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本來打算今年的伏天哪兒也不去,就在家中避暑過夏。沒想到,當南京入伏後開啟了酷暑桑拿模式的同時,南京的空氣質量指數非常好。這些天,天空藍藍的,不時還飄著幾朵白雲,此時不遊,更待何時?就這樣,計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了。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門樓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走近夫子廟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午後一點時分,在太陽炙烤下,地表溫度大約在50度左右。夫子廟沒有了接踵摩肩的人流,失去了往日的喧囂,我獨自一人靜靜地行走在街上,邊走,邊看,邊想,邊拍攝。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白牆黛瓦映入眼簾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夫子廟街景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記憶中綠色的郵筒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在靜靜地流淌,似在向人們訴說這裡曾經的“六朝煙月,金粉薈萃”,更兼十代的繁華。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夫子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二龍戲珠照壁,全長110米,高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藍天白雲與魁星閣、秦淮人家、河中的畫舫,成就了南京最美的經典畫面。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天下文樞,魁星閣及河中的畫舫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畫舫碼頭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秦淮河邊停泊的畫舫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夫子廟是中國四大文廟,為中國古代江南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欞星門及後面的大成殿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天下文樞門樓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江南貢院的魁星閣與秦淮人家隔河相望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古代考生雕塑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別緻的路燈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順著貢院街往東走,在街北邊,就看到江南貢院的門樓了。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1168年清同治年間,建立江南貢院。鼎盛時期,僅考試號舍就有20644間,加上附屬建築數百間,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其規模之大、佔地之廣居全國各省貢院之冠,創中國古代科舉考場之最。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從此江南貢院便結束了它的使命。從貢院落成到晚清廢除科舉江南貢院為國家輸送了800餘名狀元、10萬名進士、上百萬名舉人,明清時期全國半數以上官員都出自江南貢院。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江南貢院的原址上修建了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自右往左的三面掛幅依次是:自古出狀元的寶地;中國最大的地下博物館;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考生雕塑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江南貢院門前對聯:變化魚龍地,飛翔鸞鳳天。 門楣:中國古代官員的搖籃 。

我們這一代中的大多數人,經歷了廢除高考制度後的上山下鄉,其中一部分人參加了恢復高考後的考試。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當下正值一年一度的高考後的錄取階段,此時的牌樓掛了3個大紅燈籠,中間的上面書寫的是狀元,東西兩側的燈籠上分別是榜眼、探花的字樣。這是以古老的方式,對考生的一種祝福。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古秦淮東門樓

2010年,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夏日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藍天白雲之下,兩岸綠樹掩映著白牆黛瓦,住著秦淮人家。秦淮河水,靜靜地流淌,畫舫穿梭其中。這就是夏日風景秀麗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