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到刷新「宇宙第一大單」?這個物聯網風口太猛了!

一年不到刷新“宇宙第一大單”?這個物聯網風口太猛了!

去年10月,圈內人還將高達50萬片的中國電信NB-IoT模組招標奉為“宇宙第一大單”。誰知一年不到,我們就看到中國聯通拋出300萬片的採購需求。

兩大運營商敢發起如此大規模採購,反映出低功耗物聯網模組性價比大的大幅提升,也說明物聯網市場需求的迅猛增長。

這其中,移動物聯網市場的發展尤其引人矚目,據業內統計,到2020年,我國移動物聯網業務總市場規模將達1.76萬億元。

想抓住這個大風口的,還不趕快掃文末海報二維碼,搶套好模組?

模組再刷大單 物聯網服務需求暴漲

雖說圈內毫不懷疑物聯網模組快速增長的“刷單能力”,但一年不到,單筆採購量就從50萬片飆到300萬片,還是讓人吃驚。對物聯網服務的旺盛需求加快了硬件的成熟度,而硬件性價比的提升反過來又激發了新需求。

“此次中國聯通的採購開出‘限價35元/片,中標廠商不低於4家’的條件。按此估計,一年時間內,NB-IoT模組價格降了40%左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電信去年採購50萬片模組時提供了高額補貼,也只敢讓一家企業中標,就是要做大規模來壓低模組成本,“現在不需要這種手段,廠商都有錢賺,說明市場真旺了。”

而隨著模組性價比的逐步提升,NB-IoT為代表的新一代物聯網技術在煙感、水務、消防、停車等應用中,對GPRS、WiFi、RFID等傳統物聯技術的替代不斷加快。

“一家大型燃氣公司可能就要1萬個終端來替代原有傳感器,現有公共事業(水、電、氣抄表業務)應用最少需1,500萬每年的模組量,這樣看來300萬訂單不算大。”一位應用商表示,無論是NB-IoT、LoRa還是Sigfox和ZigBee都呈現硬件加速升級與場景應用快速提升的聯動局面。

拓移動物聯網市場 需精準定位模組支持

在市場需求剛爆發的今天,要想從越做越大的物聯網蛋糕上分一塊並不難。滿足更多客戶時空感知需求的移動物聯網市場就是個大風口。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課題組發佈的《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2017)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移動物聯網業務總體市場規模可達1.76萬億元。課題組負責人、復旦大學產業經濟學系副教授劉明宇表示,在移動物聯網時代,人類不再直接操控機器,移動終端要根據系統中現實世界的映射自主決策,這令獲得高精準定位信息支持的移動物聯網應用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而想要從未來龐大的無人駕駛、個人可穿戴終端甚至智慧城市等移動物聯需求中分羹,你首先需要一個具備高精準定位能力的模組。那麼,有哪款模組可供選擇呢?

為滿足各類合作伙伴需求,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專門開發了“千尋魔方”系列模組,通過集成千尋位置單頻RTK播發服務及天線調優方案,助各類終端實現亞米級精準定位,更可通過集成千尋A-北斗服務將初始定位時間縮至3秒以內。

除了過硬的定位精度,千尋魔方1元硬幣大小的體積和超高的性價比也都給各類合作伙伴創造了開發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