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七月七,做(买)点考吃吃”,记忆犹新,崇明解放前,城镇乡村就有民谣传唱。七十年过去了,仍有许多人琅琅上口。

神州大地的七夕节,有花式品种不尽相同的应节食品,统称巧果。崇明七月七的美食,叫做“巧”,因崇明方言中“巧”与“烤”同韵谐音,后来就称作了“考”或“烤”, 这不是作者我的杜撰,而是有依据的,民国版及1989年版的《崇明县志》中都有记载。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吃考”寓意“乞巧”、“得巧”,向心灵手巧的天宫织女乞求智巧、取得智巧,大吉大利,又能尝美食饱口福,谁愿意错过呀?所以七月七吃考,在崇明岛上一代接一代传承至今。

上了年纪的崇明人,大都经历过做考吃的实事。在下童年时见得多了,掌握了应知应会,长大成人了自己动手,至今还能熟练操作而且包叫好滋味呐!

在面粉里加糖、渗水,搅拌揉搓成团,擀至饺子皮厚薄时,切成片条,放进油锅里煎熟就成了考,香甜松脆,男女老少喜欢。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当年七月七自家做考吃的还真多,往往夫妻俩一齐上阵,密切配合进行。先溲粉,拿出石磨磨好的干面,倒进容器里,放上糖,糖吃不起的放糖精骗骗嘴巴。再加点水搅拌,揉搓成不干不湿的面团。接着,把面团擀成2毫米厚薄,切成10厘米长、2厘米宽的片条。

然后一个烧火,一个上灶,揪一把片条放进油锅里煎,不时翻滚至颜色变金黄色了时捞出,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考煎好了。

家长忙碌,小囡则守候着寸步不离,连捉知了也不去了,等着吃考。大人也忍不住尝尝,尝了一片再一片。老的小的你一片我一片,往往第二锅煎好时,第一锅已吃得差不多了!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旧时七夕节,崇明乡镇的茶食店多有现做现卖考的。那天上早市的人比往日多,回家时竹篮里少不了考。笔者曾跟母亲去南二条竖河买过烤,离茶食店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店堂门口人声嘈杂,有要先已煎好了的,有等着要出锅的趁热吃,有买一包的,有买二包甚至更多的,生意斜气好。老板老板娘忙得不可开交,小囡从床上滚落到地上哇哇哭也顾不上去抱。

如今的七夕节,自己做烤的人家不多了,但吃烤的人还是蛮多的,居民为图省力省事,就去集市上买,或上超市买。要知“考”是崇明俗称,超市里寻不到,曾见一个小伙子买了包薄脆之类,自说自话今朝七月七吃考,还讲式样味道差不多,当它是考。可嘉!祖上习俗,理当传承;再则吃了考生智巧,变聪明了呀!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这正可佐证,1989年版《崇明县志•风俗•乞巧》记载正确:“吃烤一习,至今尚存。”

崇明考的形状,有个变异过程。

《康熙崇明县志•时序》里的记载,是“油食捏就”的“饺饵”,即馄饨。

又逢七月七,在崇明做点考吃吃

清朝中期成了“以面为绳,用油煎之”,崇明俗称“绳绞”、“绳结”,北方叫麻花。

至清末民初,演变成了时人熟悉的狭长薄片,《民国崇明县志•风俗》:“溲薄面,切入沸油,令脆,食之谓吃考考。”1989年版《崇明县志•风俗》中有类似记载,且更为详细:“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也称‘乞巧节’。乞巧节这天,人们以面粉加糖水揉和成团,然后擀成薄皮,切成长方形小片,入油煎而成‘烤’。”

以上内容由陆茂清提供(图片来源网络)

主编:陈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