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榜首之爭,鄭州緣何漸行漸遠?

中部城市榜首之爭,鄭州緣何漸行漸遠?

2003年的鄭州,百廢待興,在痛苦和希冀中徘徊,而同為中部的武漢、長沙等城市也陷入發展緩慢的焦慮。看著高歌猛進和生機勃勃的東部諸城,中部何去何從?

痛定思痛,不甘沉淪的中部各省開始在各種場合呼籲支持。終於,2004年,支持中部發展的規劃出臺。在這一年,中部各省開始揚帆起航。而這一年,也是鄭東新區起步建設之年。

查看2004年鄭州、武漢、長沙的GDP,幾個城市相差不大,武漢1956億,鄭州1375億,長沙1108億,三個城市之間的競爭白熱化,各城市論壇的中部城市榜首之爭,此起彼伏,甚至各城市的媒體也推波助瀾,搖旗吶喊。前有武漢強勢崛起,後有長沙,甚至省內兄弟城市洛陽的咄咄逼人,鄭州能否藉助中部發展的春風,強勢崛起?

鄭州,作為中原腹地的重要城市,受益於整個河南經濟的蓬勃發展,充滿希望,特別是鄭東新區的高起點規劃和建設,讓鄭州一路向東,看到了崛起的可能。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十年後,中部城市榜首之爭鹿死誰手,真不好說。然而,中部發展過程中,鄭州乃至整個河南卻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重創。

中部城市榜首之爭,鄭州緣何漸行漸遠?

2005年,眾所周知的原因,鄭州鐵路局一分為三,嚴重影響了河南的信心和情緒,特別是高鐵時代的來臨,鄭州鐵路樞紐再次被刻意消弱,而這一耽擱就是四五年。在中部發展的關鍵時期,期待靠鐵路樞紐崛起的鄭州卻如此遭遇,實在讓很多河南的有識之士扼腕嘆息。

中部城市榜首之爭,鄭州緣何漸行漸遠?

2006年,正當鄭東新區建設如火如荼的時候,卻遭遇當頭棒喝,因為規劃問題,鄭州被點名批評。鄭東新區如何規劃建設?鄭州哪裡去?成為縈繞在鄭州乃至全省人民心頭的陰影。隨後幾年,關於鄭東新區成為最大“鬼城”的消息也甚囂塵上。有人視察河南,也儘量避開鄭東新區這個“黑戶”。鄭東新區能否承擔起鄭州乃至河南崛起的重任?


雖然,河南和鄭州上下一心,奮力發展,但是到了2009年,鄭州經濟發展還是出現了問題,受累於國內外市場變化,鄭州經濟增長放緩明顯,直接導致鄭州與武漢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被長沙超越。到2017年,武漢已經在萬億俱樂部站穩腳跟,而長沙也靠近萬億俱樂部,而鄭州卻徘徊在8000億俱樂部的門口,差距越發明顯。

中部城市榜首之爭,鄭州緣何漸行漸遠?

中部發展十幾年,儘快各省市經濟發展都取得大踏步發展,縱向比較都是成幾倍的增長,但無疑鄭州在這一輪城市競爭中已經落後了,而且還有被繼續拉大差距的可能,中部榜首之爭已經成為笑話。鄭州逐漸被拉下,雖然有人為因素,但是也有產業結構不合理,轉型不給力,人才匱乏等多種因素的累加。未來的鄭州能不能奮起直追?還有沒有更進一步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