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廢品站閒逛,花30元購買一銅器,結果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五千年的歷史,讓中華文明孕育了無數珍品,然而因為戰爭等種種意外,導致了許多珍寶流失損壞。不過,還是有一些國寶因為機緣巧合僥倖保存了下來。比如子淵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件器物,就曾被當做廢品賣掉,慶幸被專家及時發現,才花30塊錢將它贖了回來。

專家在廢品站閒逛,花30元購買一銅器,結果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廢品收購站

在陝西省寶雞市區,有一家玉泉廢品收購站,主要是收購廢棄的金屬製品,回收後用以鋼鐵冶煉,周圍的許多居民都會把家裡沒用的鐵器丟到這裡賣。1965年的一日,寶雞博物館專家佟太放跟往常一樣,閒來無事到廢品站周圍閒逛——因為那時候的許多居民缺乏文物意識,家裡上了年歲的器物,很容易被當做廢品賣了。如果佟太放運氣好的話,或許意外能發現一些珍品,撿個漏帶回博物館。

佟太放仔細翻看了今天收上來的廢品,四處轉悠了幾遍,發現沒有什麼值錢的鐵器,準備轉身離開。不料,他突然掃到廢品角落邊有一個造型奇特的銅器,這瞬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拿起來仔細看了幾眼,覺得可能有點價值,於是跟老闆說明情況,希望能賣給他,他馬上回去拿錢。

專家在廢品站閒逛,花30元購買一銅器,結果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何尊

佟太放飛速趕回了博物館,跟館長彙報了此事,此事引起了館長的重視,館長把隨身帶著的50塊錢給了他,讓他儘量買回這個銅器,以做進一步研究。他再次回到了廢品收購站,經過幾次講價,最後以30塊買回了這個青銅器。佟太放把青銅器拿回博物館後,館長召集相關專家進行研究,結果卻讓人意外震驚——這是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因此該青銅器被定名為“何尊”。

專家在廢品站閒逛,花30元購買一銅器,結果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何尊銘文拓片

佟太放拿回的何尊的造型比一般的要奇特許多,最為重要的是,青銅器下面有122個銘文,是周成王時期的重要史料,記錄了周成王營建東都洛邑之事。此前,關於西周歷史是否真實存在,一直缺乏有力的文物證據,隨著如今何尊的發現,可以說是最好的證明了,其文物研究價值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122個銘文中有“宅茲中國”四字,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很快,寶雞博物館的何尊就被認定為曠世珍寶,並被列入永不能外出展覽的國寶級文物。整個中國,這樣的文物總共只有64件。

專家在廢品站閒逛,花30元購買一銅器,結果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西周時期國君理政場景復原

經過博物館和相關部門的事後調查,才摸清了這件國寶被賣的全過程。兩年前一場暴雨過後,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陳堆在所租房子背後的土崖,發現有一道亮光,於是就用手和小钁頭刨,結果就刨出了個銅器。1964年,陳堆夫婦從寶雞返回固原,臨走時便將銅器交給兄弟陳湖保管,卻不曾想陳湖在第二年就將其賣到了廢品收購站,這就有了後來佟太放“撿漏”的故事。

專家在廢品站閒逛,花30元購買一銅器,結果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回想起這個青銅器被發現的全過程,不得不說這是運氣。如果不是因為佟太放在廢品站發現了它,可能它已經被熔化冶煉鋼材了,那麼對於整個國家和歷史學界而言,都是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而為了挽回這個損失,佟太放只花了30元,可以說,這或許是史上最值錢的“30元”了。

參考文獻:

《國寶檔案(李海明、惠軍著)》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