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報」駐村更助村 鄉親奔小康——記延長縣羅子山鎮桐居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呼春業

「延安日报」驻村更助村 乡亲奔小康——记延长县罗子山镇桐居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呼春业

延長權威發佈 關注民生動態

「延安日报」驻村更助村 乡亲奔小康——记延长县罗子山镇桐居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呼春业

●呼春業(左)與劉得生察看蘋果長勢

帶領村民謀劃脫貧產業、興建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短短3年時間,地處黃河沿岸的桐居村蛻變成了一個富裕宜居的秀美村莊。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村裡人樂得合不攏嘴,“多虧了我們的胡隊長”。大家口中的這位隊長就是延長縣新農辦副主任呼春業。

2017年,呼春業擔任羅子山鎮桐居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幫扶要精準,摸底是關鍵,初到村上時,他就挨家挨戶去走訪。一年的收入來源,產業發展情況如何……每一項他都記錄下來。憑藉自身20多年基層工作經驗,他心中有了方向和思路,“桐居村有蘋果1378畝,產業基礎比較好,就是管理技術上不去,同時基礎設施建設是制約村子發展的最大因素,要在這兩方面上下功夫。”呼春業說。

建活動陣地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走進桐居村,嶄新的門樓聳立在村口,一條寬闊整潔的柏油路順著地勢蜿蜒而下,巷道兩旁一排排整齊的房屋讓人眼前一亮。

多年來,桐居村的黨教室就是幾孔破窯洞,周圍雜草叢生。“村上開會的時候都在槐樹底下,沒個去的地方。”村支書呼建斌說。

“不管有多難,首先要把陣地建設起來,必須新修黨教室。”呼春業下定了決心,這一想法也得到了本單位的支持。沒過多久,呼春業就帶著技術人員來實地勘察,投資37萬餘元對黨教室進行了維修改造,還新建了文化廣場,配備了健身器材,3間嶄新的衛生室也建了起來。“黨教室是村上的活動陣地,是凝聚人心的地方,能夠樹立一個村的形象。”呼春業說。

現如今,黨教室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聚集地。為了更好地滿足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呼春業的努力下,第二個文化廣場也建了起來,扭秧歌、跳廣場舞已成了村裡人的必修課,廣場周圍還開闢了兩處小花園。“老呼是能人,不愧是當過兵的,毅力強,認定的事一定要辦成,這兩天他正謀劃著往花園裡種花呢。”呼建斌說。

接水修路 完善基礎設施

說起村上的變化,73歲的貧困戶劉世情特別開心。長期以來,劉世情一家吃水是靠農用三輪車跑到4裡外的水井拉水吃,一家人除了做飯洗碗,平時都捨不得用水。“缺水,沒辦法,幸好我院子裡打了旱井,平時下雨能聚點水,用來洗臉、洗衣服。”劉世情告訴記者,“現在就不用那麼麻煩了,胡春業給我們把自來水都拉到家裡了,再也不用跑那麼遠拉水,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特別方便。”

在呼春業的努力下,桐居村不僅實現了引水上塬,還協調硬化了2公里的村級巷道和4.7公里的通村公路,鋪磚路把家家戶戶都連在了一起,更加方便村民出行。“老婆兒老漢兒去廣場上鍛鍊,再也不怕會磕磕絆絆的了。”劉世情笑著說道,這也正是桐居村變樣兒的真實寫照。

幾年來,新農辦投資了260萬餘元為桐居村新修了7條生產路,維修了溝底水井,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垃圾臺、公廁等基礎設施應有盡有。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便利的生活條件,為產業發展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強化技術指導 實現提質增效

如今桐居村蘋果產業一年收入達200萬元以上,短期內能夠實現快速提質增效,這和呼春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我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村為果農培訓,每年至少2到3次,提高他們的管理意識和水平,鄉親們都學到了技術,現在勁頭非常高。”呼春業高興地說。

貧困戶劉得生就是受益人之一。“我種了8畝蘋果,原來管理技術太差,去年才賣了3萬塊錢。”說起自己的蘋果劉得生得意地說,“要感謝呼隊長,給我們聯繫培訓,打藥、修剪、套袋、拉枝我都學會了,我今年套了7萬果袋,一斤賣個3塊錢應該差不多。”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通村路的修建更讓鄉親們開心。“現在大車都能開進村裡來,蘋果裝卸臺今年也建起來了,今年蘋果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劉得生說。

不只是技術,在與劉得生交談中,記者瞭解到,呼春業聯繫所在單位為果農在化肥、果袋、割草機、噴霧器等生產物資上給予大力資助,免費發放紅薯苗,鼓勵產業戶種植紅薯、紅蔥以及小雜糧,同時發展養殖短期產業,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通訊員 賈寰 延安日報記者 葉樹峰)

中共延長縣委通訊組

電話:0911—8614641

「延安日报」驻村更助村 乡亲奔小康——记延长县罗子山镇桐居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呼春业

總編:李國強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