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纵观漫漫五千年,中国古代先人在排兵布阵,军队建设等方面便有了很高的造诣。特种部队不是现代才出现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组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其中有支部队可以说是中国特种部队的鼻祖,曾以5万精锐横扫50万秦军。他的战绩堪称辉煌,被当作经典载入史册。他的很多标准至今仍然被沿用。

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魏武卒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精锐中的精锐,他的创建者是“战神”吴起。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三家分晋后,魏文侯接受了吴起选拔士兵的新标准。很快建立起了一支可以傲视群雄,足以横扫诸侯,所向披敌的军队。

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有了强大的军队,对领土扩张的欲望也就变得越来越强。在经过一系列的战役后,蚕食了秦国的整个河西地区。吴起被任命为河西守将。秦国自建国起何曾遭受过如此屈辱,于是举兵50万(古人喜欢虚张声势,50万只是号称,具体数字不详),意图收复河西地区。很遗憾,未能如愿以偿。人数虽然是吴起的十倍,但论战法,论兵员素质和将帅士气(精锐的士气往往都是很高昂的,所谓艺高人胆大)根本无法与魏武卒匹敌。败,似乎也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因为从一开始魏武卒便注定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

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魏武卒的选拔标准十分的苛刻。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要成为魏武卒,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其次要有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其三便是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能半日行百里。这些选拔标准和现在特种兵的选拔标准十分的相似。

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另外吴起还在魏武卒训练方面,设立了类似于宋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的这种职务,也就是我们现在特种兵训练的教官。在编制方面实行了“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等”,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以兵带兵,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装备方面,魏武卒需手持长矛,肩跨弓,腰佩剑和匕首,对各兵器的使用娴熟。和现在的特种兵有很强的相似度。

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在体能训练方面,魏武卒长途拉练需负重大约19公斤和普通士兵相比强度大很多。另外在待遇方面,魏武卒除了可以免除其全家的徭赋租税外,还可以得到很高的物质待遇(在当时其他士兵被征入伍需自带军备物资)。而现在被选入特种兵也是待遇从优,无论从训练强度和军事素质方面,“兵王”都不愧这种待遇。

特种部队的鼻祖,5万战50万大胜,其中很多选拔训练方式沿用至今

但是任何一支精锐部队都不可能是永远战而不败的。作为特种部队的鼻祖——魏武卒最终还是没有改变消亡衰败的命运。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魏武卒损失殆尽,成为了永远的历史。说起吴起所创立的魏武卒被白起所灭也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定数吧!吴起,魏武卒起于吴起灭于白起。秦国的“铁鹰剑士”起于魏武卒(一半均选自白起军中)灭的还是魏武卒。不得不说,中国古人在很早便意识到了特种部队的重要性,现在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学习和借鉴古人的经验才能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