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虹鳟属淡水 生吃淡水鱼风险更高

日前,国内《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但一发布就引发众多网友质疑,原因是标准制定者是虹鳟养殖企业。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出炉

今年5月,一则“我国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已占国内三分之一市场”的新闻引起了争议。有人说,青藏高原养殖的是“虹鳟”,并非“三文鱼”。那么,虹鳟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呢?

近日,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而下这个定论的,是一个协会和13家企业。

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团体标准发布会,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其中,虹鳟被列入三文鱼的一种。

该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此外,对产品标签作出明确要求,并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

据悉,“《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以及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成立的标准起草组起草并发布。

有网友发现,参与制定标准的多为虹鳟养殖企业。

福州日料店:虹鳟鱼并不适合生吃

福州日料店“膳之缘”的经营者张先生告诉记者,虹鳟鱼属于人工养殖鱼,因体侧淡淡的彩虹色而得名。据他介绍,虹鳟鱼和三文鱼,活着的时候,区别非常大,单凭虹鳟鱼身上那条显眼的彩虹带,就轻松可以把两者分开。但做成刺身之后,两者又很接近。包括口味,只要足够新鲜,放到桌上,一般人很难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当然,淡水养殖成本较低,与天然三文鱼有本质上的区别,人工养殖的鱼体内容易含有寄生虫,并不适合生吃。”

张先生认为,虹鳟鱼和三文鱼之间最明显的区别还是价格。“进口三文鱼一斤批发价格在55元左右,虹鳟鱼则是30-40元左右,两者价格差距最大时接近一倍。”

据张先生透露,正规日料店提供的一定是来自挪威或者丹麦的三文鱼,绝对不会用虹鳟鱼替代三文鱼。

那么到底何为“团体标准”?

据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因此,刚刚出炉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主要是团体内部成员约定采用,团体之外可自愿采用。

记者注意到,该团体标准的出台之所以引发消费者广泛质疑,主要原因是认为其缺乏权威性。

标准出炉后,上海等多地消委会对此表示关注,称将组织专题讨论。

专家:生吃虹鳟的风险更大

三文鱼是英文“salmon”的广东话音译,这个叫法是从香港传过来的。标准意义上的三文鱼,专指大西洋鲑,和青藏高原上养殖的“淡水三文鱼”是同科不同属。

事实上,虹鳟鱼与三文鱼表面上是名分之争,争论的背后其实是生食淡水鱼的安全问题。

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炳谦认为,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取决于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他认为,无论是海水的还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养殖过程中没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或者没有病原体,并且在吃之前有个冷冻的过程。

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则认为,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出现寄生虫的可能,但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较少;淡水鱼的寄生虫与人体生长环境接近。他提醒:“生吃虹鳟的风险比生吃海水三文鱼大得多。”(记者 朱美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