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融資難,債券頻頻爆雷,央行、銀保監會「雪中送炭」

企業融資難,債券頻頻爆雷,央行、銀保監會“雪中送炭”

點擊上方關注牛股達人,每週2-3只牛股分享。敬請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爆雷”二字,成了市場的主題。

昨天(7月18日),又有一隻債券“13博源MTN001”出現違約。據券商中國統計,今年已有28只債券違約,對應15家發行主體,等於2017年全年的債券違約量。

企業融資難,債券頻頻爆雷,央行、銀保監會“雪中送炭”

債券違約陰雲下,發行方、投資人、證券公司、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資管公司、基金公司乃至律師事務所等,所有人的神經更緊繃。

就在這時,央行和銀行保監會傳來了兩則大消息。

7月17日上午,中國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帶隊赴中國銀行總行,主持召開座談會。會議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為發展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雪中送炭”。

7月18日,據《第一財經》和《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央行窗口指導銀行增配“AA+”以下信用債,額外給予MLF資金鼓勵。

央行的窗口指導和銀保監會的座談會,對於目前頻頻“爆雷”的債券市場有什麼意義?

銀行要給企業“雪中送炭”

根據券商中國統計,從28只出現違約債券的發行主體來看,15家發行主體中,有11家都是民營企業。

對於如何給發展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雪中送炭”,銀保監會的座談會指出:

企業融資難,債券頻頻爆雷,央行、銀保監會“雪中送炭”

一是深刻認識做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意義。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在促進增長、增加就業和加快創新等各個方面都發揮著重大作用。

二是加快建立有效調動基層積極性的激勵機制。要制定獨立的信貸計劃,優化統計核算機制,完善績效考核方案,推行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措施,安排專項激勵費用,細化盡職免責辦法,激發基層員工做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積極性。

三是積極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落實前期制定的有關計劃和工作方案。大中型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貸款價格,帶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明顯下降。逐步降低對抵押擔保和外部評估的依賴,從源頭上降低小微企業融資費用負擔。

四是打通信息渠道。

五是積極幫扶有發展前景的困難企業。要分類施策,為發展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雪中送炭”,謀求雙贏,堅決摒棄“一刀切”的簡單做法。

六是要正確理解、妥善把握監管政策意圖,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中做好風險處置工作。

七是積極對接有關部門和地區出臺的普惠融資服務優惠政策。

參加這次座談會的,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北京農商行等銀行的主要負責人。

再來看央媽的動作。

據《第一財經》和《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央行近日窗口指導銀行,將額外給予中期借貸便利(MLF)資金,用於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

企業融資難,債券頻頻爆雷,央行、銀保監會“雪中送炭”

對於貸款投放,要求較月初報送貸款額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給予MLF資金,多增部分為普通貸款,不鼓勵票據和同業借款。

對於信用債投資,AA+及以上評級按1:1比例給予MLF,AA+以下評級按1:2給予MLF資金,要求必須為產業類,金融債不符合。

注:MLF(中期借貸便利)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

再回頭看今年違約的28只債券。這些違約債券評級,並非都是所謂低等級——AA及或更低。從發行主體看,有7只違約債券發行時的發行主體評級在AA+以上;從債券本身評級看,發行時債券評級在AA+以上的違約債券有3只,甚至不乏AAA級債券亦現違約。

評級並不差的債券尚且如此,那些評級更低的債券,壓力更大。

而且,不少企業也出現評級下調的問題。據券商中國統計,今年以來有62家企業遭遇共計108次主體評級下調,僅6月以來就共發生46次主體評級下調,涉及39家主體。而在6月以來的評級下調中,有10家企業被調整至了A級以下。

此外,債市流動性不斷下降,今年以來已有超過300只債券推遲或者取消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在昨天,永泰能源公告稱,控股股東永泰集團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上述銀行同意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和銀行內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向永泰集團及下屬企業提供集團意向性授信額度。

7月5日,因未能及時向上海清算所支付付息兌付資金,永泰能源債券成為2018年下半年第一例違約的債券。這例債券違約,更是讓30多家大銀行被套,波及200億債券,400億貸款,21億票據。

所有動作都指向一個問題

看出來了吧,銀保監會和央行的動作,實際上都指向了同樣的問題——企業融資難!

別忘了,就在幾天前,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不斷下降。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03萬億元;社融存量增速進一步下降至9.8%,跌破10%。

據《第一財經》報道,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一些民企、實體企業評級債銀行原先並不怎麼投,資管資金可以投非常好的AA+債券,或者主體AA+、債項AAA的信用債;自營資金基本不投AA+及以下。

另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管部人士也表示,該行基本不投AA+及以下債券,AA+以上則投資較多。

有機構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央行要求增配低評級信用債,起因是由於近期債券風險事件較多,債券投資人湧向AAA等高評級債券,AAA債買不到,AA+賣不掉,低評級債券發行人壓力較大。

企業融資難,債券頻頻爆雷,央行、銀保監會“雪中送炭”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表示,當前經濟的核心矛盾是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行,表內信貸和債券需要都強才能穩住社融。

針對最新政策和消息,中信明明團隊認為,

目前各項指標顯示去槓桿已經卓有成效。金融系統空轉的問題得到了不錯的解決;房地產企業與融資平臺的債務擴張在敲打中得到了限制;從社融、M2、宏觀槓桿率上來看,實體部門的槓桿也得到了遏制。

但是,各類風險卻在暗流湧動,非標的大幅萎縮帶來了目前融資平臺融資困局,民營企業集中兌付與再融資壓力,中小銀行若有若現的風險,居民債務負擔邊際的陡生和社零消費的下滑。

所以,這正是近一個季度以來,貨幣層面為什麼會略有寬鬆的內在原因。

同樣,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也認為,央行的此番動作,直指一個目標——拯救信用。他指出,目前我們所處的背景,是銀行信用行為的收縮,導致信用風險暴露。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恢復銀行的信用投放,防止陷入金融正反饋。救企業,就是救銀行自己。

不過,中信明明團隊認為,貨幣層面的呵護,仍然是央行的單打獨鬥,但央行能動用的核心工具並不多,迫切需要其他政策配合入場。下半年,政策會沿著

貨幣→監管→財政→信用路線迴歸,政策表述或將強調防風險、穩內需、擴信用等,弱化槓桿與監管等問題。

也恰恰是在最近幾天,央行專家和財政部專家就“財政政策到底積極不積極”展開了隔空辯論。難道,僅僅是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