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合肥能否超越苏州杭州南京成为华东第二城?

傲视群雄am


西汉时期,在西南众多的小国中,有一个国家叫做夜郎。夜郎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国家,方圆上千里。有一年,西汉的使臣出使到夜郎国。夜郎的君主就问汉使:你们汉朝有我夜郎国大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典故,叫做夜郎自大。



华东地区从北至南包括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七省一市,是我国就就最为发达的区域。这里的江苏、山东、浙江、台湾、上海、福建等省市GDP都位居全国前十。

这里也聚集了全国最多经济发达的城市,有上海、杭州、南京、苏州、青岛、宁波、厦门。至少目前,合肥在华东地区还称不上经济发达市。就拿经济规模来说,2017年合肥GDP约为7200亿元,在华东地区不算高。比它经济规模大的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青岛、无锡、宁波、烟台、南通、泉州等众多城市。其中,上海和苏州是它的两倍以上;杭州、南京、青岛、无锡是它的1.5倍以上。(南京)

合肥要成为华东第二大城市,其他城市不论,杭州、南京和苏州就是摆在合肥面前最高的高的三座大山。苏州是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合肥;杭州、南京在经济、教育、文化、人文、产业等多个方面超过了合肥。虽然现在的合肥作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发展潜力很大,但无论如何,仅仅是在经济方面的差距,10年内都是不可消除掉的。

(合肥)

就拿苏州来说,它的经济总量也远高于合肥。2017年苏州1.73万亿,合肥7200亿,后者只有前者的一个零头。除了经济总量方面的巨大鸿沟,在人文方面,譬如旅游合肥的名气是远远小于苏州的。苏州的旅游业可是全国闻名的,有苏州园林、寒山寺、周庄等人文景观。(苏州园林)


红谷新视界


经过很多分析和查阅数据,吐血推荐】我发现很多网友有盲人摸象式回答的嫌疑,还有很多主观臆断,没有任何证据的推测。我希望能尽量客观全面的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我的分析和思考结果是在十年后这个范围,合肥如果足够努力,在经济上还是不能够超越苏州杭州南京,但是GDP有希望从2016年的28位进入到前20,甚至15位,不是合肥不够努力,而是之前差距过大,这三个里面GDP最低的南京在2016年GDP超合肥4250亿,10年内追不回来。至于一些网友说的三十年后四十年后那个时间尺度过长,变数太大,就和天气预报一样就纯属扯淡。但是合肥人均GDP十年后有希望会显著增加,成为一个不大但是蕴含新经济的城市,下面说说具体理由。

先说一下苏州,苏州和杭州南京不是一类城市,合肥也不用以苏州作为目标。苏州是长三角的工业城市,主要是承载制造业里的中下游加工制造,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3万亿,其中外资2万亿,民资1万亿,国资很少,基本是外资和上海民间资本的工业制造中心和加工基地。苏州主要在于地理位置靠近上海,这个合肥也没法学,也没必要学。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一段粗放狂飙的经济增长,但是一直到2012年开始放缓,从GDP增长率10%级别降到7点几的级别,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升级,先是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开始。合肥转型升级晚于沪杭宁,其实合肥现在还在转型阶段,2017年合肥设下的目标是增长9.5%,但是从上半年来看只有8.4%,不容乐观,除非国家主动对合肥加大投入,否则十年内合肥很难保持10%以上的增长值,虽然很可能比南京增长快一些,但面对过大的经济差距,十年时间还是无法追上。

未来城市的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四点,按照重要程度,一是优势的人口流入,特别是人才流入,因为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来推动;二是活跃的科技型风口企业培养能力,是新经济的增长点,属于未来之星;三是吸引充足的投资机构入驻提供融资,特别是天使投资,因为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四是对中型大型民营企业的吸引能力,他们能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甚至能改造优化城市。其他的交通能力、大学、地位什么的等等有一定作用,不是最关键的,因为人才最终是跟着好的企业走,现在也不是计划经济,国家包办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在杭州和南京,合肥应该以谁为超越对手呢?答案是南京!

我发现很多网友过于低估杭州了,很多网友简单认为杭州就一个阿里,或者说杭州的互联网是空中楼阁,实际上杭州确实占据了工业4.0里云端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有利位置,而且杭州的互联网是建立在浙江庞大的民营实体经济以及苏南强大的制造业上的,杭州从上述四个维度来讲在全国都是领先的,甚至可以说优秀程度仅次一线,有些方面比一些一线城市还好,四个维度均强于南京不少(对比在下一部分)。说明杭州转型进行的比较成功,作为还在摸索阶段的合肥来说适合学习,但基本十年内很难超过。而南京由于离安徽近,吸引了很多安徽人,从地域竞争来说,南京和合肥存在地域竞争关系,区域内的人才会更容易对比这两个城市来选择,合肥需要提升人才吸引力,先吸引本省人回来建设,慢慢后来居上。

下面是四个维度杭州南京对比:

人口人才流入:杭州常住人口流入看2016年公报增长17万,在所有城市里排第五左右,南京在拥有大学优势情况下只有3.41万,相差悬殊,南京的人口流入一直不高,说明城市经济活力不足;2017年一季度人口流入吸引力排行榜前十杭州排第九,是极少数不足千万人口城市。人才流入率2016和2017年一季度一直排第一,而且遥遥领先,海外人才吸引力也排第一,具体可百度搜索相关新闻资讯。

创新企业孵化:首先从民营企业的产值占GDP比重来说,根据2016年公报,南京约45%,杭州约60%,杭州GDP高于南京,也就是说民营经济活力来说杭州大幅领先南京。从固投占GDP比来说,2016年公报数据,南京为54.7%,杭州为44.7%,也就是说杭州的经济内生力强于南京不少。至于新经济领域孵化的独角兽(包含智能硬件、云服务等11大领域)2016年全国总共131家,杭州占12家,和深圳并列排第三,仅次北京和上海,而南京只有1家。

机构融资能力:根据2016年私募行业大数据,杭州私募机构880家,位于北上深之后,广州之前,南京282家,好几倍的差距。城市的本外币存款总额也是杭州领先南京。

大中型民营企业吸引能力:2016年数据,杭州有A股上市公司93家,南京为60家,市值杭州约为南京1.5倍。浙江的A股上市公司一直领先江苏,仅次广东。民企里还不包括港股上市的吉利(市值千亿港元),没上市的哇哈哈,万向集团(中国企业500强125位)等等。还有美股上市的阿里,阿里的市值目前是4500多亿美元,南京所有上市公司市值总和约为其三分之一,江苏前20强上市公司总和约为其三分之一。美股上市的网易市值约2400

亿人民币,网易虽然总部在广州,但是网易杭州已经逐渐成为北上广杭四大基地里员工最多的,丁磊也习惯在杭州办公,这说明了杭州对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吸引能力。

综上看来杭州可以作为合肥的学习和合作对象,南京可以作为竞争对象。


合肥有什么面向未来的高点?在我看来,科大讯飞可以算一个,智能汽车制造算半个。

科大讯飞已经实现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市值745亿人民币已经达到独角兽的级别,被麻省理工杂志评为50家最聪明的公司之一,未来大有可为,抓住了人工智能的风口。现在城市都认识到大型科技企业对城市人才的吸引力,如武汉拉拢小米总部,成都抓住锤子科技。未来科大讯飞就是合肥的一张名片,从这点看,合肥比南京有了优势点。

安徽有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合肥可以吸引他们成为总部并通过竞争和优势整合,在智能汽车制造行业可以有所作为,但缺点是民营汽车和国外差距较大,而且奇瑞已经被收编国企了,竞争力存在问题,要看有没有强有力的手段。

小小看法,贻笑大方~



古月小小闲


在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的情况下,我认为十年后合肥成为华东第二城只有不到1%的机会。

华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是龙头老大这点无可置疑。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南通、常州这七个城市是摆在合肥面前的一座座大山!向往翻山越岭是件好事,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根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城市GDP百强》


排行榜数据显示,合肥排第28名,名次较上一年度前进一个座次。相比华东地区GDP第二城苏州近万亿的规模,合肥GDP3410.92亿相差近六千亿,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安徽省同期GDP是1.426万亿,比地级苏州市仅多出五千一百亿。
综上所述,合肥在十年内虽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仍旧无法撼动苏州作为华东地区GDP第二城的地位。个人观点,合肥最理想的成绩是在十年后达到华东地区前五的高度。


民间查访专员


十年后,合肥超越杭州苏州的可能性,并不能说没有,但是可能性不大。超越南京,则可能性很大!

但是,到2040年,或者在这之前,合肥完全有可能超越杭州和苏州!

在这四个城市中,合肥的起点最低。合肥在1952年成为省会之初,仅仅是个人口才五万多的小县城,经济规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垫底的,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合肥的经济规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仅排在第六位!工业基础,基本为零!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合肥目前的交通与南京和杭州相比,并不占据明显优势,但比苏州强。等到规划好的高铁线路和城际铁路建成后,合肥的交通状况才能在根本上超越南京和杭州。而这,需要时间。十年时间,交通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人口聚集能力,是一座城市能够得到多大程度发展的人口保障。截止2016年底,安徽常住人口已经达到6195万多,次于江苏,但高于浙江!在各自的省内,合肥的人口聚集能力,显然优于南京和杭州。所以,合肥的人口规模突破千万,并不值得怀疑!届时,人口聚集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将能得到有效显现。江苏人口虽然多于安徽,但是,省内徐州、苏州和无锡等城市的人口聚集能力同样不弱,从而形成人口分流。而浙江境内同样面临着和南京一样的问题!所以,在人口聚集能力指标上,合肥胜出。

城市发展的空间,还取决于国家对城市发展的定位。南京杭州合肥,是长江城市群的三大副中心城市,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区别!相比之下,南京杭州的城市基础优于合肥。但是,城市发展潜力方面,则不如合肥。因为,合肥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国家级交通枢纽,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城市,全国仅有的三座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城市之一,世界科技联盟会员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国家级科研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城市。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科技”,而且是国家级的!这一点,无论是南京杭州苏州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的科技基本上原发科技,原创科技,而且是尖端科技。当这些科技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合肥的发展必然能够突飞猛进,而合肥的改变必将是方方面面的!

目前来说,这四座城市发展速度,合肥是最快的,合肥不仅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二十座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前景最好的城市之一!

总之,合肥赶上并超越南京苏州杭州,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十年时间里应该能够赶上南京杭州,但很难超越。至于苏州,笔者以为至少需要十五年,但在二十年内,必将超越苏州!


郑瑞文2015


不是有可能,是必然的。

合肥5年就能成为华东第二城;

合肥10年后就是华东第一城,能超越上海;

15年后能超越东京,成为亚洲第一城;

20年后应该可以超越纽约。

成为全球第一大城。

毕竟合肥有地球第一台合肥“人造太阳”。

合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中科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合肥的发展,必然会受制于很多的东西,当初超越南昌,如今超越西安。

都是历史的大环境使然。和合肥的努力无什么关系。



就论定位,合肥很难超越南京,苏州,杭州。

不是很难,是基本没有可能。(这10年内)

以后100年,谁能说的清楚呢?

会不会外星人来入侵,然后非要住在合肥,合肥就发达了。



没有黑合肥,确实有激进主意,认为合肥可以逆袭,那是童话。

而童话都是骗人的。

合肥的大发展来源于省会的定位,还有科教城能给合肥带来多少的好处。没有那么的夸张。

苏杭南京都有各种的独特优势。合肥奋力追赶吧!


大合肥的小侦探


六十年前,如果有人说,合肥能够超越南昌西安,估计会有今天这些人一样的反应:你这是在做梦吗?

可是,今天,合肥不仅超越了南昌,也把西安甩在了身后! 今天,展望未来,合肥能不能超越南京杭州苏州,我认为,十年之内,几无可能!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的尺度放长到十五年,二十年,有没有这个可能?答案是,完全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

也许,有人会说,合肥在发展,难道苏宁杭不在发展吗?难道这三座城市坐等你合肥发展?坐等被你合肥超越?更何况,合肥现在的经济规模,和苏宁杭的经济规模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看一座城市的未来,不可能不以已经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作为思辨分析的依据!

是的,合肥今天的经济规模和苏宁杭相比,相差的不是一丁半点。但是,合肥拥有的条件中,有苏宁杭难望项背的,正是这些苏宁杭难望项背的条件能够保证合肥在将来完全能够超越它们!

第一,中国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合肥在国内是没有别的城市可以挑战的,就是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考虑到未来智能机器人在人类活动中的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经济效应,难以估量!

第二,量子科技,合肥在量子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即使是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在人类通讯领域、计算领域和军事领域,量子科技所带来的变革,将会是革命性的!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托卡马克——人造太阳的研究和开发,合肥同样也走在世界前面。一旦技术成熟,走出实验室,必将会给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带来根本性的革命。市场规模岂止是万亿的存在?

仅此三项,怕只是其中一项的成功,也是苏宁杭难望项背哪的!届时,超越苏宁杭完全是轻轻松松的——这就是科技变革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这就是为什么国家选定合肥为我国唯一的科技示范城市的原因,合肥是我国国内科技研发实力仅次于北京的城市。

即使是上海,有几家重要实验室也是在合肥的支援下建成的!合肥,也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座国家级综合科学中心城市之一,另外一座是上海。然而,如果没有合肥的支援,上海的这一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它,如北京、南京、武汉、西安和成都,虽然也在申请成为国家级综合科学中心城市,但截止目前还没有得到批准。为什么合肥能够得到率先批准? 合肥的经济增长率,目前也排在苏宁杭之前!杭州,除了阿里巴巴,还有什么能够在未来有如此气势的企业?苏州呢?虽然目前经济发达,但相对于合肥的产业科技含量,都只不过是低端的制造业!南京呢?其产业的科技含量,比苏州强不到哪里去!

综上诉述,本人基于了解到的信息,认为在接下来的五年,甚至十年,经济发展水平能够赶上苏宁杭就算不错,而且,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把时间延长到十五二十年,合肥则完全有能力超越它们!

本人从高中起,对国内和国际的发展预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失败过!

本人欢迎有识之士参与理性探讨。

鼠目寸光的喷子请绕道!


槟榔峡谷


理性对待这个问题,十年后合肥是无法超越苏州杭州南京的,莫说超越这几个城市,在合肥前面的还有无锡和南通(这里是GDP总量),想花十年时间超越苏州、杭州、南京,除非是合肥自己在发展,而苏州、杭州、南京都不发展,原地等着被合肥超越。

很显然,苏州、杭州、南京没有可能原地不发展等着被你超越。

当然,有追求是好的,我想提问题的人也不是为了挑起地域争斗,可以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还是要理性看待这种差距。


又见叶飘零的飘零驿站


合肥相比于宁苏杭,就目前而言,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不仅相对于宁苏杭,合肥可能比起宁波,无锡,南通都要略弱一点。

合肥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不健全,虽然依靠中科大有科大讯飞等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产业链并没有做起来,没有形成健全互补的生态链。只科大讯飞一个有点独木难支。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其他就是一些传统行业,在个人看来,传统行业给城市带来的活力有限,不可能吸纳太多的人才,一个缺少人才的城市是不可能迅速发展的。科大是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一般都不会留在合肥发展。合肥的房价在这几年的狂炒之下,比肩周边其他城市,但是产业及从业人员的收入要支撑这么高的房价还是够呛。房地产行业的衰落在未来也是可以预见的。



那么,总结一下,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并未起飞,传统行业暂无起色,经济龙头房地产发展已到瓶颈。人才外流,无法吸引人才。合肥拿什么在十年后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再对比一下杭州,阿里巴巴和网易,海康威视等培育了一大批中心互联网企业,集中力量,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效应。特别是阿里的生态之完善,直接秒杀90%的企业。马云筹办西湖大学等,又吸引了一大批顶级人才,如科学界极负盛名的施一公教授等,为杭州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浙江大学同样也是顶级大学,培养的人才却有很多都留在了杭州的企业,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杭州风景宜人,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定居。



杭州的发展潜力绝对是巨大的,在我看来,合肥是无法企及的,杭州才是名副其实的“华东第二城”。

接下来,苏州,在个人看来,要比杭州略逊一筹,但是相比南京还要好很多。


十年后,如果南京继续不温不火,而合肥加速发展,未尝没有可能超越南京,但是合肥要超越苏杭,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


我必达人


谁特码提问的问题,黑我大安徽。2017年安徽总量27500,苏州17300,杭州12600,南京11700,合肥7250(以上单位都是亿)。合肥和南京的差距接近4000,是合肥的一半还多。十年想超南京需要大概每年比南京多增长400。2017南京增长1200,也就是合肥2018增长1600。这不扯淡吗?杭州无锡情况同。再来说说苏州,17300占安徽总量的62.9%,超过苏州要占安徽的63%,合肥人口786万占安徽6195万的12.68%。如果gdp占安徽的63%,人均GDP是安徽的5倍以上,这样的省会你们觉得可能吗,安徽其他地方不发展了??觉得超南通还是有可能的,排在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后面,第七名。


日杂美狗必须死绝


十年后,合肥能否超越苏州杭州南京成为华东第二城

题主应该是问经济总量次入上海,成为华东第二城,有可能!看目前合肥低苏州GDP1万亿人民币,好像是天文数子,但是10年时间对一个城市发展起到绝对性的变化!

合肥经济基础薄弱是事实,发展潜力很足!合肥定位中国科技,科教,制造业中心城市,也将培育世界科技,科教,特大城市!这是国家给的定位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兴国的责任!

具我所知,我国好多名校已经进入合肥这座城市!名校入住科教科研再加强!

有人说差距这么大,你发展人家都不发展了吗?有你追的,科技兴城不一样!它将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人才等,有力的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是我们预测不出来的动力与活力!

所以我认为10还真有可能合肥成为华东第二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