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玄帝廟碑刻原文(附拓片圖)

治平前言:中牟邑爭奪很激烈,但也是有層次的,大多僅限於歷史研究的理論範圍,林州和鶴壁卻是一本正經的在考古。考古的目的就是要尋找"中牟邑"三個字,來一錘定音,可惜,一、二十年來始終沒有找到。中牟縣一下發現兩個直接物證。這與明正德版《中牟縣誌》記載完全一致。這次先發玄帝祠的碑文。

以下是原文:

謂夫古汴之西七十里中牟邑邑之北二十里賀家岡,原有玄帝祠,不知創自何時。嘉靖乙未黃水橫流,直逐城垣,戶灶(灶)沉溺,帝祠遂湮廢馳,今計二十九年餘矣。至隆慶戊辰本岡鄉人劉東、齊朝山當考玄帝生而神靈,年十五辭父母入山修煉於黃帝紫雲間,忽有天花仙樂之異,導從飛昇,逮殷紂之世以除魔功,有大利施於下民,賜號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祀典曰: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今玄帝之祠遍天下,良有以也。劉東等暨各金倡眾重建祠於本地香火焉,但覆以草則幾於瀆矣。今祠雖建於三楹,然棟宇巍峨,廡隅峻整,輪奐鮮明,金碧燦爛,且前設崇門足以懸額匾,周繚高垣足以限牛羊,匪直足以妥神之靈,蓋巋然邑北一方之勝槩(概)也。萬曆十五年三月三日祠成之,劉東等相率懇餘記之,餘惟世之建神祠者,恆不免於二失,及難無乎眾美。蓋神之當敬,固也。世不有以庶人而祀昊天者乎?其失則謟(tāo),玄帝有大功於世,祠焉,固崇德報功意也,非謟矣,祠不當僭,固也。世之建玄帝祠者,不有窮極土木者乎?其失則誇,今祠之建,特於前所云耳,非誇矣。祠不當侈,固也。且祠建矣,過其前而趨走者凜然而肅,恭起則敬心以生。入其中而瞻拜者竦然而邪僻消,則善念以萌,神情復不移不陋,嗣是歲月薦更,雖不免於頹弊,後之人亦以再因而重修之,則將百千萬祀常存矣。眾美不其無邪。餘再拜曰:"有是哉!"遂書以為記。

賜進士第北京工部右侍郎邑人震峰張孟男撰。

邑教讀:袁仕書

南京中山武寧王魏國公:徐

知中牟縣事文林郎:王來

儒學教諭:梁煥

縣丞:於君敬

典史:丁世瑜、邊自化

訓導徐

驛丞

術士:王紹相

住持:張金陽、任真江、李真山

石匠:趙守山、趙東府

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孟夏吉旦立

中牟縣玄帝廟碑刻原文(附拓片圖)

碑刻拓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