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无小事,千万别让人贩子有机可乘!

孩子安全无小事,千万别让人贩子有机可乘!

小布兜妈妈

前些天带女儿妞妞回外婆家,我跟着她外婆去集市购买各种日用品。

妞妞外婆买猪肉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对面同样在买猪肉的一位年轻妈妈。让我震惊的是,她不到一岁的孩子就坐在推车里,她就这样转身背对孩子去挑猪肉,孩子还面朝外面,没有任何一点防护,如果有人想图谋不轨,可以一声不响地把孩子抱走。

因为人多,从选肉到打称付钱,年轻妈妈背对着孩子足足有差不多十分钟之久。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此期间这位年轻妈妈居然没有回头看过一眼孩子,真为她捏了一把汗!

回家路上我跟妞妞外婆说起这件事,妞妞外婆居然说:“这样的小地方,周围那么多人谁敢随便抱走别人家的孩子啊。”

妞妞外婆还表示,这里是农村不是城市,没有那么多“坏人”的。

我惊恐地看着自己的亲妈,把她狠狠地教育了一番。

就是因为人多,大家都顾着买自己的东西,谁会顾得上你啊。而且人多眼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什么人都会有的。农村也有犯罪,孩子走丢的事也不时发生!

有多少父母也是这样的,心存侥幸地认为,就一会儿能发生什么,或者认为这个地方都是熟人,哪里来的人贩子?

就是因为父母有这样的侥幸心理,才会发生那么多儿童走失事件。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儿童失踪,仅有0.1%能找回。

这个数据,让人毛骨悚然。

一旦孩子丢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灾难。

所以,安全意识不仅是孩子需要有,父母更要加强。特别是三岁以内的孩子,一般他们独立行动的机会不多,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意识,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父母时刻保持防备意识。

孩子安全无小事,千万别让人贩子有机可乘!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开播的《不可思议的妈妈》第二季,其中的一个测试孩子安全意识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

胡可带着小鱼儿逛商城,自己借口上厕所离开了。

开始的时候小鱼儿发现妈妈不见了,很慌张,不过他选择在原地等待。当漂亮的“坏人姐姐”接近的时候,小鱼儿泪崩了,说要找妈妈,“坏人姐姐”说带他去找妈妈,然后成功把小鱼儿“骗”走了。

胡可还透露,有一次带小鱼儿去游乐场,她就低头看了一下手机,抬头时小鱼儿就不见了。后来找到小鱼儿后就教育他:“在外面找不到妈妈,一定要在原地等。”

尽管胡可也给小鱼儿普及安全知识,尽管小鱼儿也有走失的前科,但当事件重演时,只有三岁的他在“人贩子”面前还是招架不住被骗。

我想作为妈妈,胡可看到这一切,心情是沉重的,因为如果这不是测试,那么小鱼儿真的就走丢了,有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相比小鱼儿的惊慌失措,同样参加考验的5岁伊莱就显得镇静很多。当妈妈池亚凌去厕所找丢失的水杯时,他被单独留在服装店里等妈妈。节目组找来一个既会说英文又会带孩子的“坏叔叔”来“诱拐”孩子。“坏叔叔”不断与伊莱搭讪套近乎,但伊莱始终与其保持着距离。当“坏叔叔”让小萌娃上场时,伊莱的妈妈其实是有点担心的。她曾这样教育过伊莱:“如果走失的话,不能随便找陌生人帮忙,要找带孩子的家长。”不过 还好,就算是小萌娃上阵,伊莱还是保持冷静,不搭腔不回应,而且一直都没有离开服装店。

妈妈池亚凌说:“我平时就对他交代这些,不能跟陌生人走。当然包括他记得我的全名,我们家的住址。我会告诉他严重性,如果你被坏人带走的话,最坏的情形,可能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那他就特别谨慎。”

有的父母以为自己给孩子做了很多安全教育工作,孩子肯定不会丢了,但是父母们真的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孩子了。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墨菲定律,说的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所以防患于未然真的很重要,不要有侥幸心理;不仅要教给孩子安全意识,父母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止悲剧的发生。

有养CEO周洲女士说:“孩子的安全意识是否足够,完全取决于家长。3岁之前,主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安全保护措施。3岁以后,就要开始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借助绘本和游戏给孩子不断地讲、重复地讲,可以给他进行一些危险场景的演练。”

孩子安全无小事,千万别让人贩子有机可乘!

那么,我们带孩子出门时,应该做哪些防护措施来保护孩子的安全呢?

1. 要让孩子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2. 最好和孩子手拉着手。如果孩子不到3岁,能抱着则抱着。

3. 给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万一走散了容易找。

4. 给孩子准备防走失的装备,比如儿童电话手表、防走失书包、防走失手环、防走失定位追踪器等等。

5. 如果有一个专门的人照看孩子那就更好了。

除了父母要做相应的防备,我们还要告诉孩子,盛开鲜花的世界也有大灰狼,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我在女儿两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了。但即使这样,我也不敢掉以轻心。要知道,危险无处不在,不要以为这种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万一孩子走丢了,如下六条法则有助于父母更快地找到孩子,也有助于孩子更快地找到父母:

1. 待在原地不动。

要告诉孩子,如果跟爸爸妈妈走散了,爸爸妈妈会来找他的,在原地等待会让爸爸妈妈更容易找到。但是如果之前有约定的会合点,那就去会合地点等待。父母要把会合地点安排在一个显眼的地方,比如喷泉、大的广告牌、游乐场入口,等等。

2. 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还有家庭住址。

最好把相关信息插在一个胸牌里,让孩子把胸牌挂在脖子上,或者出门前写在孩子胳膊上。

3. 要是不行,请人叫警察来。

和你的孩子不断重复:找警察要拨打110,找火警或者寻求紧急救援拨打119。

4. 不要跟任何人去别的地方打电话。

在出行前,和孩子约定好,万一发生事情,他可以跟谁离开。例如警察、火车或飞机乘务人员。不要允许孩子随便跟别的人走。

5. 如果实在没有人能打电话,那么就去到一个人多的公共场所,例如学校、商场等,在那里寻求工作人员或者保安的帮助。

平时有机会就向孩子指出哪些地方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地点,比如服务总台;哪些人是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让孩子都熟悉了。

6. 别慌张,一定要冷静。

因为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