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大將軍找了一個女婿叫司馬師,結果他兒子女兒都死於女婿之手

今天要和大家說到的這個悲劇人物叫夏侯尚。他是夏侯淵的侄子,和曹丕關係比較親近。曹操平定冀州,夏侯尚為軍司馬,率領騎兵跟隨曹操征伐,後任五官將文學。曹操被封為魏王,魏國建國之初,升為黃門侍郎。代郡胡人叛亂,曹操派兒子曹彰前去征剿,夏侯尚參與軍事,代郡平定。曹操在洛陽駕崩,夏侯尚持節護送曹操的靈柩回到鄴城。根據這件大功再加上以前的功績,夏侯尚被封為平陵亭侯,同時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再升職為中領軍。曹丕當皇帝后,改封為平陵鄉侯,並升職為徵南將軍,兼任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

曹魏大將軍找了一個女婿叫司馬師,結果他兒子女兒都死於女婿之手

但夏侯尚在為子女選擇親家這件事情上犯了一個重大錯誤,這也為他子女今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因夏侯尚與司馬懿交好,而且考慮到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相貌能力俱佳,夏侯尚就自作主張把女兒夏侯徽許配給了司馬師。

夏侯徽為司馬師連生了五個女兒,卻沒能產下一子。關於夏侯徽性格人品,《晉書》對其不吝讚美之詞,稱她“雅有識度,帝每有所為,必豫籌畫”,可見是一個秀外慧中的奇女子。司馬師志向遠大,夏侯徽聰明多謀,這樣一對完美的夫妻檔,本來可以為家族、為自己取得莫大成就,然而由於夏侯徽的出身,最終卻落得慘死的下場,實在是令人唏噓。

曹魏大將軍找了一個女婿叫司馬師,結果他兒子女兒都死於女婿之手

原來司馬懿早蓄不臣之心,暗地裡一直在搞陰謀、耍手腕,在謀求大權獨攬的同時,不斷地排除異己,企圖儘早架空曹魏皇室。在這一系列陰謀實施過程中,司馬師的作用“功不可沒”。夏侯徽起初對公爹和丈夫的所為不明就裡,但漸漸地便明白,司馬家族並非國家的純臣,恐將於國不利。

然而作為司馬家的媳婦,傳統的道德束縛又讓夏侯徽不能、不願告發司馬懿父子,愁苦無計之餘,只能旁敲側擊地警告丈夫懸崖勒馬,不可在做謀逆之事。對於夏侯徽的旁敲側擊,司馬師非但沒有幡然醒悟,反而大動殺心,最終將愛妻鴆殺,夏侯徽遇害時,虛齡才二十四歲。

而夏侯尚的兒子夏侯玄最後也是死在司馬師的手上。夏侯玄、何晏和司馬師玩的很好,何晏曾經品評夏侯玄和司馬師說:看問題深刻,所以能通達天下之哲理,就數夏侯玄;看問題細微,能處理好天下事務的,那是司馬師啦。至於能達到不行而至、不謀而成的神化地步的人,我還沒見到第二個。

曹魏大將軍找了一個女婿叫司馬師,結果他兒子女兒都死於女婿之手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書令李豐與皇后父光祿大夫張緝密謀殺大將軍司馬師,讓夏侯玄代替他為大將軍,張緝則為驃騎將軍。李豐暗中將此事告訴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賢等說:“你們幾個人在內廷,不法的事很多,大將軍這人嚴厲剛毅,反覆強調,張當的下場可以作為鑑誡。”蘇鑠等應諾聽從他的命令。司馬師秘密得知了他們的計劃,於是請李豐來相見。李豐去後,立即被殺。這件事下交給主管部門,逮捕了夏侯玄、張緝、蘇鑠、樂敦、劉賢等人,押送給廷尉監管。

夏侯玄到廷尉,不肯寫罪辭。鍾毓自親自審理此事。夏侯玄嚴肅的責被鍾毓道:“我有何罪?你要作為公府的令史來詰問我嗎?那供辭就請你代我做吧!”鍾毓因為他是名士,名節高而不可屈服,而在當夜就寫出了罪辭,裝作流淚交給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完後,只是點頭而已。

曹魏大將軍找了一個女婿叫司馬師,結果他兒子女兒都死於女婿之手

之後,廷尉鍾毓上奏說:“李豐等人陰謀脅迫君主,誅殺宰輔,大逆不道,請依法論處。”曹芳於是會集公卿百官廷尉來合議,眾人都同意鍾毓所判處的結果。

曹芳下詔說:“齊長公主,是先帝遺留在人間的骨肉,寬恕她三個兒子的死刑。”於是,夏侯玄、張緝、樂敦、劉賢等,都被誅滅三族,其餘的親屬遷到樂浪郡。

不久,夏侯玄在東市被處斬,臨斬時,仍然神色不變,舉動自若,從容受刑,時年四十六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