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遊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我們對比中美教育方式可以看到,關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中美差異最為顯著。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而美國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與批判精神,注重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很多人都覺得,最理想的教育是將中美兩種教育模式的優勢相融合,使我們的孩子既有很好的基礎又有很高的創造力。

HandyKid精選6個美國家庭都愛玩的親子項目,都是利用家中常用的一些材料,有涉及物理化學知識的簡單科學小實驗,也有需要自由發揮的開放性挑戰。

爸爸媽媽們花時間一起陪孩子玩起來吧,在玩中啟發孩子思考,講講有趣的科學小知識,試試培養出寶貝的創造力來。


一、【浮力實驗】橘子的沉浮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涉及物理知識點:浮力,密度

材料:能容下橘子的透明容器、橘子

參考步驟:

◎在大瓶子中裝大約3/4的水

◎把橘子放在瓶中,觀察橘子是浮在水裡還是沉下去呢

◎取出橘子,剝掉橘子皮,再放進容器中,看看被剝了皮的橘子是浮還是沉呢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思考題】為什麼剝了皮的橘子更輕,反而會沉入水底呢?

【探索】嘗試一次剝掉一點橘子皮,尋找橘子沉浮的臨界點。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二、雞蛋自由落體實驗

這是一個經典STEAM教育項目,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幼兒園孩子到中學生都適合的科學挑戰。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涉及領域:工程思維,藝術思維

材料:紙筒、大米、氣球、塑料袋、海綿,家中有的材料都可以準備好,多多益善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為保護生雞蛋不被打碎,讓孩子設計出降落裝置和包裝,親自驗證自己的想法並改進

◎降落高度可以是桌子高,或是一層樓高

◎雞蛋外可以先套上密封袋,雞蛋碎了方便清理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三、行走的彩虹,給孩子科普毛細現象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涉及知識領域:毛細作用、色彩混合

材料:小碗,濾紙或厚衛生紙,色素(或紅、藍墨水),水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參考步驟:

◎五個小碗一字排開,稍隔些空隙,兩碗之間放一條小濾紙

◎第1、3、5碗分別滴不同顏色的色素,再裝滿水。第2、4碗留空

科學原理:

水利用毛細作用爬過了紙條,順便帶來了色素,並混合出新的色彩。


四、水袋穿破,滴水不漏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涉及化學知識點:塑料的分子結構

材料:塑料袋、水、削尖的鉛筆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參考步驟:

◎袋子裡裝上一半水,封好

◎提穩水袋,將鉛筆旋轉戳入水袋

◎鉛筆插進水袋,但水袋卻滴水不漏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科學原理

塑料袋大都是聚乙烯製成的,聚乙烯分子形狀像長絲,非常柔韌。當鉛筆快速刺入水袋時,聚乙烯分子分離但不會破裂,在鉛筆周圍形成密封,所以水袋滴水不漏。


五、牙籤變星星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涉及物理知識點:毛細作用

材料:5根牙籤,水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參考步驟:

◎牙籤中點處折一下,但不要折斷

◎如圖將牙籤擺在盤內,斷點處互相靠攏

◎滴幾滴水,觀察牙籤的“走位”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實驗原理:

牙籤由乾燥的木材製成,乾燥木材具有吸收水分的能力。

由於毛細現象,水滲入牙籤中並使木材膨脹,就像海綿浸泡在水中時膨脹一樣。彎折的木材膨脹後開始變直,幾截牙籤開始互相“推擠”,就形成了五角星的形狀。


六、認識大氣壓

【氣壓實驗】水面為什麼上升了?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涉及物理知識點:毛細作用

材料:水杯*2,盤子,食用色素,蠟燭,火柴或打火機

參考步驟:

◎在盤子裡倒入約1/2深度的水。加入色素可以讓實驗效果更容易觀察。

◎將蠟燭立於盤子中心,並點燃。

◎取一個杯子蓋住蠟燭。

訓練孩子創造力的6個親子游戲,家有3~6歲的孩子看看,開發大腦

科學原理:

水杯蓋上後,水杯內部的空氣被蠟燭的火焰加熱,氣體受熱膨脹。一些氣體從水杯杯沿溢出,因此能看到水中有一些小泡泡產生。

當杯中的氧氣用盡,蠟燭熄滅。杯內的空氣溫度下降,杯內氣壓降低,並且低於外界的大氣壓。因此大氣壓將一部分盤子裡的水壓到了杯子裡。


HandyKid發起粉絲群啦,私信我“粉絲群”,即可加入一起帶娃做實驗打卡噢!

關於HandyKid

HandyKid專注兒童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平時也會推薦一些好的讀物和紀錄片。

關注@HandyKid,讓教育更精緻,讓陪伴更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