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溺水事故,有多少和潮汐有关?

这么多溺水事故,有多少和潮汐有关?

7月20日

大连开发区董家沟卧龙水库一男子在水库内溺水,多部门现场救援,仍无力回天。

8月1日

大连市儿童医院接诊一名5岁男孩,他不慎在海边溺水,尽管家长立刻救起,但孩子当时便昏迷了,心跳加速,血压也测不出,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8月2日

普兰店两名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五四水库戏水,奶奶孙子不幸溺亡。

8月6日

青岛双胞胎姐妹因遭遇离岸流在海滩不幸溺亡。

……

最近大连高温不退,海边成了纳凉的好去处,很多家庭组团到各大海滨浴场游泳戏水,大量游客也参与其中。然而,记者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了解到,最近半个月,几乎每天都会接诊溺水者,目前已接诊近十余人,主要发生在银沙滩、付家庄、星海浴场等滨海路沿线海域及附近游泳馆内。遗憾的是,多数患者在送医途中就已离世。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及游客,意外发生时,能采取的自救措施非常有限,因此不发生永远是最好的预防。游泳前,不管身体哪个部位,只要有一点不适,都不要轻易下水,更不要到不熟悉的公开水域。

这么多溺水事故,有多少和潮汐有关?

大连市冬泳协会8月3日在付家庄举办了海上救生知识及心肺复苏讲座。

01

溺水重在预防

新手别盲目下水

夏季海边,少不了边烧烤边饮酒的人。不久前,一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跟随父亲来到付家庄海域海边烧烤,小伙子饮酒后下水,却不幸发生意外,等被人发现救上岸时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在现场义务救援的大连市冬泳协会秘书长、国家中级游泳救生员李杰立即上前为他做心肺复苏,然而,一直做到120赶来小伙子都没能醒来。

“大连海域各有特点和风险,不常到海上游泳的人,不了解水域的潮汐、暗礁及暗流特点,根本无法预测风险。”李杰介绍,一般他都会提前查当日的潮汐表,选择在小潮死汛时游泳,每当大潮活讯的日子他都会到海边告诫市民不要上海,但听取的人寥寥无几。执意下水却被暗流带走,根本游不回来的人,他年年都能碰上。

不久前,还有几名爱好者不听劝,大雾天游泳,结果回头发现根本找不到岸,在海上漂了三四个小时才侥幸在其他岸边登陆获救。前几天,一名小伙子在根本不熟悉付家庄海域的情况下,直接扑进了海里,结果双腿撞在了暗礁上,磕得全是伤痕、流血不止,李杰只能安慰他说,万幸没有磕到头。

02

浪费时间控水

是急救最大的误区

在海面等公开水域发生溺水,难易被察觉,溺水者被救上岸时往往已经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大医二院急诊科主任李向东告诉记者,此时,不要浪费时间控水。

“发生淹溺时,水会迅速灌满肺部,造成溺水者的窒息,以致迅速呈现呼吸心跳停止的状态。无论是按压、倒挂,还是拍背等方式,控出来的水是胃里的水,它与窒息无关,而吸入肺中的水是很难压出、控出的,所以‘让溺水者吐水’根本没有实际意义。”李向东表示,溺水者呛水后,没入水面下不到2分钟时间,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对于没有呼吸心跳的人,救到岸上就不要再浪费时间控水了。应立即清除口鼻里的污水、淤泥、杂草等,并立即在岸边的安全区域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这么多溺水事故,有多少和潮汐有关?

8月13日,大连市冬泳协会会员在傅家庄海域成功抢救一名溺水者。

03

游泳圈水袖是玩具

并非专业救生装备

很多人认为,戴上游泳圈、水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并非如此。记者了解到,市面上销售的游泳圈是一种充气的塑料制品,实行的是《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主要作为辅助的娱乐设备,并不能替代救生设备。与真正的救生圈相比,游泳圈重量太轻,容易破损漏气,抗压能力很差,极易爆裂,且塑料表面遇水湿滑,较难抓握。此外,坐式游泳圈、卡得很紧的普通游泳圈安全系数低,易发生侧翻,一旦游泳者一头栽进水里,会使整个人头朝下、脚朝天,十分危险。婴幼儿游泳就曾多次发生此类意外。

此外,对于“跟屁虫”,李杰告诉记者,它目前是中国游泳协会推荐的装备,国外的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也要求佩戴。它既可以在体力不足时做支撑,颜色醒目,也可作为救生标志。不过记者查询几大品牌发现,均提示该品非救生设备,仅供会游泳人士使用。建议市民游泳最好保留些力气,不要游得精疲力尽,毕竟“跟屁虫”是充气浮球,非救生用品。

链接

自救:确保能换气

不发生永远是最好的预防。但突发危险情况,有一些方法可以自救。

原则: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把头间断性露出水面,进行换气。

一、不会游泳的人溺水了,怎么自救?

别慌,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吸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当然,以上方法只适用于最理想的状况。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发生溺水这种突发状况,任何漂浮技术都是苍白无力的,基本会瞬间陷入大脑一片空白、在水里瞎扑腾的状态。如果在下沉的过程中碰到水底像石头一类的东西,请用力蹬,让自己重新回到浅水区或浮出水面。

注意事项: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最好的溺水自救在于提前预防。不要去没有防护措施的江河湖海玩水,谨记「一失足成千古恨」。

二、会游泳的人溺水了,怎么自救?

同样要尽可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1. 手脚抽筋了

如果是腿抽筋了,在可以坚持的情况下,尽快游到岸边;或者抓住附近的漂浮物。要是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游了,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脚再努力往外踹出去,尽量让腿蹬直(虽然不太可能),一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如果是手臂抽筋了(一般都是手指),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此时可以选择仰面漂在水上。

2. 被水草等缠住了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这样可能只会让水草缠得更紧。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如果有,抓住它,让身体能浮出水面。在附近有人的情况下,尽早求助。如果没有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缠在腿脚上的水草,然后赶紧出来。

注意事项:

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一般都是因为抽筋了或是被水草等缠绕,但因为懂一些水性,意外发生时,往往能暂时浮在水面上。这时如果周围有人,一定要大声呼救,不要大意,同时针对具体原因自救。如果发生了抽筋,在首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能会再次发作,因此在抽筋缓解或消除后,最好不要选择继续游泳,而是直接上岸,做做按摩和热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