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在建党97周年

除了建党节当天

“我与检察共成长”座谈会的召开

其实威检君还留了一个大招

是什么呢?

「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

就是

“书香检察”读书沙龙

为进一步落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安排,推进全市检察机关“素质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在建党97周年之际,联系我院实际,在市检察院开展“书香检察”读书交流活动。

活动内容

“我读党史”

各支部领取《中共党史人物传》,并利用“三会一课”进行读书分享交流,内容为读该书的收获,与学习、生活的联系等,并撰写读后感。

书韵流香,你我共赏

各支部选取3名干警推荐书籍。推荐书籍体裁不限,推荐以书面推荐为主,简要介绍推荐书籍梗概,说明推荐理由,简要阐述对自身学习、生活带来的转变。

今天,威检君就带来了

部分干警的心得体会

请接着往下看

「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我读党史”

「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符宇

威海市人民检察院 未检处

读书读史读人物,书是食粮,史为借鉴,人乃标杆。

读书读史读人物,书是食粮,史为借鉴,人乃标杆。读中共党史人物传,除了了解那些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缅怀壮怀激烈的革命前辈,我试图在其中读出自己的一点心得。

选择先读《陶铸》,是因为多年前读过他的爱女陶斯亮所写的回忆文章《我的父亲陶铸》节选。现在读这一章,仿佛看到老朋友迎面而来,在亲切之中能够更完整的品味这位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光辉的一生。

陶铸,原名际华。1908年生于湖南祁阳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直至1937年9月被营救出狱,出狱后赴湖北开辟了鄂中抗日游击区。解放战争期间转战白山黑水,后又受中共中央委托进入北平,与傅作义将军谈判和平解放北平。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等职务。196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66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1969年11月因受迫害病故。

了解陶铸,我认为1967年他给女儿做的一首《满江红-赠斯亮》最能体现他的性格:

指点江山,有无数英雄俊杰。鼓风云,斗争深入,凯歌声烈。螳臂挡车终被碎,铁轮滚雷即成辙。看全球到处展红旗。莫疑择!

伤往事,何悲切?女长成,能接班。喜风华正茂,豪气千叠。不为私情萦梦寐,只将贞志凌冰雪。羞昙花一现误人欢,谨防跌!

是的,即使花甲之年身陷政治漩涡之中,他仍然坚定的告诫年轻人“莫疑择”,同时恳切的提醒道“慎防跌”。可见在几十年的浮浮沉沉中,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也从未放弃过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要求,力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做到了对党忠诚,对己自省。

陶铸的“忠诚”体现在他坚持实事求是,不盲从、不犹疑、不偏离。早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就敢于在学习沙盘课程中向教官提出异议,教官虽然勒令他退出教室但也向他人称赞陶铸是个将才。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期间受审时直言信仰共产主义,被法官问:“放你出去,你可相信三民主义?”陶铸说:“不。我不骗你,你放了我,我也不相信三民主义。信仰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60年代初,中央认识到“大跃进”的错误,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陶铸当时主持广东全省工作,认为中央的指示必须坚持贯彻,“浮夸风”的教训必须认真吸取,但是对调整不能一风吹,一刀切,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拍板保留了广州市在“大跃进”期间新办的一批轻工企业,为广州市的轻工业发展保存了火种。

陶铸的“自省”则体现在他对待自己和家人的高度要求上。三年自然灾害过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在“大跃进”浮夸风席卷而来时,自己也曾头脑发热,于是带头在党内外三番五次进行公开自我批评,并实地调查发展农村经济经验,形成了《龙胜调查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农业生产要有责任制。陶铸喜欢松树的风骨,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我想:所谓的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以此自我要求,陶铸在粤东检查工作时总是约法三章,不准迎送、不准请客、不准送礼。而出国参加会议时却用自己的津贴为广东粤剧团买回一台幻灯机,没有给家人买一件小礼品。对唯一的女儿,他直言:“我不会给你存钱的,你要靠自己的本事。我干一辈子革命,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希望死后人们在我墓前立块牌子,没有官衔和生平事迹,只写上‘共产党员陶铸之墓’八个字就心满意足了。”

陶铸的“忠诚”和“自省”来源于哪里,我想是得益于他一直不间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他自幼好学,上过半年小学,当了三年学徒,期间刻苦自学,熟读了四大名著已经唐诗宋词等书籍。等到武昌、芜湖做杂役的三年生涯中,又从报章杂志上积极接触新事物。在黄埔军校期间,经常阅读革命书刊,学习军事技术。即使狱中四年也没有荒废,阅读了《史记》、《古文观止》等古典著作以及《东方》、《国闻周报》等报刊,还系统研究了政治、经济、历史、文艺等理论,并对马恩著作进行了深入的钻研,以至于后来感慨自己是监狱大学毕业的。读书开阔了他的思路和眼界,为他构筑起了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使他具备了客观、独立思考的能力。陶铸曾提出“没有文化,政治觉悟是不可能提得很高的,我们的政治工作,决不能以‘老粗’为光荣。”所以他一贯重视知识分子的和文化的作用。在如火如荼的“反右倾”扩大化和“左倾”思想泛滥的年代,陶铸保持高度清醒,多次阐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最本质的思想,认为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要发扬高度的民主,党的责任就是组织大家,把大家的意见拿出来。而在工作实践中,陶铸也是这样做的,他公正评价知识分子在革命中作用,积极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在广东工作期间他的统战工作做得尤为出色,并任用和保护了一批党外专家、学者,让他们能够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正是一以贯之的学习、独立自主的思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了陶铸“忠诚”的品格,锻造了他“自省”的能力。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读《陶铸》,似乎他六十多年的倥偬岁月历历在目。告诉我们正是无数如他一样的革命先辈,以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奋斗和胜利,也以他们曾经用失败总结的经验教训,来提醒我们、警示我们,无论在工作中,学习中,只有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真正做到不偏不倚,真正做到维护公平正义。而对党忠诚,保持自省,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

书韵流香,你我共赏

「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孙慧莲

威海市人民检察院 侦监处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爱来填充自己的内心,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

阿兰•德波顿 《身份的焦虑》

书籍梗概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结”。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者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焦虑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让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解开心结,感悟人生更加丰盈适意的含义。

推荐理由

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从“民主社会拆去了所有束缚人们梦想的藩篱”后,我们开始无法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我们太着急成功,太着急过标配的生活,太着急希望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但当现实不能满足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心生不满,被透支的生命、被忽视的抑郁和被裹挟的堕落分沓而至。如何克服这种焦虑,德波顿认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人要知足常乐。但作者没有停留在这个分析上,他通过对哲学、艺术、宗教、政治等领域的解读,帮助我们寻找自身的真正诉求。以哲学为例,他认为,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一种自信,即就算我们没有得到他人的溢美之词,依然有资格赢得他人的爱戴。也就是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形象。

「562期」「合欢树下」书韵流香,你我共赏——市检察院“书香检察”读书沙龙活动重磅来袭

这就结束了么?

没有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