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凭本事放的假,凭什么要加班?

我们都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天,也就是一年的来历。太阳升起落下周而复始,就是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的来历。唯独一周我们无法在大自然找到根据。其实一周七天是人随便定的,比如可以用来标记下周一的会议,提醒我们下周五生日。现在我们知道周一至周五是工作日,周六周日是休息日。我们在周一至周五拼命的工作没关系,因为我们知道还有周六周日可以拼命地玩。

双休日,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我们不会因为在这两天因虚度光阴而自责,让我们觉得生活不仅仅是工作,至少在这两天我们是自由的。这两天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缓冲作用。

我们凭本事放的假,凭什么要加班?

然而如今的双休日是一种奢望。我们,至少是老板们,担心滥用时间,仿佛它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试图牢牢地把握时间,甚至超越时间,让生活充实起来。我们需要反应更快的手机和电脑,我们进入电梯后不断的按关门键,我们时刻注意快递的动向,巴不得当天送达。有时候我们的时间控制精确到毫秒,我们的日程表满满当当,相当数字化和机械化。因为这就是效率,是这个工作时代的流行词。

我们凭本事放的假,凭什么要加班?

要想高效率,就要战胜时间,而不能让时间走到我们前面。那些放慢速度,忙着享受自由的周末,就是懒散,对困难的屈服。“我没有周末”都可以拿来吹牛,因为活成一个大忙人。然而,说句公道话,把仅有的周末作为一个中立时间,用来休息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不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吗?

“时间就是金钱,不是用来过的,而是用来花的”

不久之前,也就一百年前。自由时间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工工人第一次联合起来对抗的不是童工,不是工作环境,也不是薪水太少,而是觉得应该削减工作时间。这些人的奋斗渐渐促成了周末休息日的诞生。

我们凭本事放的假,凭什么要加班?

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工作的本质,事情反而更糟糕了。大机器需要持续的运转,以避免启动和停止带来的损失。工厂变得密不透风,好多人工作看不到阳光,甚至处在黑暗之中。以前的人们工作遵照大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就要跟随无所不在的大老板-时间的进度。一个工人的工作能力指的是一段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量,想要获得多少回报,就要付出多少时间。时间是获得了金钱一般的地位。时间不是用来过的,而是用来花的。

在那个工人阶级还没普及手表的时代,工厂会在工厂的钟表上做手脚,以获得免费的劳动时间,任何懂得钟表知识的人将会被解雇。

星期一是以前的周末

在双休日正式普及之前,工人们过的比较随意。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人喜欢在周一休假,举行传统活动,称为Saint Monday。有一个流传的笑话是周一来上班的可以得到晋升的机会。

人们开始了拼命工作拼命玩的时代,他们一般在周六拿到本周薪水,周日一般去教堂,周一则用来玩游戏,泡酒吧,去看狗打架和拳击。恨不得把赚来的薪水花个精光。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没远见但很爽的生活方式。本来工资就不多,不如换一个自由自在的周末来的痛快。人们用时间换来金钱,又用金钱换来闲暇的自由时间。现在的人们一般把钱花在周五晚上和周六,周一和周二花钱最少。

后来工厂主们提供了半天的周六带薪休息时间,大家就喜闻乐见的接受了周六周日一天半的休息时间。

汽车巨头亨利福特的贡献

推动美国休息日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反公会主义者汽车巨头亨利福特。1914年,福特把日新从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这是一个激进的措施,也有一点公关的感觉。成千上万的人希望去福特工作,甚至引发了一场骚乱。他的副手詹姆斯认为,这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公众形象,也可以促进销售。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就回去消费,很有可能买一辆福特汽车。

1926年,福特公布5天工作周,“人们有了空闲时间才会去买衣服,吃个不错的晚餐,对交通工具也会有更多的需求。”

我们凭本事放的假,凭什么要加班?

福特,很意外的成为了双休日制度的推动者,因为这段时间不仅可以用来休息,也可以用来消费。而人们更少的工作,意味着给他人更多工作的机会。这一观点在西方国家尤为常见,2008经济危机时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工作共享,每个人更少的工作,换来更多人参加工作。

1938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公关劳动标准法案,确定了现代周末的模型,规定了一天八小时工作日,一周40小时的工作时长。

我们凭本事放的假,凭什么要加班?

周末在全球的普及

接下来的几十年,1955年,双休日已经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普及。短周六在欧洲非常普遍。到1970年,欧洲已经没有国家一周工作超过40小时,更少的工作时间,每个人都拥有享受周末的权利。

不管双休日制度有没有推动了商业与人类的进步,但这的确更加合理和人性化。在一个世纪的抗争与流血牺牲之后,双休日应该是全世界工作者的权利,虽然现实并非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