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我還是喜歡買舊的

我家裡用的很多東西都喜歡買舊的。

但是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要實用的,如果只是放在家裡看看,甚至還要佔地方的,不大會去買。

(其實這就是個藉口。)

可能是受上海租借文化的影響,一直比較崇洋媚外,買的東西大多是國外的,以歐洲的為主。倒也不是覺得中國東西不好,主要鑑別成本太高了。聽到有句話是看到中國古董,直接說是假的就對了90%了,所以,太累,也太貴,玩不起。

小時候就很愛逛舊貨商店,那時候上海還有很多,賣的都是一些西洋玩意,覺得很新奇。比如現在很流行的雷朋眼鏡、Zippo打火機、犀飛利和派克的鋼筆,在當時因為根本沒進中國,見過的人不多,價格也很貴,只記得買過個全銅的舊 Zippo 打火機花了四十多塊。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這家全名應該是國營上海市貿易信託公司舊貨商店,一般人認為它的名字應該是“淮海路舊貨商店”,上海人習慣稱它為“淮國舊”。這是老上海的記憶,這裡以前人頭攢動,生意興隆。

可惜那時只是好奇好玩,沒想過升值空間,這些東西即便留到現在也值不了幾個錢。論升值好像還是中國的古董比較快,當然是要真正的古董。

最早的時候主要還是在ebay上偶爾淘一些自己喜歡的小東西,以前還有抽手卷煙習慣的時候,會陸續收藏一些純銀的或是錫制的煙具,還買過幾十個菸斗,大多是老的為主,最早一個是1921年的,dunhill剛生產菸斗沒幾年。打火機也買過幾十個,普通的到18K金的都有,品牌都是以登喜路為主,原因無他,就是比較喜歡dunhill 的簡潔內斂的風格,不浮誇。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十幾年前ebay上能看到好東西還蠻多,現在好像好東西少很多,品相也不太行。

以前在巴黎住的時候會經常到幾個著名的跳蚤市場去看看,比如最大的那個聖圖安市場Saint-Ouen,蠻大的,東西也很多,但是很雜,有些就是撿破爛,挑起來費勁,能看上的都很貴。對那裡的傢俱還有點興趣,就是樣子太奢華了,普通人家放家裡有點過。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巴黎有很多小的二手市場,有些只有休息天的時候在一塊空地擺上幾十個攤位,不過總體而言好東西不多。

倫敦也有個類似聖圖安的跳蚤市場,在諾丁山這邊,非常的出名,叫波多貝羅市場Portobello Market。

這個市場應該比聖圖安出名,原因是許多人對於Portobello Market的認知大概還是緣起於從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與休·格蘭特共同拍攝的電影《諾丁山》,這片子是1999年拍的了,蠻早的,那還是個DVD的年代。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這兩個市場主要去的都是遊客,真要挑到心儀的價格又合適的東西也不算容易,簡而言之,精品比較少,就如同電影裡說的,有些是真的,有些就不曉得了。不過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去湊個熱鬧很不錯的,至少能開開眼界,看到不少新奇好玩的東西。

上個月,去了英國朋友家裡度假,她家在離著名的工業城市謝菲爾德不遠的一個漂亮小鎮裡。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這是一個三口之家。英國鄉下的房子很漂亮,關鍵是非常的乾淨,家裡用的還是乳白色的地毯,從進門開始就是,似乎一點都不用擔心臟了。

順便去了附近的德文郡的 Chatsworth,查茨沃斯莊園 ,《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的家,所以也叫達西莊園。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這裡是傲慢與偏見和狼人等影片的取景地,地方和房子要比唐頓莊園巨大的多,也更奢華,藝術收藏聞名,德文郡公爵卡文迪什家族也是歷代人才輩出,包括政治家、化學家、英國首相、大學校長、攝影師,現已世襲到12代。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1847年戴面紗的處女是Chatsworth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輕盈的面紗完全不像是石頭雕的。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莊園裡的下午茶很贊,茶具都是用的Wedgwood韋奇伍德,選色很好看,點心很好吃,去的話一定要嚐嚐。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朋友家附近還有個古董市場,蠻大的,品相都非常好,可以挑的精品很多,我喜歡的各式傢俱、瓷器、銀器最多。這次去看了讓我過足了癮,亂七八糟的買了很多東西,有些東西因為買了體積太大了,沒能帶回來。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市場都在室內。

說起這個朋友,其實也不陌生,以前也轉過她們的文章(公眾號叫Olca Antiques),也是因為愛好,業餘時間搞搞收藏,順便幫國內的朋友帶點東西,以前也幫我買過好些東西。

比如這兩個鍍銀花瓶。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純銀口的威士忌瓶子,還有一些酒杯。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這次去小東西買了不少,裝了大半個箱子,有幾個買了體積太大了,只能先放在朋友家裡了,比如這個放煙斗的橡木小櫃子。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還有兩個1890年的傘架,上面是銅,底盤是鑄鐵,很重,沒法自己帶回來,只好以後再寄了。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這根手杖帶回來了,因為有買傘的經驗,全程拿在手裡就好了,上了飛機可以放在行李艙裡。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1920年法國產,銅鍍金,手繪瓷,瓷上也有鍍金,不過大部分都掉了。

這兩個玻璃花瓶和燭臺也帶回來了,本來不想買的,擔心路上會打破了,不過還好,朋友幫我包裝妥當,安全到家。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分體式花瓶,老的車料玻璃,底座是鍍銀。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手工切的車料水晶玻璃花瓶。

然後又買了幾個酒壺和煙盒,都是純銀的,品牌都是英國的老牌Aspray的。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都是純銀,左下鍍金,這個適合女士用的煙盒,裡面有鏡子。

還買了七七八八的生活用品,比如兩個維多利亞時代用汞工藝鍍金的大碗,可以給我每天早上吃餛飩用。一個橡木小箱子,可以放我的錢包卡片之類的。

鍍銀、純銀的燭臺、湯勺、刀叉、吐司麵包架子,以及幾個托盤等等。骨瓷的茶具杯子好幾個,還有些零碎的沒放上來。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有些我喜歡的東西太難帶回來了,就沒買,比如這個以前油燈改的燈座,非常的喜歡,可惜太大,估計有60釐米高,又是玻璃的,放棄了。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一個野豬頭,好像才合人民幣二千多,放在客廳裡應該蠻好玩(沒買,家裡領導不讓,說嚇人,買了也只能寄回來)。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英國人民喜歡打獵,這類動物標本蠻多的。

一張長凳,產於17世紀,距今三百多年,雖然是張普通的鄉下農村用的,但因其上面使用的痕跡和年代的長久,賣的倒是不便宜,好像要大幾百鎊。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英國的漂亮的瓷器最多,大多造型簡潔大方,但很多都是工藝難度大,藝術成分高的,比如下圖的這些瓷面上都是手繪的,還有純銀鑲嵌的,很好看,也耐看。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英國小城裡的二手市場裡面可選的東西很多,價格還都比較合理,至少我個人看上去都不貴,有空的時候可以多去看看。

好多舊的東西會一層歲月的痕跡,柔和雅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包漿,不會有生新生硬的光澤,很耐看,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銀,不太喜歡不鏽鋼,不鏽鋼看上去實在太硬冷了,還有點發黑的感覺。

以上

有些东西,我还是喜欢买旧的

現在關注的公眾號很多,我這個號更新慢,很容易就被湮沒了,所以,喜歡我的文,或者希望再有團購不要錯過的,還是把克勒kk這個號星標一下吧,謝謝。

喜歡這些文章就關注下吧

微信公眾號:color_kk(克勒kk)

知乎/新浪微博:克勒kk

個人微信號:kk_101_thing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