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利劍》:以現實爲依據,以好劇爲依託

《執行利劍》:以現實為依據,以好劇為依託

由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監製,王功執導,呂佳容、譚凱、王聰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的電視劇《執行利劍》在央八黃金檔開播播出以來,受到了業界的廣泛好評,這是國內首部以法院執行工作為題材的電視劇。該劇以人民法院執行法官為核心,講述了明州市人民法院女執行法官左琳(呂佳容飾)在執行案件過程中與老師鄭懷山(譚凱飾)展開一系列鬥爭的故事,最終呈現“法”的威嚴,以及人民法院的執行法官和執行幹警的剛正不阿式的英雄形象。可以說,《執行利劍》就是以“好劇”為出發點,以現實為依據,真實而又富有戲劇性的呈現執法證與被執法證之間的複雜關係,讓觀眾看到了現實的殘酷性與真實性,以及深刻性。

《執行利劍》:以現實為依據,以好劇為依託

作為一部執行題材的電視劇,《執行利劍》打破了傳統的法官、警察等題材的同時,也打破了“刻板、說教、假大空、不食人間煙火等法治劇的弊端”,巧妙從執法人和被執行人的案件入手,層層遞進式地展開人物關係,推進敘事。從劇情來看,《執行利劍》以嚴格的法律的程序出發,開創了國內法院執行工作為題材影視劇,將行業劇又拓展了一個領域,成為一個新的標杆。該劇以甬加地產的案件為起點,通過執行法官左琳和其老師鄭懷山的關係串聯起復雜的人際關係圖譜,形成一個“法”與“犯法”的兩極對立的世界。但是,在這個世界裡,他們的關係又如一明一暗的兩條線索相互交織,又相互試探。劇中,以左琳為首的“特別執行處”一直對鄭懷山產生了懷疑,甚至在鄭懷山出院的時候,左琳會與其談論此話題,並且保證,如果鄭懷山與整個案件沒有關係,就會還其一個清白。

《執行利劍》:以現實為依據,以好劇為依託

然而,“清白”的對立面是“汙濁”,或者說是“腐敗”。以鄭懷山為首的集團,處理盛方科技與甬加地產等事情,就展現出了“非常”手段。一方面,他們能與“特別執行處”相互抗衡,甚至以抵賴的方式來周旋;另一方面,則是形成一條“腐敗”的交易鏈條,甚至有市長、法院副局長入“局”,為其提供準備的情報。如此一來,《執行利劍》就進入到了“人情”與“法情”的空間中,比如“腐化”的執行局副局長魏全與鄭懷山勾結等,這些劇情既真實又合理,並且能讓觀眾認識到“執法”工作的困難與嚴峻性。

《執行利劍》:以現實為依據,以好劇為依託

但是,《執行利劍》在塑造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時,擺脫了傳統的人物套路,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地表現出他們的行為和情感,如此,使得人物有了生活的質感。或者可以說,《執行利劍》把新形勢下的真實的“執法者”本真面目如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比如,左琳,雖說是一個如“鐵”一樣堅守著法的底線,但是他也是有情的,而且這種情是人之常情。無論是她面對自己的男朋友,還是面對自己的老師,以及面對著同事和走向“腐敗”邊緣的搭檔等,都表現出了真實的情感,是令人信服的。與此同時,從片名“執行”二字來看,它又暗藏了法的元素,不僅是一堂法律知識的補習課,更是一堂以法為基礎的教育課,成為“利劍”的秘密武器。如此看來,《執行利劍》就有了“好”的品質。

《執行利劍》:以現實為依據,以好劇為依託

這可以說,是《執行利劍》人情的關係表達,並且勾勒出了“小情”——左琳和鄭懷山的師生情,以及左琳的愛情、友情等,和“大義”——左琳以“法”為立場,踐行“法”之準則,將一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最終,《執行利劍》傳遞出“法”的概念,以及基本的底線,讓觀眾真正地認識到法院,是維護我們自身的法院,即“人民的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