,王丽芳仍然把自己当做医生。 在一次化疗过程中,她因病痛无力蜷缩在病床上辗转反侧。隔壁病房收治的是一名肺癌晚期病人,凌晨突发急性大出血休克,患者六岁的孩子被吓坏了,在一旁不停地央求医生救救她妈妈,在场的2名医护人员立刻组织抢救。王丽芳看到这一切,挣扎着爬起来习惯性地投入到抢救中。不知过了多久,患者苍白的面颊终于有了红晕,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由于事情紧急,没有人注意到她这个患者竟也加入到了抢救的行列。事后,同事问她不要命了吗?她回答:“虽然当时我很虚弱,但看到患者家属眼中饱含感激的泪水时,一种作为医务人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王丽芳说:“对我来说,奋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喜欢和从事的领域做出成绩,永不放弃!用爱回报那些把命交给你的患者,用行动诠释责任。”本报记者 张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