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上的“好品味”到底欺骗了多少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了“佛系”“丧”“亚文化”之后,这批最潮的当代青年最近开始流行了“土味”,各类元素轮番上阵,在主流权威这个闪耀的舞台上,什么正当红什么就是绝对的“酷”,例如小猪佩奇的社会人,一时之间,像势不可挡的洪水猛兽。

在快速时代下生活的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就不会被遗忘了吗?其实这种偷换概念式的酷,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品味?

这个复杂的问题很主观,同时也很客观。

音乐上的“好品味”到底欺骗了多少人?

小王刚进了一个音乐分享群,在这个英文名的群里分享了一首《我们不一样》,只是一次无心之间的随手分享,就被群主踢出了群,懵逼的他并不知道这一切发生了什么,然而为了群里的小众好品味,群主不得不经常性清粉。

这种现实情况比比皆是,找对象看音乐品味,关进监狱请按风格分开,在小众音乐群里分享流行歌曲要被踢。

为了保持独特的风格和品味,大家去找在同种音乐风格里找到身份归属,这不亚于在社会圈层里觥筹交错,找到一个圈子里的同类吃喝玩乐。

音乐上的“好品味”到底欺骗了多少人?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音乐品味很独特,也正因如此,你喜欢的音乐能暴露你的很多东西,比如你的年龄,甚至你的成长背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说,最能确定一个人所属阶层的是他的音乐品位。可以根据一个人喜欢的音乐准确地判断他的性格,或者他想投射的性格。

人们对音乐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很简单,你听得次数多了,你就有可能喜欢上。有研究发现,如果给一群英国孩子和大学生播放他们不熟悉的巴基斯坦音乐,听得次数越多他们越喜欢。DJ就是这么打造热门歌曲的。听广播时听众无法暂停,好像一些DJ明白,只要让你把一首歌听上二十遍,你就会喜欢上它。心理学家解释说,当我们反复接触一种刺激,如音乐或图形,我们的感知流畅度就会提高,我们学会了更容易地处理那些刺激。我们把这种解读时的轻松感翻译成了好感。甚至播放顺序也会影响我们的偏好。

音乐上的“好品味”到底欺骗了多少人?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好品味”这个概念也是站不住脚的。

“科学上,没有哪种客观公正的方式来测定什么是’好’的品味,什么是‘坏’的品味。你给它下的任何定义都是基于当时的时间、地点等种种变量。” 牛津大学音乐认知与感知梅隆博士后学者 Jonna Vuoskoski 说。Jonna 并不觉得品味是个有用的社会学概念。

“我们的音乐喜好是一系列元素的共同结果:周围的环境,以及我们个人的性情喜好,”她解释道。“在一些亚文化群体中,群体的音乐品味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研究的结果十分一致,特定的性格、特征和特定的音乐风格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比如说,经验开放性(即对多样事物的好奇心、接受程度和创造能力) 突出的人的音乐喜好会更加多变,会更喜欢复杂的音乐。

音乐上的“好品味”到底欺骗了多少人?

其实情侣间的音乐品味也会大相径庭,这并不一定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他们品味上的争议越明显。地盘越小,战斗越激烈。这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小差异的自恋,类似的人之间微小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敌对。这部分是因为喜好以知识为基础。喜好一个东西的人和不喜欢一个东西的人却很接近。因为对一个小众的作品来说,不喜欢它也要以理解它为基础。喜好是公共的。一个人的衣服表现了他的喜好,但不一定能表现他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往往是私密的。讨论喜好的东西可以帮你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你的朋友。但你往往只跟自己社交圈里的人讨论不喜欢的东西。”

音乐上的“好品味”到底欺骗了多少人?

曾经我们会被一种风格所掌控,比如你是一个非主流,他是一个嘻哈少年,她又是个机车狂热分子,或者什么车库摇滚之类的,但年轻人不应该被一种风格所定义,因为限制我们的那些“权威”迟早会消失殆尽。所以不如真挚地喜欢自己所爱,即使你的选择很小众,但只要你对你的喜好怀有热情,不要迎合所谓的品味,并相信你自己,那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自从被踢群后,小王一直研究怎么养成好的品味,网络上那些大V的振振有词让他又陷入怀疑,媒体的声音越大越让他感到迷茫。

突然有一天,他暗暗下定决心,不如就听从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喜欢那些和自己生活相匹配的东西,日复一日十年后,想起曾经听过的《我们不一样》,他笑着回过头来看,自己的确是不一样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