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人員下鄉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在惠陽良井的一個蔬菜基地,經常能看到劉鳳沂的身影。檢查作物長勢、查看病蟲害情況……這位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科員,10年前從南京農業大學農藥學專業博士畢業後,就一直駐守在惠州,行走于田間地頭。

每年,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都要送技術下鄉,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提供各種農業技能培訓。被農戶稱為“田間博士”的劉鳳沂,每年到基層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百餘場,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上百宗。除了推廣種植技術,她還會通過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等方式,向農民提供技術指導。

科技人才,是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的一個關鍵力量。如何吸引科技人才向鄉村集聚,是惠州這個農業大市鄉村振興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

日前,惠州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培育壯大鄉村本土人才,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向鄉村流動聚集,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將試行“農業服務官”制度

劉鳳沂是惠州農業技術人員下鄉送科技的一個縮影。

日前,惠州市農科所技術人員到博羅縣公莊鎮鹿崗村試驗示範基地,組織農戶開展早造水稻綜合高產技術培訓,現場為農民講解和指導如何做好水稻新品種的田間管理。

“送科技下鄉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是我們所近年來的一個常態性工作。”惠州市農科所副所長賀遠東告訴記者,通過給農民免費發放種子及相關技術指導資料,指導他們在種植新品種時的各項田間管理技術,有效地提升了農民的技術效率。

為了推廣主導產品和主導技術,惠州的要求是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通過培養農業科技示範戶,提高他們的科技接受、自我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為農民增收創造有利條件。

去年,惠州全市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超過900場次,服務群眾20多萬人次,到去年底,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3%。

今年年初,惠州市農業局制定的《惠州市2018年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實施方案》,計劃全市各級農業部門組織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900場次,並分解了具體的任務:市級農業部門180場(次),惠城區130場(次),惠陽區130場(次),惠東縣130場(次),博羅縣130場(次),龍門縣130場(次),大亞灣區10場(次),仲愷高新區60場(次)。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了推動更多像劉鳳沂一樣的科技人才紮根農田,惠州未來還會有更多政策動作。

《方案》提到,要落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同時,深入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計劃、農村科技特派員計劃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項目;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資金、信息入股等形式,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

此外,將試行“農業服務官”制度,按照“一村一官”或“一鎮一官”的原則,由市、縣(區)、鎮(街)班子成員和市、縣(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農業服務官,為鎮、村農業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服務。2018年,各縣(區)選取2個鎮、村試行“農業服務官”制度。

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到2020年要總結推廣經驗,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提質增速。

推動院校開設鄉村人才培養專業

科技推廣與農村科技推廣人才培訓相結合,是惠州推動科技下鄉的一個思路。

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解釋,具體來說,要依託“惠州市現代農業人才培訓基地”、“惠州市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基地以及“田間”學校等,大力實施農業技能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多種培訓,重點對職業農民、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員等進行科技培訓和指導。

除了要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今年底前要培育200名以上新型職業農民、到2020年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全覆蓋之外,惠州還提出要培育一批鄉村專業人才。

比如推動在惠州學院、市技師學院、惠州工程技術學校和市廣播電視大學等院校開設鄉村人才培養的相關專業和課程,有針對性地培養充實農技推廣員、鄉村工匠、非遺傳承人等專業人才隊伍。今年要推動這些學校開設鄉村人才培養的相關專業,2019年啟動招生。“通過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職業經理人,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動力。”惠州市委農辦負責人表示。

該市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鄉村人才培育機制,推動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業生產組織掛職、兼職,農業職業經理人到鎮、村支持農業產業發展,帶動農戶致富。

提升農業技術人員的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工作。

今年7月下旬,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舉辦了全市基層農技推廣骨幹能力提升班,對來自各縣(區)的60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進行了為期4天的培訓,以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推廣骨幹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增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為農服務能力。

培訓的內容,包括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知識解讀、智慧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農業產業園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創建知識詳解、農業科技傳播推廣模式、專家與學員互動交流、現場教學,等等。

“基層的農技推廣人員,是將科技引入產業體系的關鍵一環。壯大基層的農技推廣人才群體、提升技能,才能真正推動鄉村的產業振興。”惠州市委農辦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