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饮料到负债115亿,汇源果汁经历了什么?

朋友,你爱喝汇源果汁吗?哦,也许你以后再也喝不到了。

从国民饮料到负债115亿,汇源果汁经历了什么?

头发花白的果汁大王“朱新礼”最近遇到两件烦心事:一件是违规借贷42亿元遭港交所介入调查;另一件是公司超115亿元的债务压顶被曝出。

业内称,前者如果处理不好港交所可能会启动退市程序,后者直接关系企业生死存亡。

小金作为一个不爱碳酸饮料的果汁爱好者,“汇源果汁”是儿时再熟悉不过的国民饮料品牌。然而,最近汇源果汁的日子不好过了,为什么呢?它这些年又经历了什么呢?

连续6年亏损 面临退市危机

据悉,截至2018年7月30日,还没有公开发布2017年业绩报告的并不多,汇源就是其中一个。如今,汇源果汁最新市值仅53.97亿港元,且已连续6年亏损。

近期,汇源果汁陷入舆论漩涡,事件源于一篇题为《汇源果汁陷入债务危机:负债超110亿 利息支出是净利润四倍》的文章被媒体转载,从而进入公众视野。先是自爆关联交易,违反港交所上市规则;后开始停牌并延期披露2017年年报,至今已停牌4个多月,年报仍未披露;近日又公告可能会退市。

这些利空已反映在公司股价上,目前公司最新收盘价仅2.02港元,已较2007年上市时的发行价6港元跌去2/3。而且目前其股价已远低于净资产,市净率仅0.45倍,相当于在净资产基础上打4.5折。

从国民饮料到负债115亿,汇源果汁经历了什么?

下面具体来看看汇源果汁近期的危机重重的两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 违规借款42亿元

汇源果汁借给北京汇源42.75亿元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今年3月29日把上市公司的资金借给朱新礼持有绝大部分股权的北京汇源(非上市公司部分),相当于从境外公司给境内公司借钱,本身就具有一定复杂性,何况还是一家上市公司,且两家公司的实控人都是朱新礼。

蹊跷的是,这笔巨额借款,没有经过上市公司董事会、没签协议,亦没有对外及时披露,转得不声不响,对于任何上市公司来说闻所未闻。

在借出这笔巨款时,汇源果汁董监高鲜有人发声,均没能阻拦这次重大财务违规。

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朱圣琴是执行董事、副总裁、朱新礼的女儿,负责董秘办公室等具体事务;已在6月离职的崔现国是公司原执行总裁;鞠新艳是公司生产副总裁、执行董事,其他几位非执行董事都是在公司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士。

事发后,公司及时停牌,并公告董事会就此采取的必要行动及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为有关董事及本集团管理高层提供关于监管及遵守规定的额外培训及外聘遵例顾问云云。

目前,公司已收回全部借款及利息共42.82亿元。对此,港交所已在6月份介入,弄不好还真会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第二座大山:超114亿巨额债务

根据汇源果汁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负债率为51.77%,相比2016年末负债率48.86%,一年时间上升2.91%。

在这种情况下,汇源果汁在2017年营业收入达53.82亿元,净利润1.35亿元,业绩扭亏向好的同时,公司债台越筑越高。

根据汇源果汁公司多份年报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汇源果汁的负债规模逐渐开始攀升。

2014年至2017年,其负债规模分别为65.35亿元、76.62亿元、99.95亿元和114.03亿元。

这些,都是公司多年极速扩张留下的后遗症。

曾错失可口可乐收购

汇源果汁,曾经错失可口可乐2倍溢价收购,或许朱新礼怎么也没想到由他一手创建的汇源,会落到每年卖几家公司,仍负债超百亿的境地。

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以总价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汇源果汁的好日子要来了,可口可乐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渠道和庞大的市场,将大大提高汇源果汁的产品销量。

从国民饮料到负债115亿,汇源果汁经历了什么?

收购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爱国人士的扼腕叹息,有人认为卖了汇源就是卖国,当然诸如此类的言论,是有一些过激,但这也引发了官方的重视,也为这场收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009年3月18日,汇源果汁宣布由于此次交易没有通过反垄断审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计划不能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该收购最终被否决了。当年,汇源的净利润便出现大幅下滑。同时,由于闲置产能占用大量资金,2014年更是迎来首个亏损年度,当年亏损1.27亿元。

自身原因:产品乏善可陈

汇源果汁的高浓度和中浓度果蔬汁仍在国内市场是领头羊的地位。

根据尼尔森在2017年上半年对中国零售业进行的研究显示,汇源果汁百分百果汁及中高浓度果蔬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8%和35.3%,而上年同期这组数据是60%和39.4%。

一年之内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有行业竞争的关系,更重要则是汇源果汁自身原因。

小金注意到,目前汇源果汁有至少17个系列产品,涉及的高、中、低浓度果蔬饮料,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后来汇源在果汁产品方面新推出了冰糖葫芦汁、百利哇、早啊混合果汁等新品,涉足鸡尾酒、普洱茶等领域,市场反响平平。

目前,只有百分百果汁产品还苦撑着公司的业绩。

当然,汇源果汁高企的负债率还和公司盲目的扩张有关。汇源果汁近几年营销费用支出多在10亿元量级。2014年,汇源果汁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11.8%。公司表示主要由于促销开支增加以及运费增加,导致2014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增加。2015年对应数据为18.12亿元,增幅29.9%,公司称,主要由于雇员福利开支增加所致。

事到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朱新礼还能不能带着汇源果汁度过危机呢?一切都未可知,但是汇源果汁的解困之路注定很难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