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爲何淪爲一種笑話?

股市長期投資之難,究竟難在哪裡?

是難在投資哲學上嗎?不是。儘管樹立自己的投資哲學是需要一個“悟道”的過程(愚笨如我,還做不到五分鐘就接受投資的理念),但是投資的大道往往是簡單的,只要我們找來幾本大師的書讀一讀,樹立自己的投資哲學,或者叫投資信仰也並不是難以企及的事情。

是難在情緒控制上嗎?不是。儘管股市投資需要克服情緒上的波動,比如你需要將市場的波動當作朋友而不是敵人,儘管這一點難做到很難很難,但是我認為經過市場長時間的洗禮,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甚至關閉電腦,視股價的漲跌如浮雲,也不是“難以上青天”的事情。

是難在股票估值上嗎?不是。對一家企業的估值確實是世界上較難的東西,所謂估值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而且估值的工具又有多種,掌握好它確實並非易事。但是在我看來,估值再難其實也是屬於“術”上的範疇,股市呆久了,確實如看人一樣,有時憑感覺就差不多能夠斷定是個胖子還是瘦子(儘管有時我們也不免看走眼)!

其實對於普通股民朋友們如何簡單、高效、一學就會在2900多隻股票中找到牛股,是最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聽專家分析頭頭是道,不如學會一招鮮的絕招,長期使用,從而自信遨遊於股海中。

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為何淪為一種笑話?


做長線應何時介入

選好了自己想投身進去的股票,接下來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介入了。也許有的人會說,這是個技術性的活兒,沒有兩把刷子,根本無法掌握這個時機。這樣說雖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卻並不完全正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股票能買在最低點,以便儘可能大地擴大自己的利潤,但是除非神仙,沒有人能夠精確掌握你所想要持有的股票的最低點在何時出現,那些自稱為高手的人,也不能保證自己在最低點成功建倉。所以當有些人神乎其神地向你推銷他擁有判斷某支股票當年最低點何時出現的能力時,你就要小心了。

既然無法選擇最低點,那是否可以選擇相對較低的點呢?當然可以。不過,在看準了一個股票後,千萬不要激動,更不要不假思索地衝動進入,如果這支股票正在下跌,而且連續跌了好長時間,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或者說已經創出了歷史新低,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認為低點已經到來了,這個便宜不撿白不撿,這個時候若跑步進入,很可能會被套住,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這隻股票不會一直跌下去,更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這支股票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創出歷史新低來。同樣,當一支股票創出新高後,也需謹慎,這類股票很可能隨時會掉轉頭,直線急下。如果想做長線,建議遠離這樣高風險的股票。

低也不行,高也不行,那麼什麼時候才是應該介入的時機呢?我們不妨來看看K線圖,長線的話,最好看月線,如果一支股票,在技術形態上有上翹的姿勢,尤其當它有力而穩穩地站在了60日均線上,就可以選擇適當的機會介入了,買在這個區間,無論多少錢都是值得的。如果懂點其他指數指標,可以把這些技術指標作為參考,在合適的地方和價位買入,等待它的上漲,足夠你獲得較多的利潤。不過,前提是大盤穩定,或者大盤處於牛市。

但是很多人都沒有這麼大的耐心,看它某一天漲得不錯,就想當然地以為這是要飛起來的節奏,於是迫不及待地全力跟過去,結果第二天抑或第三天,它又馬不停蹄地向下狂奔,連頭也不回一下,無情至極。這時被迫站崗,真是欲哭無淚啊,想割肉不捨得,捂著又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解套。做長線,如果沒有一份等待時機出現的耐心,那麼還是奉勸你不要去做長線了,因為長線對於那些沒有耐心的人就是折磨,就是人間地獄,活活受著那不堪忍受的煎熬。

做長線,必須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能因它的大漲或大跌而悲喜無常,你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不能為眼前的一點微博利益而斤斤計較或耿耿於懷。一時的漲跌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只有整體向上的趨勢才是我們致力的目標。

牛市中,可以在回調的過程中買你期冀已久的那隻股,長期持有,只要大盤依然向上,只要不跌破必要的支撐線,就可以一直拿著。如果是熊市,那麼,不妨空倉觀望,或者在它有縮量止跌跡象時,適當買進一小部分,等著它企穩後,也就是出現放量上漲的趨勢後,再考慮重倉介入。

所以,就像你持有長線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一樣,選擇一隻股並介入它之前,你也應該有這樣的耐心,獅子在捕獲獵物前,都是潛伏在不遠處,安靜地觀察,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出現,我們炒股也如同此理,不盲目衝動,也不錯過好時機,下手穩準狠,才能獲得理想的收益。

另外,記住,永遠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買在最低點而懊惱悔恨,這樣會破壞情緒,要知道,會買的最多就是個徒弟級別的,而會賣才是師傅級別的,只要你賣得好,哪怕買在高點也能獲得利潤。


五日線買賣法

原理很簡單,在價格和量能都在五日線上方的時候買進入,在價格和量能在五日線一下的時候賣出

有喜歡做短線、做波段的朋友可能著重關注一下這個方法,雖然通常說30日線是生命線,但是五日在短期操作中也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讓我們隨便找一直股票 ,比如前幾天被董小姐臨幸的海立股份(600619),跟做5日線做波段,幾乎能到穩賺不賠,來讓我們看下面幾張圖 。

買入的時間點 :

在操作的時候 ,在日K圖裡面只設置5日線,在量能柱上也只設置5日,之後每日盯盤,在價格和量能都在5日線上方的時候,買入並且一直持有,讓我們來看下面的這張圖 。這是我隨便找的一支股票,大家可以看到買入之後的行情 。

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為何淪為一種笑話?

賣出時間點

在K線完全低於五日線,並且量能柱完全低於5日線的時候選擇清倉賣出 。如下圖中海立股份在今年的6月27日的收盤價格在11塊錢,這時候清倉賣出 ,後市果然手出一波震盪下跌的走勢,中間也並無K線圖和量能柱同時高於5日線的情況 。該股在7月17日的時候收了一根大陰線,收盤價在9.32元,按照這個系統操作就避免了每手損失將近的170塊錢的結果。

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為何淪為一種笑話?

是不是偶然的狀況 ,讓我們來看海立股份截止今天的走勢圖 。

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為何淪為一種笑話?

除此之外 ,大家要注意的就是,雖然這不是偶然,還是應該注意三個方面 ,這能使得的你們買賣點更加準確。讓我們來看。

這就需要看看形態了,加入五日線和K線的價格差的非常遠 ,那就需要進行減倉,甚至是清倉的操作了 。這樣的情況一般老說就是股價的高位了 ,上方還有一個壓力位,無法向上突破。這是時候拋售,或者清倉是正確的選擇 。反之,在K線與五日先相互粘合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倉 。

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為何淪為一種笑話?

同時,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大家需要觀察一下乖離率,也就是BIAS,是通過計算市場指數或收盤價與某條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百分比,以反映一定時期內價格與其MA偏離程度的指標,如果運用5日均線法進行操作的話 ,如果乖離率達到20,那各位股民朋友就要小心了,這說明這段時間股價是走強了 ,但是有點離譜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謹慎操作,減倉,或者進行清倉的操作 。


一位股市奇才的投資感悟:長期持股論為何淪為一種笑話?

長期持股論淪為一種笑話?

一輪非理性下跌行情下來,我們身邊總會聽到諸如“長期持股等待解套”之類的言論。殊不知,經歷了多輪牛熊轉換之後,這樣的持股思維依舊是根深蒂固。

實際上,在中國股市裡,長期持股論已經是深入人心了。或許,對於長期持股的觀點,更多人以為是股神巴菲特所提倡的。殊不知,巴菲特所謂的長期持股論,還是建立在長期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之上,而後再精挑細選出頗具投資價值的標的組合。當然,在這裡面,最核心的還是這些因素,一個是市場環境的長期穩定性及市場運作機制的相對成熟;另一個則是這些標的組合具有真正的價值投資優勢。此外,還包括其獨特的投資靈敏嗅覺等因素。

然而,縱觀中國股市,長期持股論,基本上是眾人皆知。不過,在中國股民的心中,卻對長期持股這一觀點,存在著不少的誤解。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其一、不管是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但凡股票被套,總以為長期持股就一定是正確的。

在實際操作,趨勢固然重要,但手持股票的價格高低,卻直接影響到股民解套的時間。舉一個例子,在2007年最高價買入中國石油,則深套的股民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夠等待解套的那一天。

其二、非理性下跌過程中,不懂得止損也是致命傷之一。

顯然,在股市非理性下跌的過程中,長期持股論或許害慘了一大批股民。假設一隻股票當初買入價為10元,但當股價下跌至9元的時候,股民並沒有及時止損拋出。之後,待股價逐漸下跌至5元的時候,此時股民的虧損幅度已經高達了50%。若堅持長期持股等待解套的思維,則意味著持股股民需要等待股價上漲一倍的價格,才能夠實現解套的目的。

其三、對於長期持股的觀點,更多股民習慣在下跌趨勢中使用,卻鮮有在上漲趨勢中運用。

追漲殺跌,是不少股民的通病。換言之,在市場行情達到狂熱的階段,股民們總不會看到風險的存在。然而,當市場行情跌至低谷的時候,更多人卻看到更低的位置,期間卻鮮有人大膽抄底。實際上,在具體操作中,對於長期持股的觀點,不少股民是熟記在心中了。但是,卻用反了方向。由此一來,在下跌趨勢中堅持了長期持股的觀點,卻是讓自己的持股市值雪上加霜。

不過,我們並不能把責任過多歸咎到股民身上。從歷史表現來看,中國股市基本處於“牛短熊長”的市場環境,而在長期走熊的市場環境下,必然會大幅增加股民的操作難度,而期間能夠真正賺到錢的人也就少之又少了。

至於股市“牛短熊長”的根本原因,既有中國A股自身高度投機的原因,又有股市管理低效等原因。但是,對於股市本身而言,其並不會創造出財富,更多體現出財富再次分配的一面。因此,對於股市財富再次分配至誰的手中,或許值得我們的思考。但是,在這樣不對稱的財富分配規則之下,我們是否又該深刻反思一下當前股市遊戲規則的設計漏洞呢?

實際上,縱觀歷史,能夠成就股神巴菲特驚人複利率的背後,核心還是在於長期穩定的市場環境以及相對成熟的市場運作機制。換言之,如果期間當地股市環境不佳,抑或是出現類似中國A股那樣大起大落的怪異表現,結合市場機制的漏洞百出,則恐怕股神巴菲特也很難實現如此驚人的暴富神話了。

因此,站在管理層的角度來思考,長期持股的觀點,從本質上來看,並沒有錯誤。但是,最為核心的,還是需要把股市財富再次分配的遊戲規則漏洞修補起來,讓市場的投資功能激活起來,為股民長期持股創造出良好的市場環境,進而讓中國股民能夠嚐到中國股市發展的甜頭。

長期下來,在市場環境趨於健康,股市運作趨於穩定的大背景下,長期持股才能夠給股民們帶來更多的投資回報率,而此時長期持股論才不會淪為一種笑話。


投資最終是一個人的事

1、投資最終是單個人的事,就像狩獵一樣,不是一個集體事務,如合唱。

2、大多數人的問題只是因為他們無法做到心靜如水,獨思靜想。

3、在投資這一行,有很多方法可以獲得成功,但是你必須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並做到揚長避短。

4、很少有人會說:“我不知道。”——這才是最難得到的回答。

5、人們最難以想象的一件事實就是,你並不比一般人更聰明。

6、幸運的是,投資並非一場智力遊戲,智商為160的人並不一定能擊敗智商為130的人。

7、偉大的成功通常需要一種著迷和執著。換句話說,如果你對你所從事的事業尚未達到樂此不疲的程度,那麼你就難以取得象樣的成就,不管它是否值得如此投入。“精神上的歡樂能帶來力量”,對投資的痴迷和執著就是彼得·林奇取得成功的秘密。

8、正如彼得·林奇所言,“帆布膠底運動鞋行業現在怎麼樣了?這才是真正的經濟學。”

9、股票市場卻是瞬息萬變的,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出現下跌,如果你不準備長期守在這個市場裡,就不應該進來。

10、大多數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離開市場,因為他們認為下跌的趨勢還將延續下去。等到股市出現反彈之後,他們又重新入市,這就錯過了反彈過程中最有利可圖的階段。

11、價格不斷上漲或下跌,這是市場上永恆的主旋律。關鍵的問題在於,當股市繼續上揚的時候,你手裡拿著正確的股票。

12、當股價下跌的時候,恰恰是投資者應該全神貫注、瞪大眼睛的時候,因為在這個時刻,他們完全可以為自己找到能按低價買進的股票。

13、過去就是過去,永遠也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從後視鏡看不到未來。

14、大多數人都會錯過機會,因為,機會就在我們身邊而被忽視。

15、大多數成功的保守投資者是反向操作者。他們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在別人瞻前顧後時他們買進,在別人貪得無厭時他們賣出。他們有耐心等待正確的投資機會,這同樣需要自我控制。

16、成功的投資者更像是農民。播種之後,他們就需要耐心地去等待收穫。即使因為天冷而延緩了穀物的生長,他們也不會剷除莊稼重新翻地,然後再種上別的作物。絕對不會,他們選擇靜觀其變,耐心地等待穀物破土而出,他們堅信:莊稼終有一天會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17、不論你使用什麼方法選股或挑選股票投資基金,最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一種能力,即不理睬環境的壓力而堅持到投資成功的能力。

18、21世紀註定是中國的世紀。中國人喜歡努力工作;富有企業家精神;幹勁十足;願意為了明天的利益而推遲今天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