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後 魚塘管理很重要!

進入秋天以後,一陣秋雨一陣涼,池塘早晚水溫差會慢慢變大。對魚塘來說,秋季既是魚類加快生長、催肥長膘的旺盛時期,也是魚類疾病和浮頭泛塘的高發季節。因此,秋季魚塘科學管理,對增加養殖產量,提高養魚效益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將主要技術要點介紹如下,僅供養殖戶朋友參考。

一、調控好水質

魚塘水質調控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水體“肥、活、嫩、爽”。主要有以下四種措施:

1、加換新鮮水。將水位加深至2米以上,每隔10天左右加換新鮮水1次,每次加換水量為20~30釐米,時間以晴天上午12:00至下午2:00或清晨3:00~5:00為宜,忌選擇傍晚加換水,以免引發魚類浮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增加溶氧。池塘增加溶氧的主要措施是使用葉輪增氧機、微孔增氧機增氧、灑增氧顆粒。葉輪增氧的正確使用方法是晴天中午開,傍晚不開;陰天清晨開,白天不開;有浮頭徵兆時提前開;陰雨連綿半夜開;最適開機時間和開機時長,應根據天氣、魚類的動態以及增氧設備負荷等靈活掌握。通威微孔增氧機能促進水流的上下流動,將底部有害氣體帶出水面,改善池塘底部的水質環境,增加採食區域的溶氧;

使用方法是陰雨天半夜開;晴天中午開;日出之前開;採食前後開;以提高水體溶氧、增加採食。當增氧設備故障、或潑灑活菌產品時,應及時使通威高氧補充池塘底部溶氧。

3、調節塘水pH值。養殖水體的PH值是影響養殖魚類攝食、生長的重要因子之一,保持pH值的穩定是保證穩產、高產的重要手段。有條件的半月潑灑1次生石灰,以中和酸性、提高pH值,增強養殖水體的緩衝能力;也可以多開增氧機、改兩次池底,減少有機質在塘底厭氧發酵產酸,能一定程度提高池塘緩衝能力。將PH值調控在7.0~8.5之間,有利於大多數魚類的快速生長。

4、使用微生態製劑改良水質。當水源水質較差或注水不便時,可使用生物製劑,以增加溶氧,降低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抑制病菌生長,改良水質和底質,增強免疫力,有利於魚類生活和越冬前體質保健。生物製劑在分解有害物質過程中需消耗水中的溶氧,故通常選擇在晴天上午9:00~10:00使用,用後開增氧機。

購買任意產品滿1000元贈送700元 酵之源 進口EM菌種 您身邊的發酵車間;酵之源是EM菌種子;自己發酵,有益菌活力高、效果好、畝調水成本低至約1元

二、科學投餵

晚秋陰雨天和晴天交織,池塘魚類採食也頗受影響。魚類投餵要做到“四定”:一是定質,應投餵蛋白適宜、好消化的優質飼料;二是定點,魚類集中攝食的食場做好消毒為健康攝食創造條件,以提高飼料利用率;

購買任意產品滿1000元贈送700元 生力泰 預防腸炎 抑菌調水拌料 腸道衛士,調節腸道,減少患病風險,防止病害復發

三是定時,每天投餵上午8:00~9:00、中午12:00~13:00和下午16:00~17:00各投餵1次;

四是定量,投飼量應根據天氣、水質、魚的攝食活動情況和所投飼料的種類靈活掌握,投飼前開投料機運行1分鐘,將魚群吸引到投料臺前再裝料。根據魚類的採食請況,可逐步調節投餵量。

三、防治魚病

晚秋是魚塘疾病的又一個流行期,主要是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有爛鰓、腸炎、赤皮、水黴等;病毒性疾病為出血病。魚病防治應堅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則,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做好池塘改底尤其是投餌區的底改,減少殘餌、糞便等的變質腐爛,防止病菌傳染;

二要定期進行池塘水體消毒,殺滅有害細菌,改善水環境,預防病毒病發生,常用的消毒藥物有聚維酮碘、二氧化氯、戊二醛等,晴天上午全池潑灑法使用;

三要根據情況投餵藥餌預防或治療魚病,常用藥物有氟苯尼考(魚氟星)、恩諾沙星(菌血止)、三黃(三黃散)等;

四要發現魚體有寄生蟲寄生感染時,及時做相應治療處理;準確判斷、對症用藥,防止魚病蔓延造成更大損失。

四、日常管理

1、加強巡視。

堅持投料時多觀察吃料情況;晚上巡塘檢查是否缺氧;黎明時是池塘溶氧最低的時候,易發生魚類浮頭,嚴重時會造成“泛塘”死魚,因此要特別注意巡塘。發現魚類缺氧浮頭,應加註新水、使用增氧設備全開或提前預備的增氧顆粒(通威高氧)。發現池魚吃食不正常,離群獨遊或伏於淺水中不動或急劇遊動,掙扎不安,這是魚類患病的反應,應及時治療。

2、關注餌料健康。

一是草魚吃剩下的植物莖、葉等殘餘物,在水中易腐爛變質,易誘發魚病,要及時撈除;二是天氣陰雨潮溼,儲放條件不當的料房應特別注意,飼料淋雨、受潮易變質,變質飼料不要喂,會引發腸炎;因此料房飼料不應堆放過密、做好防潮、料垛間並留有一定間隔,晴天敞開料房門窗、利與通風散潮;

三是對池塘內的病魚、死魚要及時撈出,遠離池塘、合理掩埋,以防病原擴散;四是可投餵越冬強化料、魚不紅、不掉鱗、耐運輸,越冬期間掉膘少、健康越冬。

3、做好魚塘日誌。池塘管理日誌應詳細記錄飼餵、用藥及異常情況並妥善保存;以備需要時查看、和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