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开国中将一战役歼敌7万多人,俘虏5万多人,揪出一人气坏老蒋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奠定全国胜利基础的三个战略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而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战役持续两月有余,歼敌55.5万,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而此战粟裕大将手下的一位战将,不仅创造了歼敌、俘敌的纪录,还从几万俘虏中揪出了敌军的副总司令,气得蒋介石暴跳如雷,他就是陶勇中将。

此开国中将一战役歼敌7万多人,俘虏5万多人,揪出一人气坏老蒋


淮海战役打响后,陶勇时任华野第四纵队司令,率部两万余人向战场推进,从兖州出发,向黄百韬兵团驻地新沂奔袭,19日,总攻碾庄圩黄百韬兵团部,守敌大部被歼,残部逃入尤家湖。粟裕亲自打电话给陶勇,要陶部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尤家湖。陶勇受命,立即向各师下达任务,要求当晚发起战斗,不许放跑一个敌人。

粟裕给陶勇派来4辆坦克助战。陶勇要求步兵、炮兵、坦克兵三者协同作战,激战3个小时,攻占了尤家湖,俘虏第64军军长刘镇湘,22日黄兵团被全歼,取得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见情况不妙,率第2、13、16三个兵团,放弃徐州,粟裕命令陶勇统一指挥第11纵队、第4纵队、第12纵队和渤海纵队,追歼徐州之敌。陶勇接到命令,迅速组织4个纵队,向西猛追,他提出“勇猛追击,连续作战,活捉杜聿明”的战斗口号。

经过一路奋战,陶勇所部连续消灭十几股敌人,加起来有3、4万人。12月4日,陶纵与兄弟部队将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30万人,围困在永城东北纵横不到20里的地区。1949年1月10日,陶勇纵队攻占了杜聿明集团的驻地陈官庄,俘虏了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但是杜聿明却不翼而飞了。

此开国中将一战役歼敌7万多人,俘虏5万多人,揪出一人气坏老蒋


原来杜聿明被陶勇部下的11师给俘虏了,但是这个老狐狸化名成高文明,说自己是第13兵团的军需官,就在大家都在找敌人的这位副总司令时,11师政治部陈茂辉发现这个名叫高文明的俘虏不简单,而且十分可疑,他不仅衣着考究,别着派克钢笔,戴着进口防水游泳手表,这是一般军官没有的待遇,加上他自称是第13兵团军需官,却说不出第13兵团机关几个处长名字,陈茂辉就给陶勇打了电话,说明了高文明的情况。

陶勇听到此时,不由心中一愣,杜聿明至今还没抓到,这人是不是他呢?巧合的是,纵队司令部的郭化若和杜聿明是黄埔同学,郭化若接过电话,要陈茂辉立即将这个“高文明”带到纵队司令部。

此开国中将一战役歼敌7万多人,俘虏5万多人,揪出一人气坏老蒋


果不其然,郭化若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高文明就是杜聿明,陶勇明白过来后上前递给杜聿明一支香烟,笑着说:“请坐,请坐,你们俩是老同学战地重逢,叙叙旧吧!”杜聿明知道瞒不过去了,他接过香烟,面部的表情十分尴尬。

要知道这个杜聿明可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物,他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干将,黄埔系骨干,解放战争刚刚开始,就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淮海战役前夕,又被蒋介石任命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可见蒋介石对杜聿明是委以重任,十分信任的。

所以,当知道杜聿明成为解放军的俘虏,还被陶勇狼狈地揪了出来,这可把蒋介石气坏了,简直是暴跳如雷,自己的心腹部下和得意门生没有战死,而是成为俘虏,这是蒋介石所不能接受的,但是他在愤怒,也只能是气坏自己,其他的已无事于补,也不能挽回蒋家王朝的倾覆。

此开国中将一战役歼敌7万多人,俘虏5万多人,揪出一人气坏老蒋


在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中,陶勇纵队歼敌72863人,其中俘敌58018人,仅俘虏少将师长高级军官就有16名。战前陶纵只有两万人,战后增加到5万余人。这就是一代战将的赫赫功勋,1955年9月,陶勇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